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20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包括网带主体、安装板、盖板以及卡扣环,所述网带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平均分布套环,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螺孔,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设有卡扣环,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平均分布固定孔,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平均分布固定销,所述盖板的右侧设有卡扣带。该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通过设有的安装板,将网带主体嵌入安装板内部,然后将安装板安装进淬火炉内,即可完成固定,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于更换,实用性较强。

A Convenient Replacement Mesh Belt for Mesh-belt Quench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
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
技术介绍
淬火炉是工件淬火前加热的炉子,淬火是把工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同,然后把工件迅速地从炉内取出投入淬液内进行淬火。现市面上的淬火炉内部的网带大多数都是固定模式,在安装后就难以拆卸下来,操作过程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网带的检修和更换,较为麻烦,同时在安装网带的时候不便于定位,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安装错位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淬火炉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淬火炉内部的网带大多数都是固定模式,在安装后就难以拆卸下来,操作过程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网带的检修和更换,较为麻烦,同时在安装网带的时候不便于定位,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安装错位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淬火炉的运行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包括网带主体、安装板、盖板以及卡扣环,所述网带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平均分布套环,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设有螺孔,所述安装板的右侧设有卡扣环,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平均分布固定孔,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平均分布固定销,所述盖板的右侧设有卡扣带。优选的,所述网带主体的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镶嵌有套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下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卡扣环,所述安装板的表面钻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销,所述盖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卡扣带,所述卡扣带活动连接卡扣环。优选的,所述固定销和套环相互对应,所述固定销嵌入固定孔内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通过设有的安装板,将网带主体嵌入安装板内部,然后将安装板安装进淬火炉内,即可完成固定,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于更换,实用性较强。(2)、该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通过在网带主体的两侧设有多个套环,结合安装板上的固定孔和盖板上的固定销,增强网带主体的稳定性,同时安装的更加精准,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较为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板和盖板侧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网带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中,网带主体-1、连接板-2、套环-3、安装板-4、底板-5、螺孔-6、卡扣环-7、固定孔-8、盖板-9、固定销-10、卡扣带-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包括网带主体1、安装板4、盖板9以及卡扣环7,所述网带主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表面平均分布套环3,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两侧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表面设有螺孔6,所述安装板4的右侧设有卡扣环7,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平均分布固定孔8,所述安装板4的上方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底部平均分布固定销10,所述盖板9的右侧设有卡扣带11。所述网带主体1的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表面镶嵌有套环3,通过在连接板2的表面设有套环3,可以将网带固定在安装板4和盖板9之间,较为实用。所述安装板4的上下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底板5,所述底板5的表面开设有螺孔6,所述安装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卡扣环7,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钻有固定孔8,通过设有底板5,可以便捷的将安装板4安装进淬火炉内,较为方便。所述盖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销10,所述盖板9的右侧固定连接卡扣带11,所述卡扣带11活动连接卡扣环7,通过设有的卡扣带11和卡扣环7,可以对盖板9进行二次固定,操作简单灵活。所述固定销10和套环3相互对应,所述固定销10嵌入固定孔8内部,通过设有固定销10结合固定孔8,使得在安装网带时更加精准,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工作原理:在安装该网带时,只需要将安装板4贴合在淬火炉内,然后通过底板5上的螺孔6进行固定,接着将网带主体1覆盖在安装板4上,将连接板2表面的套环3和安装板4上的固定孔8进行相互对应,然后将盖板9盖上,固定销10穿过套环3插入固定孔8内,接着将安装板4侧面的卡扣环7和盖板9侧面的卡扣带11连接在一起,如此便完成了网带的安装,结构简单,操作起来很灵活,便于更换。本技术的网带主体1、连接板2、套环3、安装板4、底板5、螺孔6、卡扣环7、固定孔8、盖板9、固定销10、卡扣带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市面上的淬火炉内部的网带大多数都是固定模式,在安装后就难以拆卸下来,操作过程复杂,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网带的检修和更换,较为麻烦,同时在安装网带的时候不便于定位,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现安装错位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淬火炉的运行等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设有的安装板,将网带主体嵌入安装板内部,然后将安装板安装进淬火炉内,即可完成固定,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便于更换,同时通过在网带主体的两侧设有多个套环,结合安装板上的固定孔和盖板上的固定销,增强网带主体的稳定性,同时安装的更加精准,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带主体(1)、安装板(4)、盖板(9)以及卡扣环(7),所述网带主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表面平均分布套环(3),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两侧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表面设有螺孔(6),所述安装板(4)的右侧设有卡扣环(7),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平均分布固定孔(8),所述安装板(4)的上方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底部平均分布固定销(10),所述盖板(9)的右侧设有卡扣带(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带主体(1)、安装板(4)、盖板(9)以及卡扣环(7),所述网带主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表面平均分布套环(3),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两侧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表面设有螺孔(6),所述安装板(4)的右侧设有卡扣环(7),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平均分布固定孔(8),所述安装板(4)的上方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底部平均分布固定销(10),所述盖板(9)的右侧设有卡扣带(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带式淬火炉用的便于更换型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主体(1)的两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根林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盛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