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谐振器及纳米纤维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机电系统(MEMS)
中的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柔性、高灵敏度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的器件。传统的传感器有着体积大、功耗高、不利于集成化等缺点,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类的MEMS传感器,其中谐振式MEMS传感器件因为其体积小,成本低,工作频率高,稳定性、灵敏度、分辨率高、温漂小、与集成电路更兼容等优点成为较热门的研究领域[1]。但器件在向着微型化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体积的减少导致覆盖的吸附材料层的面积减小,对水分子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进而导致传感器的灵敏度、精度等性能的下降,无法满足检测需求。目前大部分的谐振式传感器或谐振式柔性传感器的结构,大部分是直接将吸附材料层沉积到器件表面,由于吸附材料的解离效应,可能会将器件某些结构短路,且器件基底暴露在湿度环境下容易遭受腐蚀,影响其寿命及稳定性。因此现有的谐振式传感器仍有需要优化的地方。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基于谐振器及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谐振器及纳米纤维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器(1)、纳米纤维(2)和柔性织物基底(3);所述谐振器(1)呈刚性,且具有真空封装;所述的纳米纤维(2)固定结合于柔性织物基底(3)上,且在柔性织物基底(3)上以横纵交错的形式网状分布;网状的纳米纤维(2)具有两个外接接头,其中一个接头(A)与谐振器(1)一端电连接,使谐振器(1)及纳米纤维(2)串联,另一个接头(B)与谐振器(1)另一端(C)分别与外接触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谐振器及纳米纤维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谐振器(1)、纳米纤维(2)和柔性织物基底(3);所述谐振器(1)呈刚性,且具有真空封装;所述的纳米纤维(2)固定结合于柔性织物基底(3)上,且在柔性织物基底(3)上以横纵交错的形式网状分布;网状的纳米纤维(2)具有两个外接接头,其中一个接头(A)与谐振器(1)一端电连接,使谐振器(1)及纳米纤维(2)串联,另一个接头(B)与谐振器(1)另一端(C)分别与外接触点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振器及纳米纤维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谐振器(1)采用压电谐振器或静电谐振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振器及纳米纤维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2)采用氧化石墨烯纤维、石墨烯纤维或碳纳米纤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振器及纳米纤维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织物基底(3)采用棉织物或麻织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振器及纳米纤维的串联式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2)通过编织方式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