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81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包括:毒性暴露箱、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加热单元、供水单元及排液单元。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及供水单元与毒性暴露箱连接;加热单元设置在毒性暴露箱内;排液单元与毒性暴露箱底部连接;毒性暴露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封闭网格。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方法,包括:配备试验所需的暴露箱组数及每组所需的暴露箱数;配置毒性暴露箱中的水;预热毒性暴露箱;对配置的毒性暴露箱中的水使用充气管进行曝气;按照试验设计的浓度配置各毒性暴露箱中药液浓度;在毒性暴露箱的封闭网格中放入受试的水蛭,进行毒性试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可有效防止宽体金线蛭逃逸。

A Toxicity Tes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Leech Lee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pigra),俗称水蛭,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湖泊、河流、池塘和稻田等水域,由于其体内含有水蛭素和溶血酶等成分,已成为医学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因而医药市场对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过去,供给医药市场的宽体金线蛭主要来源于天然捕捞,但由于过度捕捞和野生生存环境被破坏,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工养殖成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的必然途径。目前,水蛭的养殖处于起步阶段,养殖技术不成熟。尤其关于水蛭安全用药方面,尚缺乏理论依据,在养殖实践中常参照鱼类的用药种类和剂量进行使用,这不利于水蛭健康养殖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毒性试验的作用是探究药物的安全浓度和毒性作用规律,为防治疾病、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宽体金线蛭的生理结构较为特殊,具有前后两个吸盘,可以进行尺蠖运动进行爬行离开水体,现有的鱼类毒性试验装置无法满足对其试验的条件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对宽体金钱蛭进行毒性试验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包括:毒性暴露箱、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加热单元、供水单元及排液单元;所述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及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毒性暴露箱连接;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毒性暴露箱内部;所述排液单元与所述毒性暴露箱底部连接;所述毒性暴露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装载宽体金钱蛭的封闭网格。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上下双层结构;所述储药单元及所述供水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层;所述毒性暴露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层。进一步的,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底部。进一步的,还包括:磁力搅拌器;所述毒性暴露箱设置在所述磁力搅拌器上。进一步的,还包括:线绳;所述线绳连接在所述毒性暴露箱的内侧顶部;所述封闭网格吊装在所述线绳上。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单元包括:增氧泵及增氧气石;增氧泵设置在所述毒性暴露箱外部,所述气石设置在所述毒性暴露箱内部;所述增氧泵与所述增氧气石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每个所述封闭网格上设置有用于开闭的拉链。进一步的,还包括:废液桶;所述废液桶与所述排液单元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网格为60目聚乙烯网片制作而成的封闭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宽体金线蛭毒性试验的要求,配备试验所需的暴露箱组数及每组所需的暴露箱数;2)向预先设置的试验水的容积配置毒性暴露箱中的水;3)通过加热单元预热毒性暴露箱;4)通过增氧单元对配置的毒性暴露箱中的水使用充气管进行曝气;5)开启储药单元并按照试验设计的浓度配置各毒性暴露箱中药液浓度;6)在毒性暴露箱的封闭网格中放入受试的水蛭,进行毒性试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通过在毒性暴露箱中设置封闭网格,可有效防止宽体金线蛭逃逸,使其浸泡一直浸没在药液中,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一个毒性暴露箱可以设置若干封闭网格,满足了试验重复性的需要。可通过储药单元和供水单元设置进入毒性暴露箱的药液和水的容积和流速参数,既实现了智能化配药,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又确保水流速度的稳定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毒性暴露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对宽体金钱蛭进行毒性试验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包括:毒性暴露箱8、增氧单元、储药单元1、加热单元13、供水单元3及排液单元。增氧单元、储药单元1及供水单元3与毒性暴露箱8连接;其中,供水单元3与毒性暴露箱8通过管路7连接;增氧单元用于向毒性暴露箱8内部曝气,储药单元1用于向毒性暴露箱8提供一定比例的药液,供水单元3用于向毒性暴露箱8内部供水,供水单元3上设置有智能控制开关4。加热单元13设置在毒性暴露箱8内部,加热单元13用于对毒性暴露箱8内部加热升温。排液单元与毒性暴露箱8底部连接,排液单元用于向外排出毒性暴露箱8内部的液体。毒性暴露箱8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装载宽体金钱蛭的封闭网格11,封闭网格11为60目聚乙烯网片制作而成的封闭结构,如长方体结构或立方体结构;封闭网格11能够有效防止宽体金钱蛭逃逸;每个封闭网格11上设置有用于开闭的拉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2,该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还包括:支撑架5、万向轮9、磁力搅拌器6、线绳12及废液桶。支撑架5为上下双层结构;储药单元1及供水单元3设置在支撑架5的上层;毒性暴露箱8设置在支撑架5的下层。万向轮9连接在支撑架5底部,可实现支撑架5的自由移动。磁力搅拌器6固定在支撑架5的下层,毒性暴露箱8设置在磁力搅拌器6上,可通过磁力搅拌器6对毒性暴露箱8内的液体进行搅拌。至少两根线绳12连接在毒性暴露箱8的内侧顶部,封闭网格11吊装在线绳12上。废液桶与排液单元连接,废液桶同于盛放从毒性暴露箱8排出的液体物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2,增氧单元包括:增氧泵2及增氧气石14。增氧泵2设置在毒性暴露箱8外部,气石设置在毒性暴露箱8内部;增氧泵2与增氧气石14连接;增氧泵2和增氧气石14相配合,实现对毒性暴露箱8的曝气。实施例二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按照宽体金线蛭毒性试验的要求,配备试验所需的暴露箱组数及每组所需的暴露箱数;其中,毒性试验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六个实验组,每一试验组包括三个平行的试验箱体,同一实验组通过同一加热单元13进行加热。步骤2、向预先设置的试验水的容积配置毒性暴露箱8中的水。步骤3、通过加热单元13预热毒性暴露箱8。步骤4、通过增氧单元对配置的毒性暴露箱8中的水使用充气管进行曝气。步骤5、开启储药单元1并按照试验设计的浓度配置各毒性暴露箱8中药液浓度。步骤6、在毒性暴露箱8的封闭网格11中放入受试的水蛭,进行毒性试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及方法,通过在毒性暴露箱中设置封闭网格,可有效防止宽体金线蛭逃逸,使其浸泡一直浸没在药液中,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一个毒性暴露箱可以设置若干封闭网格,满足了试验重复性的需要。可通过储药单元和供水单元设置进入毒性暴露箱的药液和水的容积和流速参数,既实现了智能化配药,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又确保水流速度的稳定性,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毒性暴露箱、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加热单元、供水单元及排液单元;所述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及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毒性暴露箱连接;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毒性暴露箱内部;所述排液单元与所述毒性暴露箱底部连接;所述毒性暴露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装载宽体金钱蛭的封闭网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毒性暴露箱、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加热单元、供水单元及排液单元;所述增氧单元、储药单元及所述供水单元与所述毒性暴露箱连接;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毒性暴露箱内部;所述排液单元与所述毒性暴露箱底部连接;所述毒性暴露箱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装载宽体金钱蛭的封闭网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上下双层结构;所述储药单元及所述供水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层;所述毒性暴露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力搅拌器;所述毒性暴露箱设置在所述磁力搅拌器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体金钱蛭毒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绳;所述线绳连接在所述毒性暴露箱的内侧顶部;所述封闭网格吊装在所述线绳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宽体金钱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鸣钟郭坤魏巍李锐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