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转子轴相对于定子磁力支承的装置,有下列特征a) —个第一支承部分与转子轴连接以及被与该定子对'应设置的一个第 二支承部分在有间距的情况下围绕,b) 第一支承部分含有一些垂直于转子轴轴线定向的和沿此轴线的方 向前后排列的转子盘元件,它们分别隔开距离形成空隙,c) 第二支承部分含有一些垂直于转子轴的轴线定向的和沿转子轴线的 方向前后排列、彼此隔开距离的定子盘元件,它们分别插入相邻转子盘元 件的其中一个空隙内,d) 在这些元件之间形成基本上沿轴向定向的磁通。
技术介绍
例如由DE3844563C2可知一种相应的支承装置。磁力支承装置允许不接触和无磨损地支承运动构件。这些构件不需要 润滑剂以及可以成为低摩擦结构。常用的(传统的)径向或轴向磁力支承 装置,利用在定子的固定的电磁铁与转子体的随同旋转的铁磁性元件之间 的磁力。在此类支承中磁力始终是相吸的。其结果是,原则上沿所有的三 个空间方向都不能达到固有稳定地支承。因此这些磁力支承装置需要一种 主动式支承调整装置,它通过位置传感器和调节回路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以 及消除转子体从其额定位置的偏离。多通道结构的调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转子轴(3)相对于定子磁力支承的装置(2、12),有下列特征:-第一支承部分(4)与转子轴(3)连接以及被对应于定子配设的第二支承部分(7)在彼此有间距的情况下围绕,-第一支承部分(4)含有一些垂直于转子轴(3)的轴线(A)定向的且沿转子轴的轴线(A)方向前后排列的软磁性转子盘元件(4i),它们分别隔开距离形成空隙(5j),-第二支承部分(7)含有一些垂直于转子轴(3)的轴线(A)定向的且沿此轴线(A)方向前后排列、彼此隔开距离的软磁性定子盘元件(7i),它们分别插入相邻转子盘元件(4i)的空隙(5j)内,-转子盘元件(4i)和定子盘元件(7i)在它们彼此面对的平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6-28 102005030139.81.一种用于将转子轴(3)相对于定子磁力支承的装置(2、12),有下列特征-第一支承部分(4)与转子轴(3)连接以及被对应于定子配设的第二支承部分(7)在彼此有间距的情况下围绕,-第一支承部分(4)含有一些垂直于转子轴(3)的轴线(A)定向的且沿转子轴的轴线(A)方向前后排列的软磁性转子盘元件(4i),它们分别隔开距离形成空隙(5j),-第二支承部分(7)含有一些垂直于转子轴(3)的轴线(A)定向的且沿此轴线(A)方向前后排列、彼此隔开距离的软磁性定子盘元件(7i),它们分别插入相邻转子盘元件(4i)的空隙(5j)内,-转子盘元件(4i)和定子盘元件(7i)在它们彼此面对的平面侧设计有一些环形的、分别通过空气间隙(8k)相对置的齿形延伸段(4f或7f),-为了径向导引转子轴(3),为定子盘元件(7i)配设产生磁场的装置,用于产生通过空气间隙(8k)基本上沿轴向定向的固定磁通量(Mf1),-支承部分(4、7)分别相对于垂直于转子轴轴线(A)定向的中心面对称地分成两个轴承半部(Lh1、Lh2),以及-为了轴向调整,在中心面(Me)的区域内附加地设电磁铁(9、17)的至少一个位置固定的绕组,借助它可以产生一个可以叠加在固定磁通量(Mf1)上的控制磁通量(Mf2),从而使控制磁通量和固定磁通量(Mf1)的磁通密度在转子盘元件(4i)的一侧相加地叠加,而在各相对置侧相减地叠加。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支承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盘元件之 间的空隙(5j)外面,在其沿径向的内侧或外侧,设沿轴向延伸的软磁性材 料以用于闭合》兹通回路。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力支承装置,其特征为,用于闭合磁通回 路的软磁性材料由沿轴向延伸的外磁辄体(11、 14)和/或由至少部分转子 轴(3 )提供。4. 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磁力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