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32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深度检查井,井体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收纳槽,收纳槽内设置有爬梯机构,爬梯机构包括扶手和若干踩踏板,当踩踏板未使用时,踩踏板供踩踏的一面与收纳槽的底壁贴合,扶手与井体侧壁连接且设置在收纳槽两侧,扶手长度方向与井体长度方向相同,收纳槽沿井体长度方向安装有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位于收纳槽两侧,若干踩踏板通过联动机构相互连接,踩踏板朝向收纳槽的方向实现同步转动,井体侧壁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踩踏板下方且与踩踏板外壁贴合。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将脚踏板收到收纳槽内,脚踏板上端面与收纳槽底部贴合,减少了脚踏板表面青苔的滋生,增加了施工人员下井维修的安全系数。

A Super Deep Inspection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深度检查井
本技术涉及检查井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深度检查井。
技术介绍
目前,市政检查井内设置有爬梯,爬梯与检查井内壁固定,在对检查井进行施工操作时,打开井盖,施工人员顺着爬梯进入到检查井内部进行相关的操作,因此不需要施工人员自带竹梯进入检查井内进行相关的维修工作,一方面减轻了施工人员携带的不方便性,另一方面爬梯减小了竹梯在检查井内倾斜安装时的占地面积,从而使得施工人员的操作更加方便。但是,由于超深检查井内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爬梯表面容易滋生青苔,施工人员进入检查井内进行维修时,容易出现打滑,造成事故,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具有爬梯表面干燥,安全系数高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包括井体和扣合于井体上端开口的井盖;所述井体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爬梯机构,所述爬梯机构包括扶手和若干踩踏板,当踩踏板未使用时,所述踩踏板供踩踏的一面与所述收纳槽的底壁贴合,所述扶手与井体侧壁连接且设置在收纳槽两侧,所述扶手长度方向与井体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收纳槽沿井体长度方向安装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位于收纳槽两侧,若干所述踩踏板通过联动机构相互连接,所述踩踏板朝向收纳槽的方向实现同步转动,所述井体侧壁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踩踏板下方且与踩踏板外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踩踏板整个都转到收纳槽内,从而避免了踩踏板在未使用时长期裸露在外,减少了踩踏板在阴暗潮湿的井体内表面滋生大量的青苔,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在进入井体维修时的打滑现象;同时也延缓了踩踏板被腐蚀的速度,增强了整个爬梯的稳定性;在未使用爬梯时,踩踏板的踩踏面与收纳槽的底壁贴合,从而减少了踩踏板的踩踏面与收纳槽底壁之间的间隙,减少了间隙中的含水量,从而进一步减少了踩踏面在阴暗潮湿的井体内表面滋生青苔;联动机构实现了若干踩踏板之间的同步转动,只需要踩踏最高处的踩踏板,所有的踩踏板都会同步从收纳槽中转出;等间隔开设收纳槽,使得相邻踩踏板之间的间距相等,而不是高低错落的设置,为施工人员在攀爬时提供了方便;扶手的设置,便于施工人员手扶扶手沿踩踏板进入到井体内;限位件一方面对踩踏板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加强了踩踏板与井体内壁的稳固性,加强了踩踏板对施工人员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对踩踏板转动的角度起到一个限定作用,减少踩踏板的转动角度过大,使得踩踏板的踩踏面与井体内壁垂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与竖板相互垂直且靠近边缘设置,所述横板长度与踩踏板长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与竖板靠近边缘设置,使得竖板与井体内壁固定,横板与踩踏板远离踩踏面的底部固定,避免将横板或竖板一端埋设在井体内壁里面,减少了安装时的施工难度;横板与竖板垂直设置,使得踩踏板在使用时,踩踏板底面与横板的上表面接触,从而使得踩踏板在使用时与井体内壁垂直,便于施工人员在踩踏板上的攀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倾斜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一端与横板连接,另一端与竖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加固杆与横板和竖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利用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加强了限位件整体的稳定性,在使用爬梯时,增强了踩踏板的稳固性,从而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踩踏板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对踩踏板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在踩踏板受到力的作用时,减少了踩踏板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增加了整个踩踏板的稳定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起到一个保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链条和齿轮,所述链条与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本身是刚性的,其形变程度较小,链条与齿轮是完全啮合的,从而带动若干踩踏板实现同步转动;踩踏板承受的是整个施工人员的重力,对于皮带传动而言,皮带本身存在一定的柔性,时间久了皮带会松弛,松弛的皮带会出现打滑现象,从而无法实现若干踩踏板的同步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踩踏板的踩踏面设置有第一防滑纹,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与防滑纹相适配的若干凹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防滑纹的增设,相对于平整的踩踏面而言,增大了施工人员鞋底与踩踏板的踩踏面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强了施工人员踩踏踩踏板时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近井口最上方的踩踏板远离收纳槽一端设置有踩踏部,所述踩踏部位于踩踏板下端面与侧面的连接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踩踏板的踩踏面与收纳槽底壁贴合,踩踏板的底面与井体内壁处于同一水平面,脚踩踩踏部,方便最高处的踩踏板的踩踏,从而实现若干踩踏板的同步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踩踏部内设置有第二防滑纹,所述扶手外壁设置有第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防滑纹是增加脚与踩踏部之间的摩擦,通过增大摩擦从而方便将最高处的踩踏板与收纳槽之间实现相对转从而脱离出来;第三防滑纹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手与扶手之间的摩擦,因为扶手长期处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表面会附有水,第三防滑纹就减小了施工人员手扶扶手时出现打滑现象,从而增加了施工人员进出井体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踩踏板四周包裹有弹性防水密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是减少踩踏板与收纳槽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水雾进入到收纳槽内;防水的目的是提供踩踏板与收纳槽之间的干燥环境,从而减少了青苔在踩踏板表面的滋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体靠近最上方的脚踏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启闭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使用爬梯时,启闭件对最高处的踩踏板起到一个固定作用,避免踩踏板因自身重力原因与收纳槽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踩踏板的踩踏面与收纳槽的底面始终保持贴合。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可实施性,踩踏板整个都转到收纳槽内,从而避免了踩踏板在未使用时长期裸露在外,减少了踩踏板在阴暗潮湿的井体内表面滋生大量的青苔,从而减少了施工人员在进入井体维修时的打滑现象。2.踩踏板的踩踏面与收纳槽的底壁贴合,减少了踩踏板的踩踏面与收纳槽底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了间隙中的水,进一步减少了踩踏面在阴暗潮湿的井体内表面滋生青苔。3.弹性防水密封件整体加强了踩踏板与收纳槽之间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爬梯关闭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爬梯打开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1、井体;12、井盖;13、管道;2、收纳槽;3、爬梯机构;31、扶手;32、踩踏板;33、踩踏部;34、凹条;4、联动机构;41、链条;42、齿轮;51、第一防滑纹;52、第二防滑纹;53、第三防滑纹;6、弹性防水密封件;7、启闭件;71、长条形板;72、挂钩;8、限位件;81、横板;82、竖板;83、固定板;84、加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如图1所示,包括井体11,井体11上端开口设置有与井体11适配的井盖12,井体11靠近底部水平开设有与井体11连通的管道13。如图2-3所示,井体11侧壁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收纳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包括井体(11)和扣合于井体(11)上端开口的井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1)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收纳槽(2),所述收纳槽(2)内设置有爬梯机构(3),所述爬梯机构(3)包括扶手(31)和若干踩踏板(32),当踩踏板(32)未使用时,所述踩踏板(32)供踩踏的一面与所述收纳槽(2)的底壁贴合,所述扶手(31)与井体(11)侧壁连接且设置在收纳槽(2)两侧,所述扶手(31)长度方向与井体(11)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收纳槽(2)沿井体(11)长度方向安装有联动机构(4),所述联动机构(4)位于收纳槽(2)两侧,若干所述踩踏板(32)通过联动机构(4)相互连接,所述踩踏板(32)朝向收纳槽(2)的方向实现同步转动,所述井体(11)侧壁设置有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位于踩踏板(32)下方且与踩踏板(32)外壁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包括井体(11)和扣合于井体(11)上端开口的井盖(1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11)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等间隔设置的收纳槽(2),所述收纳槽(2)内设置有爬梯机构(3),所述爬梯机构(3)包括扶手(31)和若干踩踏板(32),当踩踏板(32)未使用时,所述踩踏板(32)供踩踏的一面与所述收纳槽(2)的底壁贴合,所述扶手(31)与井体(11)侧壁连接且设置在收纳槽(2)两侧,所述扶手(31)长度方向与井体(11)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收纳槽(2)沿井体(11)长度方向安装有联动机构(4),所述联动机构(4)位于收纳槽(2)两侧,若干所述踩踏板(32)通过联动机构(4)相互连接,所述踩踏板(32)朝向收纳槽(2)的方向实现同步转动,所述井体(11)侧壁设置有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位于踩踏板(32)下方且与踩踏板(32)外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8)包括横板(81)和竖板(82),所述横板(81)与竖板(82)相互垂直且靠近边缘设置,所述横板(81)长度与踩踏板(32)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深度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8)倾斜设置有加固杆(8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东涛姚寅生洪桂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