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及制造方法、叠片太阳电池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220036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及制造方法、叠片太阳电池组件,包括依次交叠排布的多块相互串联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片,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正极和负极均设置在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背面,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一侧边缘设置若干贯穿孔,相邻的两块背接触太阳电池片存在重叠区域,位于下方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贯穿孔位于重叠区域,贯穿孔内形成有贯穿电极,相邻的两块背接触太阳电池片通过贯穿电极串联,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电极通过导电线与贯穿电极电连接,导电线至少部分嵌于热塑性聚合物膜内。实现将多块背接触太阳电池片进行叠片排布。

Back Contact Laminated Solar Cell Serie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Laminated Solar Cell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及制造方法、叠片太阳电池组件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涉及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及制造方法、叠片太阳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叠片组件(亦可称为叠瓦组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组件设计方案,将电池片叠加排布,并通过导电胶、锡膏等材料连接成电池串,再经过串并联排版后层压成组件。通过改进电池片的互联结构设计,可以在有限的面积内排布更多的电池片,提高空间面积的利用率和组件的发电功率。目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如IBC、MWT、EWT太阳电池)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其正面没有主栅线,甚至没有任何电极图形,正极和负极都设在电池片的背面,减少了电池片的遮光,从而有效增加了电池片的短路电流,使电池片的能量转化效率得到提高。现有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都设置在电池片的背面,无法像传统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直接叠片排布起来通过导电胶连接相邻电池片的正极和负极形成电池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将背接触太阳电池片实现叠片排布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及制造方法、叠片太阳电池组件。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包括依次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交叠排布的多块相互串联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片,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正极和负极均设置在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背面,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一侧边缘设置若干贯穿孔,相邻的两块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存在重叠区域,位于下方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重叠区域,所述贯穿孔内形成有贯穿电极,相邻的两块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通过所述贯穿电极串联,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电极通过导电线与所述贯穿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电线至少部分嵌于热塑性聚合物膜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交叠排布的多块相互串联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片,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正极和负极均设置在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背面,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一侧边缘设置若干贯穿孔,相邻的两块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存在重叠区域,位于下方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所述贯穿孔位于所述重叠区域,所述贯穿孔内形成有贯穿电极,相邻的两块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通过所述贯穿电极串联,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的电极通过导电线与所述贯穿电极电连接,所述导电线至少部分嵌于热塑性聚合物膜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膜包括基层以及与所述基层粘接固定的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粘接固定所述导电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露出所述粘接层背向所述基层一侧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合物膜的厚度为5-15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贯穿电极固定连接有焊盘,所述导电线通过所述焊盘与所述贯穿电极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片之间设置有绝缘粘接层,所述绝缘粘接层位于所述重叠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接触叠片太阳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粘接层位于所述贯穿电极周围或者相邻的两个所述贯穿电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宇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