【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多微能源网的配网预防-紧急控制方法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综合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含多微能源网的配网预防-紧急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微能源网是以多能互补和智慧用能为导向的能源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的区域网络,通过区域能源智能化生产、消费、存储、调度和控制,可以基本实现本地电、气、热等能源生产和用能负荷的基本平衡,以及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比例下区域电网的相对独立运行,能够促进风电、光伏、天然气、储能、柔性负荷等各类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协调供应,增强终端用能与公共电网的灵活互动。与传统电网相比,微能源网既可以就地消纳分布式能源实现多能互补,又能够与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和紧急控制,因而成为“三型两网”新型能源体系下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微能源网因其内部可控机组具有多能互补优势和能量管理灵活性,在电力系统末端迅速推广复制,也为传统配网的电压稳定、功率平衡、电能质量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微能源网参与电网辅助服务方面做了诸多研究,主要包括集中一体化调控、边界关键信息交互调控以及基于聚合商的分布式调控三种模式,三者在计算量、通信要求和用户信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多微能源网的配网预防‑紧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监测:通过微能源网监控系统进行能源物理量监测和气象环境监测,所述能源物理量监测包括分布式发电、混合储能、柔性负荷、热电联供可控机组的运行信息采集和传输;所述气象环境监测为利用传感器对环境信息采集和存储,用于负荷和分布式发电预测;S2,配网系统故障判断:对配网系统进行故障信息的监测,若监测到故障信息,转至步骤S5,进行紧急控制;否则转至步骤S3,实行预防控制;S3,预防控制:以调度周期内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在满足功率平衡和安全约束的基础上,从能耗、环保和可靠性角度建立评价指标和约束条件,优化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多微能源网的配网预防-紧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监测:通过微能源网监控系统进行能源物理量监测和气象环境监测,所述能源物理量监测包括分布式发电、混合储能、柔性负荷、热电联供可控机组的运行信息采集和传输;所述气象环境监测为利用传感器对环境信息采集和存储,用于负荷和分布式发电预测;S2,配网系统故障判断:对配网系统进行故障信息的监测,若监测到故障信息,转至步骤S5,进行紧急控制;否则转至步骤S3,实行预防控制;S3,预防控制:以调度周期内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在满足功率平衡和安全约束的基础上,从能耗、环保和可靠性角度建立评价指标和约束条件,优化系统内储能、柔性负荷和热电联供可控机组的启停和出力状态,实行微能源网经济调度,所述微能源网经济调度目标函数为:其中,Cfuel、和Cheat分别为燃料单位成本、碳排放处理单位成本和售热单位成本;Δt为单位调度时间;NT为调度周期;S4,信息上传:在步骤S3微能源网优化运行状态确定的基础上,考虑各可控机组、储能和柔性负荷的调节容量和调节速度,评估各微能源网的可调潜力,并将微能源网与配网的交互功率信息、微能源网可调潜力信息上传至配网;S5,紧急控制:配网将每个接入的微能源网个体视作弹性细胞,考虑其弹性调节能力,依据故障时间、功率缺额,按照上传的各系统可调潜力信息按比例下发功率调控需求至各微能源网控制中心;S6,功率弥补:根据步骤S5中下发的功率调控需求,执行微能源网紧急控制流程,按照储能功率控制、可控机组发电控制、柔性负荷功率控制、紧急切负荷控制的顺序,依次弥补功率缺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多微能源网的配网预防-紧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微能源网能耗评价指标定义为:其中,PMT(t)为时段t的微燃机电功率;PFC(t)时段t的燃料电池电功率;ηMT(t)为微燃机的发电效率;ηFC(t)为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L为天然气低热值,取9.7kW.h/m3;所述微能源网环保评价指标定义为:其中,为天然气的CO2排放因子;为时刻t的CO2排放量;所述可靠性评价指标包括供电不足概率和供热不足概率,其中微能源网可靠性评价指标之供电不足概率定义为:其中,PWT(t)为时段t的风电功率;PPV(t)为时段t的光伏功率;PESch(t)时段t的蓄电池充电功率;PESdis(t)为时段t的蓄电池放电功率;PEB(t)时段t的电锅炉电功率;PEC(t)时段t的电制冷机电功率;Pex(t)时段t的电网交互功率;Pl(t)时段t的电负荷功率;为供电不足总量;LPSP为供电不足概率;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