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43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属于通信塔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下端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门板,所述杆体上固定连接有门框,所述门框内转动连接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远离转动连接的一侧设有与门框固定连接的锁扣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门板进行保护的效果。

A Maintenance Door for Communic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塔检修门
本技术涉及通信塔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塔检修门。
技术介绍
通信塔在底部设有检修门,方便工作人员对塔体没进行检查和维修。现有的检修门上设有门板,门板的四个角落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均设有螺栓,通过螺栓将门板固定在检修门上。但是,门板和螺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螺栓经长时间雨水冲刷容易被腐蚀,导致螺栓从螺纹孔中脱离,进而使得门框从检修门上脱落,容易造成空气中的杂质或雨水进入到通信塔中,对通信塔内的电源线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具有对门板进行保护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下端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设有门板,所述杆体上固定连接有门框,所述门框内转动连接有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远离转动连接的一侧设有与门框固定连接的锁扣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门位于门框和保护板内,使得门板不暴露在空气中,进而降低了雨水对螺栓或门板的腐蚀,延长了螺栓和门板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扣装置包括横向移动组件和竖向移动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垂直穿出保护板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位于保护板的内侧,所述转动板远离转动柱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保护板靠近转动柱的一侧设有推板,且推板位于保护板的内侧,所述推板靠近转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竖直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位于第一限位孔中;所述推板靠近转动板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位于转动板的下方,所述横板远离推板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保护板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穿出第二限位孔的第一导向螺栓,且第一导向螺栓的螺帽与横板抵触;所述竖向移动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横板上的第二限位柱,且第二限位柱靠近推板,所述横板上垂直设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柱穿出的第三限位孔,且第三限位孔向第二限位孔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竖板靠近横板的一端竖直开设有第四限位孔,所述保护板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穿出第四限位孔的第二导向螺栓,且第二导向螺栓的螺帽与竖板抵触,所述竖板远离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锁柱,所述保护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供第一锁柱穿出的第一导向孔,所述门框的下端设有与第一导向孔内径相等且对应设置的第一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顺时针转动转动柱,转动柱带动转动板向远离推板的方向摆动,第一限位柱带动连接板随转动板一起转动,进而拉动推板向转动板方向移动,推板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横板移动,第一导向螺栓和第二限位孔的设置使得横板只能水平移动。横板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限位柱在第三限位孔中移动,第二限位柱移动到第三限位孔靠近第一导向螺栓的一端,进而带动竖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锁柱从第一锁孔中脱离,保护板可以从门框中打开。转动柱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锁柱插入到第一锁孔中,使得保护板不能在门框中水平移动,从而使得保护板不易被打开。第二导向螺栓和第四限位孔的设置使得竖板只能竖直移动,从而更加方便第一锁柱插入第一锁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远离横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垂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锁柱,所述保护板上设有若干供第二锁柱穿出的第二导向孔,所述门框上设有与第二导向孔内径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柱顺时针转动时,转动板带动移动板转动,移动板带动推板水平移动,使得第二锁柱从第二锁孔中脱离。转动柱逆时针转动时,第二锁柱插入到第二锁孔中,使得保护板不易在门框内上下移动,提高了保护板与门框的锁紧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且导向板位于竖板远离横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供竖板穿出的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和穿孔进一步对竖板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竖板只能竖直上下移动,从而提高第一锁柱与第一锁孔的配合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柱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把手使得转动柱转动时更加方便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橡胶套不仅增大了手与把手的摩擦力,使得手在转动把手的过程中不易从把手上滑脱,还提高了把手的触感,使得把手更加柔软,降低划伤手,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杆体向外延伸有防水挡板,且防水挡板位于门框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挡板能够起到防水、挡水的作用,使得雨水不易滴落到保护板上,降低保护板的腐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修门的四周均设有防水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密封圈不仅使得雨水不易渗透进入杆体内部,还能起到防尘的作用,进一步对杆体内的电源线进行保护。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采用了门框和保护板,能够将门板罩在保护板与门框内,从而对门板进行保护,进而对柱体内的电源线进行保护,提高了通信塔的安全性和功能性;2.采用了锁扣装置,使得保护板不易在门框内上下和左右移动,提高了保护板与门框的连接强度;3.采用了防滑橡胶套,不仅提高了把手使用的舒适度,还使得手不易从把手上滑脱,提高了安全性;4.采用了防水密封圈,使得雨水和灰尘均不易进入到杆体内部,进一步保护杆体内的电源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检修门、门板、门框、防水挡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锁扣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杆体;11、防水挡板;2、检修门;3、门板;31、防水密封圈;4、门框;41、第一锁孔;42、第二锁孔;5、保护板;51、转动柱;511、把手;512、防滑橡胶套;52、第一导向螺栓;53、第二导向螺栓;54、第一导向孔;55、第二导向孔;56、导向板;561、穿孔;6、锁扣装置;61、横向移动组件;611、转动板;6111、第一限位柱;612、推板;6121、第二锁柱;613、连接板;6131、第一限位孔;614、横板;6141、第二限位孔;6142、第二限位柱;62、竖向移动组件;621、竖板;622、第三限位孔;623、第四限位孔;624、第一锁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下端的检修门2。检修门2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门板3。检修门2的四周均设有防水密封圈31,设有防水密封圈31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从而对杆体1内的电源线进行保护。参照图1,杆体1上固定连接有门框4,门框4位于门板3的外侧。门框4内转动连接有保护板5,保护板5上设有与门框4固定连接的锁扣装置6(参见图3)。参照图3,锁扣装置6包括竖向移动组件62和控制竖向移动组件62移动的横向移动组件61。参照图3,横向移动组件61包括垂直穿出保护板5的转动柱51(参见图4),转动柱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611,且转动板611位于保护板5的内侧。保护板5靠近转动柱51的一侧内侧设有推板612,推板612靠近转动板6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13,且连接板613位于转动板611靠近推板612一侧的上端。连接板613上竖直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下端设有检修门(2),所述检修门(2)上设有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上固定连接有门框(4),所述门框(4)内转动连接有保护板(5),所述保护板(5)远离转动连接的一侧设有与门框(4)固定连接的锁扣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下端设有检修门(2),所述检修门(2)上设有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上固定连接有门框(4),所述门框(4)内转动连接有保护板(5),所述保护板(5)远离转动连接的一侧设有与门框(4)固定连接的锁扣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塔检修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包括横向移动组件(61)和竖向移动组件(62);所述横向移动组件(61)包括垂直穿出保护板(5)的转动柱(51),所述转动柱(51)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板(611),且转动板(611)位于保护板(5)的内侧,所述转动板(611)远离转动柱(51)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柱(6111);所述保护板(5)靠近转动柱(51)的一侧设有推板(612),且推板(612)位于保护板(5)的内侧,所述推板(612)靠近转动板(6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13),所述连接板(613)上竖直开设有第一限位孔(6131),所述第一限位柱(6111)位于第一限位孔(6131)中;所述推板(612)靠近转动板(611)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横板(614),且横板(614)位于转动板(611)的下方,所述横板(614)远离推板(612)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141),所述保护板(5)上垂直固定连接有穿出第二限位孔(6141)的第一导向螺栓(52),且第一导向螺栓(52)的螺帽与横板(614)抵触;所述竖向移动组件(62)包括垂直固定在横板(614)上的第二限位柱(6142),且第二限位柱(6142)靠近推板(612),所述横板(614)上垂直设有竖板(621),所述竖板(621)上开设有供第二限位柱(6142)穿出的第三限位孔(6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本俊胡万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飞黄钢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