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
技术介绍
重金属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环境之中,并在环境中迁移、积累。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是水体中主要的人为污染源,而这些污染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便得到含重金属和活性物质的重金属活性污泥。该重金属活性污泥处理难度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常规的处理技术有沉淀池沉淀,吸附设备吸附分离,富集植物处理等,但现有的各种技术单独使用,处理效果不理想;即使组合也只是简单叠加,未做到有机结合、协作互补,未体现1+1>2的协同优势,最终处理效果还是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多处理模块有机结合、协同互补,处理重金属污泥的效果佳、效率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翻搅仓,翻搅仓的出水口匹配吸附仓、出泥口匹配反应仓;所述吸附仓顶部设置有中空轨道,所述吸附仓内壁开设导槽轨道,所述中空轨道和导槽轨道中布置多孔吸附球,所述中空轨道上还设置有驱动吸附球沿轨道运动的驱动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翻搅仓(10),翻搅仓(10)的出水口匹配吸附仓(30)、出泥口匹配反应仓(50);所述吸附仓(30)顶部设置有中空轨道(34),所述吸附仓(30)内壁开设导槽轨道(35),所述中空轨道(34)和导槽轨道(35)中布置多孔吸附球(36),所述中空轨道(34)上还设置有驱动吸附球(36)沿轨道运动的驱动器(37);所述中空轨道(34)与导槽轨道(35)对接形成吸附球(36)运动的回路,且在导槽轨道(35)中吸附球(36)的小半部分显露于槽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翻搅仓(10),翻搅仓(10)的出水口匹配吸附仓(30)、出泥口匹配反应仓(50);所述吸附仓(30)顶部设置有中空轨道(34),所述吸附仓(30)内壁开设导槽轨道(35),所述中空轨道(34)和导槽轨道(35)中布置多孔吸附球(36),所述中空轨道(34)上还设置有驱动吸附球(36)沿轨道运动的驱动器(37);所述中空轨道(34)与导槽轨道(35)对接形成吸附球(36)运动的回路,且在导槽轨道(35)中吸附球(36)的小半部分显露于槽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轨道(34)上设置有所述吸附球(36)的出口和入口,出入口的位置在所述驱动器(37)前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搅仓(10)内设置有翻搅柱(15),所述翻搅柱(15)中部设置有管道(16),所述管道(16)从翻搅柱(15)一端伸出,通过伸缩软管(17)分别与加压水泵(18)输出端和加压气泵(19)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搅柱(15)外表面设置有方向不一、长短不同的细管(20),所述细管(20)与所述翻搅柱(15)中部设置的管道(16)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协同处置重金属活性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搅柱(15)与曲轴连杆(21)转动连接,所述曲轴连杆(21)与由电机(22)驱动的曲轴(23)转动连接,所述曲轴(23)两端与所述翻搅仓(10)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2)与所述翻搅仓(10)固接;所述系统还包含控制器(60),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益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