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4G/5G微基站的双频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涉及一种适用于4G/5G微基站的双频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满足现代通信需求的基站天线正朝着宽带化、小型化、多制式系统共存、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同时,随着5G商用化的临近以及2G、3G逐渐退出市场,实现4G/5G多制式的共存,将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基站天线发展的必然趋势。2017年11月,工信部明确规划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作为6GHz以下的5G工作频段。2018年12月,工信部将2515-2675MHz频段也作为5G的工作频段。加上现阶段被4G广泛应用的LTE2300(2320-2370MHz)和LTE2500(2570-2690MHz)频段,面向5G通信的多频双极化基站天线应当同时实现2300-2690MHz、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的覆盖。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多频基站天线的研究方案一般是将低频阵子和高频阵子通过肩并肩嵌套或共轴嵌套的方式组成阵列,但这种方案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4G/5G微基站的双频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寄生贴片、塑料柱、“Γ”形交叉馈线、同轴线、辐射结构和盒状金属反射板;所述同轴线穿过盒状金属反射板,所述“Γ”形交叉馈线包括+45°“Γ”形馈线和‑45°“Γ”形馈线,二者交错垂直放置在盒状金属反射板正上方,分别与两根同轴线内芯相连,共同构成馈电部分;所述辐射结构包括+45°辐射振子和‑45°辐射振子,两辐射振子相互正交摆放在盒状金属反射板上,分别与+45°“Γ”形馈线和‑45°“Γ”形馈线按同一方向摆放,构成±45°双极化天线;所述圆形寄生贴片位于所述±45°双极化天线正上方,利用两个固定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4G/5G微基站的双频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寄生贴片、塑料柱、“Γ”形交叉馈线、同轴线、辐射结构和盒状金属反射板;所述同轴线穿过盒状金属反射板,所述“Γ”形交叉馈线包括+45°“Γ”形馈线和-45°“Γ”形馈线,二者交错垂直放置在盒状金属反射板正上方,分别与两根同轴线内芯相连,共同构成馈电部分;所述辐射结构包括+45°辐射振子和-45°辐射振子,两辐射振子相互正交摆放在盒状金属反射板上,分别与+45°“Γ”形馈线和-45°“Γ”形馈线按同一方向摆放,构成±45°双极化天线;所述圆形寄生贴片位于所述±45°双极化天线正上方,利用两个固定在盒状金属反射板的塑料柱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4G/5G微基站的双频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寄生贴片位于双极化天线正上方3-5mm处,其半径为10-12mm,利用两根固定在盒状金属反射板上的塑料柱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4G/5G微基站的双频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柱为高度28-30mm的圆柱体,即圆形寄生贴片距离盒状金属反射板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4G/5G微基站的双频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45°和-45°辐射振子分别包含一对蝶形电偶极子和一对矩形磁偶极子;所述矩形磁偶极子为垂直短路贴片,上端与蝶形电偶极子相连,下端与盒状金属反射板相连;所述蝶形电偶极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祝聪聪,苏东,罗伟,尹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