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测盖层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盖层封闭性评价和油气藏风险预测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预测盖层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盖层厚度作为盖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通过调研各学者历年来对盖层研究的结果发现,厚度是影响盖层封闭能力的重要因素。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学者发现天然气藏封闭气柱高度与盖层厚度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然后学者们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最后建立了烃柱高度和盖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基于各学者的研究,本领域技术人员旨在确定盖层厚度与最大封闭烃柱高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揭示盖层厚度封闭效应原理和特征,以期用于盖层封闭性评价和油气藏风险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精确计算盖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的方法,从而揭示盖层厚度封闭效应原理和特征,以期用于盖层封闭性评价和油气藏风险预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测盖层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实验条件下对盖层和储层进行突破压力测试,获取盖层突破压力和储层突破压力,通过对盖层突破压力和储层突破压力进行校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测盖层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实验条件下对盖层和储层进行突破压力测试,获取盖层突破压力和储层突破压力,通过对所述盖层突破压力和储层突破压力进行校正,得到盖层毛管压力和储层毛管压力,计算二者差值,得毛管压力差△Pc;S2、求取盖层中地层水流动需要克服的启动压力梯度;S3、结合S1得到的盖层和储层中烃水界面的毛管压力差和S2得到的盖层中流体流动需要克服的启动压力梯度,得到烃柱高度与盖层厚度关系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盖层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实验条件下对盖层和储层进行突破压力测试,获取盖层突破压力和储层突破压力,通过对所述盖层突破压力和储层突破压力进行校正,得到盖层毛管压力和储层毛管压力,计算二者差值,得毛管压力差△Pc;S2、求取盖层中地层水流动需要克服的启动压力梯度;S3、结合S1得到的盖层和储层中烃水界面的毛管压力差和S2得到的盖层中流体流动需要克服的启动压力梯度,得到烃柱高度与盖层厚度关系为其中,Hcw+Hch=Hc获得在盖层厚度为Hc时的盖层最大封闭烃柱预测高度Hh;△Pc为盖层和储层中烃水界面的毛管压力差,Hh为烃柱高度,λ为盖层中地层水流动需要克服的启动压力梯度,J为盖层中烃类流动需要克服的启动压力梯度,Hcw为盖层中地层水厚度,Hch为盖层中烃厚度,ρw为底层水密度,ρh为烃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c为盖层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测盖层最大封闭烃柱高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步骤如下:S11、采用空气排驱饱和煤油岩心的实验方法测试实验条件下的盖层突破压力和储层突破压力;S12、进行时间校正,在突破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根据实验测试确定突破压力的时间矫正方程:Pb为突破压力,Pc为毛管压力,μ为流体粘滞系数,v为渗流速度,k为渗透率,L为测试样品长度;S13、进行流体性质校正,S11中的实验方法导致实验中流体的性质为饱和煤油,因此将饱和煤油条件下获得的毛管压力转换为饱和水介质条件下的毛管压力,两者之间转换关系为其中,Pw为实验条件下饱和水介质毛管压力,σw-g为实验条件下的气-水界面表面张力,σo-g为实验条件下的气-煤油界面表面张力,Po为实验条件下饱和煤油截止毛管压力;S14、进行温度校正,由于公式(3)是在室温条件下测得的,而流体表面张力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进行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存飞,林承焰,董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