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0164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包括放散阀、旁通阀和控制装置,放散阀设置于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一调节压力值,旁通阀设置于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二调节压力值,控制装置分别与放散阀和旁通阀连接、用于控制放散阀与旁通阀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通过设置一个旁通阀,对放散阀进行辅助自动微调节,当旁通阀自动调节量程满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往复进行压力调节,与放散阀配合对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进行调节,解决了因预存室压力无法实现自动连锁微调节的技术难题,达到精管细控、高效运行的目的。

A Pressure Regulating System for CDQ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干熄焦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干熄炉预存室位于干熄炉的顶部,用于储存焦炉生产的炽热焦炭,对焦炉系统出现故障、干熄焦检修具有调节作用。假如预存室压力操作控制不当,预存室压力过高时,将干熄炉炉盖顶开,释放循环气体,给巡检职工带来安全隐患,甚至损坏电动液压缸;预存室压力过低时,炉盖打开装焦时,大量空气进入干熄炉内部,造成红焦烧损和循环气体系统不稳定现象的发生;预存室压力波动大对干熄炉炉墙、耐材、锅炉炉管均产生影响。目前,在干熄焦系统中,由于技术逐步成熟,工艺操作进一步优化发展,因预存室放散管径大,调节风量大,传统的预存室压力调节仍无法实现自动微调,为实现预存室压力微负压,当班中控员工不断将自动改为手动,频繁进行调节,仍无法实现微调,预存室压力波动范围大。因此,如何解决干熄炉预存室压力波动大、不稳定、不易调节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通过设置一个旁通阀,对放散阀进行辅助自动微调节,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与放散阀配合调节干熄焦预存室压力,并带有报警功能,解决了干熄炉预存室压力波动大、不稳定、不易调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包括放散阀、旁通阀和控制装置,所述放散阀设置于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一调节压力值,所述旁通阀设置于所述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二调节压力值,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放散阀和所述旁通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放散阀与所述旁通阀工作状态。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放散管道内的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放散阀位于所述放散管道中间,所述旁通阀和所述调节阀分别位于所述放散阀两侧。优选地,所述放散阀的管径大于所述旁通阀的管径。优选地,所述调节阀的管径大于所述旁通阀的管径,且所述调节阀的管径小于所述放散阀的管径。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报警提示的监控装置。优选地,所述监控装置为声光报警器。本技术所提供的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主要包括放散阀、旁通阀和控制装置,放散阀设置于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一调节压力值,旁通阀设置于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二调节压力值,控制装置分别与放散阀和旁通阀连接、用于控制放散阀与旁通阀工作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通过设置一个旁通阀,对放散阀进行辅助自动微调节,当旁通阀自动调节量程满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往复进行压力调节,与放散阀配合对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进行调节,解决了因预存室压力无法实现自动连锁微调节的技术难题,达到精管细控、高效运行的目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因预存室压力波动对干熄焦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危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放散阀—1,旁通阀—2,放散管道—3,调节阀—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箭头代表气流流动方向。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主要包括放散阀1、旁通阀2和控制装置,放散阀1设置于放散管道3内并预设有第一调节压力值,旁通阀2设置于放散管道3内并预设有第二调节压力值,控制装置分别与放散阀1和旁通阀2连接、用于控制放散阀1与旁通阀2工作状态。其中,在预存室压力放散管道3内设有放散阀1和旁通阀2,旁通阀2为自动微调节旁通气动调节阀,如图1所示,呈现一根放散管道3上有两大、一小三个气动调节阀,旁通调节阀4气动阀为事故现场手动调节阀,平时处关闭状态;预存室压力设定值与预存室压力放散阀1、旁通阀2连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压力值与第二调节压力值不相同。具体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通过控制装置按照操作要求设定程序控制放散阀1和旁通阀2,预存室压力波动时,旁通阀2首先进行自动微调节,当调节量达到第二调节压力值时,放散阀1动作,自动调节一个开度量程后不再动作,旁通阀2自动复位,重新自动微调节,满量程后,放散阀1再动作,如此往复,直至达到预存室压力设定的第一调节压力值为止,即可完成压力调节;同时,为避免装焦时,预存室压力波动大造成频繁调节的弊端,通过控制装置将程序设定为装焦时由自动改为中控画面手动调节,装焦完毕,再由手动改为自动调节,消除装焦过程中的放散阀1、旁通阀2频繁波动调节。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中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可以进行自动调节的优点,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放散管道3内的调节阀4,调节阀4与控制装置连接;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报警提示的监控装置;监控装置为声光报警器。通过控制装置设定程序,当放散阀1、旁通阀2无法实现预存室压力设定的第二调节压力值以及第一调节压力值波动范围时,监控电脑画面声光报警,现场异常紧急处置,调节事故手动调节阀4,调控预存室压力。进一步地,放散阀1位于放散管道3中间,旁通阀2和调节阀4分别位于放散阀1两侧;放散阀1的管径大于旁通阀2的管径;调节阀4的管径大于旁通阀2的管径,且调节阀4的管径小于放散阀1的管径。由于放散管道3具有放散预存室压力的作用,放散管道3的中间位置最接近预存室的压力,因此,放散阀1位于放散管道3中间,可以检测到预存室最真实的压力,可进一步符合预存室内部的压力调节,且,由于旁通阀2是辅助调节,旁通阀2的管径小于放散阀1的管径,保证了旁通阀2微调作用更加稳定和明显;另外,调节阀4为紧急调节,其调节量必须要比旁通阀2的微调作用强,因此旁通阀2管径小于调节阀4的管径,保证了调节阀4的紧急调节作用以及旁通阀2的辅助调节作用,使系统自动调节更加精细。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主要包括放散阀、旁通阀和控制装置,放散阀设置于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一调节压力值,旁通阀设置于放散管道内并预设有第二调节压力值,控制装置分别与放散阀和旁通阀连接、用于控制放散阀与旁通阀工作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通过设置一个旁通阀,对放散阀进行辅助自动微调节,当旁通阀自动调节量程满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往复进行压力调节,与放散阀配合对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进行调节,解决了因预存室压力无法实现自动连锁微调节的技术难题,达到精管细控、高效运行的目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因预存室压力波动对干熄焦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危害。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散阀(1)、旁通阀(2)和控制装置,所述放散阀(1)设置于放散管道(3)内并预设有第一调节压力值,所述旁通阀(2)设置于所述放散管道(3)内并预设有第二调节压力值,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放散阀(1)和所述旁通阀(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放散阀(1)与所述旁通阀(2)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散阀(1)、旁通阀(2)和控制装置,所述放散阀(1)设置于放散管道(3)内并预设有第一调节压力值,所述旁通阀(2)设置于所述放散管道(3)内并预设有第二调节压力值,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放散阀(1)和所述旁通阀(2)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放散阀(1)与所述旁通阀(2)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放散管道(3)内的调节阀(4),所述调节阀(4)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焦预存室压力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阀(1)位于所述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晨刘元杰耿艳丽朱振环钱乾张兴佐胡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