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62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安装在所述油烟机本体下方的集烟罩,第一引射装置以及第二引射装置;所述集烟罩上开设进风口,所述油烟机本体的上方开设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射装置,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重引射口,来增加油烟机的风量。

A Dual-ejection Fume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油烟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油烟机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油烟机在烹饪过程中为用户提供很多方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油烟机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中的油烟机通常采用拉伸集烟腔,如图1所示,在集烟腔处设置简单的方形进风口,烹饪产生的油烟经过方形进风口和集烟腔进入叶轮的吸风口,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的风量会被叶轮的吸风口周围的蜗壳阻挡,产生风阻,不利于油烟机风量的提升;并且,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不会完全被油烟机吸收,总会有部分油烟逸散到厨房空间中,影响室内环境,降低生活品质。以上两点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都会影响油烟机吸油烟的效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通过设置双重引射口,来增加油烟机的风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安装在所述油烟机本体下方的集烟罩,第一引射装置以及第二引射装置;所述集烟罩上开设进风口,所述油烟机本体的上方开设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射装置,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射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引射装置包括导流引射管以及油烟机叶轮的吸风口,所述导流引射管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烟腔中的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叶轮前的第二进风口以及连接两者的环形侧壁,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同时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的径向尺寸;所述出风口为缩径管,其出口的径向尺寸小于入口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引射装置包括引射管,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所述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引射口和引射段,所述引射口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径向尺寸,所述引射管的引射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第二进风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所在平面相互分离。进一步,所述第二进风口嵌套在所述叶轮的吸风口内,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所述集烟腔中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周围设置有若干个辅助进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将外界与所述外界和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之间设置的间隙连通。进一步,所述出风口嵌套在所述引射管内。进一步,所述第二进风口的直径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的直径的比值在0.5-0.9之间。进一步,所述出风口的直径与所述引射管的引射口的直径的比值在0.5-0.9之间。进一步,所述引射管的母线为圆弧线或直线。进一步,所述导流引射管的母线为圆弧线或直线。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吸油烟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各设置一个引射装置,利用利用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使得吸入油烟机内的油烟流体流速增大,可以防止油烟从吸油烟机的壳体缝隙中逸散到厨房环境中,同时提升了吸油烟机的吸油烟效果。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吸油烟机的叶轮吸风口前设置一种导流引射管,这种类似于喇叭口的结构在油烟机工作时,有利于将流体导入叶轮内,利用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在第二进风口处的流体流速大于第一进风口处的流体流速,使得油烟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叶轮中,防止油烟流速较慢,从进风口与叶轮吸风口之间的缝隙中泄漏。在吸油烟机出风口处设置引射管,同样利用文丘里管的引射原理,在油烟被风机导出时,经过缩径的出风口,流体流速增大,在引射管的引射口处形成负压区,将引射管周围的空气同样吸入引射管中,随着油烟进入烟道,这样厨房内逸散的那部分油烟就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进入到烟道中,提升了油烟机吸油烟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中,当第二进风口处的流体以一个较快的流速进入叶轮内时,形成负压区,油烟机壳体中的油烟会随着高速流体进入到叶轮中,然后排出,增强了吸油烟的效率,减少油烟在油烟机壳体中的沉积,减轻油烟机清理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吸油烟机的进风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引射管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辅助进风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安装在所述油烟机本体下方的集烟罩,第一引射装置以及第二引射装置;所述集烟罩上开设进风口,所述油烟机本体的上方开设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射装置,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射装置。为了更加清晰的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阐述,下面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1、集烟腔2、第一引射装置以及第二引射装置;第一引射装置包括导流引射管3以及吸油烟机叶轮5的吸风口,所述集烟腔2与叶轮5之间设置有导流引射管3,所述导流引射管3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烟腔2中的第一进风口3-1、设置在所述叶轮5前的第二进风口3-2以及连接两者的环形侧壁,第二进风口3-2邻近设置在所述叶轮5的吸风口前,所述第二进风口3-2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进风口3-1的径向尺寸,同时第二进风口3-2的径向尺寸小于叶轮5的吸风口的径向尺寸,沿着所述第一进风口3-1到所述第二进风口3-2的方向所述导流引射管3与叶轮5的吸风口形成引射结构;所述油烟机本体1包括风机6,所述风机6上设置出风口7,所述出风口7为缩径管,其出口的径向尺寸小于入口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引射装置包括引射管8,所述出风口7上设置所述引射管8,所述引射管8包括相互连接的引射口和引射段,所述引射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引射管的直径,所述引射管的引射口套装在所述出风口上,所述引射口与所述出风口在径向方向上存在间隙。上述示例中,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侧吸式油烟机上设置一种导流引射管3,这种类似于喇叭口的结构在油烟机工作时,有利于将流体导入叶轮5内,利用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在第二进风口3-2处的流体流速大于第一进风口3-1处的流体流速,使得油烟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叶轮5中,防止油烟流速较慢,从进风口与叶轮5的吸风口之间的缝隙中泄漏。在油烟机出风口7处设置引射管8,同样利用文丘里管的引射原理,在油烟被风机导出时,经过缩径的出风口,流体流速增大,在引射管8的引射口和出风口的缝隙处形成负压区,将引射管8周围的空气同样吸入引射管8中,随着油烟进入烟道,这样厨房内逸散的那部分油烟就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进入到烟道中,提升了油烟机吸油烟的效果。实施例二如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1、集烟腔2、叶轮5、第一引射装置以及第二引射装置;第一引射装置包括导流引射管3以及吸油烟机叶轮5的吸风口,所述集烟腔2与叶轮5之间设置有导流引射管3,所述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烟机本体,安装在所述油烟机本体下方的集烟罩,第一引射装置以及第二引射装置;所述集烟罩上开设进风口,所述油烟机本体的上方开设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射装置,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引射助吸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烟机本体,安装在所述油烟机本体下方的集烟罩,第一引射装置以及第二引射装置;所述集烟罩上开设进风口,所述油烟机本体的上方开设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射装置,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第二引射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装置包括导流引射管以及油烟机叶轮的吸风口,所述导流引射管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烟腔中的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叶轮前的第二进风口以及连接两者的环形侧壁,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同时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叶轮的吸风口的径向尺寸;所述出风口为缩径管,其出口的径向尺寸小于入口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引射装置包括引射管,所述出风口上设置所述引射管,所述引射管包括引射口和引射段,所述引射口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径向尺寸,所述引射管的引射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置有间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陈卫星韦磊刘毅余国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