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62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配气系统、安全系统、预混室、点火器系统、绝缘层,配气系统与安全系统一端连接,安全系统另一端与预混室一端连接,预混室另一端与点火器系统一端连接,点火器系统另一端与绝缘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它既能实现废气超低排放,又能实现无烟操作,大大降低操作危险性。

A Clean Combustion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

技术介绍
油气是指加油站加油、卸油和储存汽油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易挥发到大气中,造成油品的损耗、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有的甚至会产生致癌物质。油气回收工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吸附吸收、吸收吸附、冷凝吸附、RTO(蓄热式热氧化技术)和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国内最新环保要求废气排放标准为120mg/m3,吸附吸收、吸收吸附和冷凝吸附很难满足当今环保规定的废气排放指标要求,RTO(蓄热式热氧化技术)和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又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实现废气超低排放,又能实现无烟操作,大大降低操作危险性的洁净燃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包括配气系统、安全系统、预混室、点火器系统、绝缘层,配气系统与安全系统一端连接,安全系统另一端与预混室一端连接,预混室另一端与点火器系统一端连接,点火器系统另一端与绝缘层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配气系统上设置一个装有风机的第一风机吹扫口、一个助燃气体入口和一个废气入口。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系统包括第一本体、压力传感器和燃料浓度变送器,压力传感器和燃料浓度变送器均与第一本体连接,第一本体一端与配气系统连接,另一端与预混室连接。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点火器系统包括第二本体、燃烧头、点火器、废气浓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和火焰温度传感器,废气浓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和火焰温度传感器均与第二本体连接,第二本体一端与预混室连接,另一端与绝缘层连接,第二本体内部设置一个燃烧头,第二本体沿径向一侧设置一个点火器,另一侧设置一个观察口和一个燃料进口。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头内装有金属纤维混合器。一种洁净燃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入口进入配气系统,废气通过废气入口进入配气系统,通过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助燃气体的流量,如果废气的浓度低,则增加助燃气体的进入,如果废气的浓度高,则利用第一风机让空气从第一风机吹扫口进入配气系统,形成满足洁净燃烧要求的混合气体;步骤二:步骤一中形成的满足洁净燃烧要求的混合气体通过安全系统进入预混室;步骤三:打开第一风机,将留存在洁净燃烧装置内的助燃气体吹扫干净,吹扫时间由通过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步骤四:经过步骤三处理的混合气体进入进入燃烧头,经过燃烧头内金属纤维混合器的处理,分解成细小的燃烧体,浮在燃烧头的上方;步骤五:将燃料通过燃料进口进入点火器系统,通过燃料浓度变送器检测燃料浓度合格即停止燃料的输送;步骤六:打开点火器对点火器系统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步骤七:分别利用废气浓度传感器、氧浓度传感器对点火器系统内的混合气体进行检测,通过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逐渐从废气入口增加废气的进入量。步骤八:利用火焰温度传感器对燃烧头的底部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回火,立即关闭废气入口和助燃气体入口,并报警。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配气系统在预混室形成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头表面燃烧可以有效燃烧废气,从而实现废气超低排放;(2)本专利技术的配气系统上设置一个装有风机的第一风机吹扫口可以实现可燃物与氧气燃烧反应的配比即完全充分分散燃烧,从而实现无烟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配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点火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配气系统、2-第一本体、3-预混室、4-燃烧头、5-第二本体、6-绝缘层、7-第一风机吹扫口、8-助燃气体入口、9-废气入口、14-压力传感器、15-废气浓度传感器、16-氧浓度传感器、17-火焰温度传感器、18-燃料进口、19-燃料浓度变送器、20-点火器、21-观察口、22-金属纤维混合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包括配气系统1、安全系统、预混室3、点火器系统、绝缘层6,配气系统1与安全系统一端连接,安全系统另一端与预混室3一端连接,预混室3另一端与点火器系统一端连接,点火器系统另一端与绝缘层6连接。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配气系统1上设置一个装有风机的第一风机吹扫口7、一个助燃气体入口8和一个废气入口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安全系统包括第一本体2、压力传感器14和燃料浓度变送器19,压力传感器14和燃料浓度变送器19均与第一本体2连接,第一本体2一端与配气系统1连接,另一端与预混室3连接。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点火器系统包括第二本体5、燃烧头4、点火器20、废气浓度传感器15、氧浓度传感器16和火焰温度传感器17,废气浓度传感器15、氧浓度传感器16和火焰温度传感器17均与第二本体5连接,第二本体5一端与预混室3连接,另一端与绝缘层6连接,第二本体5内部设置一个燃烧头4,第二本体5沿径向一侧设置一个点火器20,另一侧设置一个观察口21和一个燃料进口18。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头4内装有金属纤维混合器22。一种洁净燃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助燃气体通过助燃气体入口8进入配气系统1,废气通过废气入口9进入配气系统1,通过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助燃气体的流量,如果废气的浓度低,则增加助燃气体的进入,如果废气的浓度高,则利用第一风机让空气从第一风机吹扫口7进入配气系统1,形成满足洁净燃烧要求的混合气体;步骤二:步骤一中形成的满足洁净燃烧要求的混合气体通过安全系统进入预混室3;步骤三:打开第一风机,将留存在洁净燃烧装置内的助燃气体吹扫干净,吹扫时间由通过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步骤四:经过步骤三处理的混合气体进入进入燃烧头4,经过燃烧头4内金属纤维混合器22的处理,分解成细小的燃烧体,浮在燃烧头的上方;步骤五:将燃料通过燃料进口18进入点火器系统,通过燃料浓度变送器(19)检测燃料浓度合格即停止燃料的输送;步骤六:打开点火器20对点火器系统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燃烧;步骤七:分别利用废气浓度传感器15、氧浓度传感器16对点火器系统内的混合气体进行检测,通过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逐渐从废气入口9增加废气的进入量。步骤八:利用火焰温度传感器17对燃烧头4的底部进行检测,一旦出现回火,立即关闭废气入口9和助燃气体入口8,并报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通过配气系统在预混室形成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头表面燃烧可以有效燃烧废气,从而实现废气超低排放;(2)本专利技术的配气系统上设置一个装有风机的第一风机吹扫口可以实现可燃物与氧气燃烧反应的配比即完全充分分散燃烧,从而实现无烟操作。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气系统(1)、安全系统、预混室(3)、点火器系统、绝缘层(6),配气系统(1)与安全系统一端连接,安全系统另一端与预混室(3)一端连接,预混室(3)另一端与点火器系统一端连接,点火器系统另一端与绝缘层(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气系统(1)、安全系统、预混室(3)、点火器系统、绝缘层(6),配气系统(1)与安全系统一端连接,安全系统另一端与预混室(3)一端连接,预混室(3)另一端与点火器系统一端连接,点火器系统另一端与绝缘层(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气系统(1)上设置一个装有风机的第一风机吹扫口(7)、一个助燃气体入口(8)和一个废气入口(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系统包括第一本体(2)、压力传感器(14)和燃料浓度变送器(19),压力传感器(14)和燃料浓度变送器(19)均与第一本体(2)连接,第一本体(2)一端与配气系统(1)连接,另一端与预混室(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洁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器系统包括第二本体(5)、燃烧头(4)、点火器(20)、废气浓度传感器(15)、氧浓度传感器(16)和火焰温度传感器(17),废气浓度传感器(15)、氧浓度传感器(16)和火焰温度传感器(17)均与第二本体(5)连接,第二本体(5)一端与预混室(3)连接,另一端与绝缘层(6)连接,第二本体(5)内部设置一个燃烧头(4),第二本体(5)沿径向一侧设置一个点火器(20),另一侧设置一个观察口(21)和一个燃料进口(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洁净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头(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权刘海丁勤董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天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