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466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承重框架以及墙体,所述墙体由若干墙体单元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单元板与所述承重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且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墙体单元板包括具有开孔结构的中间基材、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一侧的第一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另一侧的第二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一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二装饰层。

Fabricated building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墙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现有房屋建筑多是重头到尾钢结构,混凝土预制件,建筑周期长,修建现场施工浇注复杂,人工体力繁重,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建筑施工垃圾多,建筑材料施工受天气刮风下雨影响大,不能实现快速预制制作安装。普通建筑由人工建造,阳台卫生间女儿墙有水房间存在很多横竖缝,因为防水处理不当,房屋易漏水,现有房屋建筑完工后需要对内外的墙面进行装修,而且装修不仅工程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装修过程中电线、水管在安装时需要在墙面上开槽开孔,不仅会影响建筑结构,而且电线老化,水管破裂进行维修时需要对墙面进行破坏性损坏,维护及其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开发出装配式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大大缩减建筑时间,而且墙面无需二次装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承重框架以及墙体,所述墙体由若干墙体单元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单元板与所述承重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且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墙体单元板包括具有开孔结构的中间基材、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一侧的第一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另一侧的第二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一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二装饰层。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中间基材为发泡层、蜂窝棉层或者石棉层。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由SMC或BMC材料制成。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以颗粒形式施加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为复合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的装饰膜。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至少一层形成纹理化表面。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至少一层形成凹凸表面。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与其相对应的第一片状材料层或者第二片状材料层以及中间基材的对应表面具有相对应的凹凸表面。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由至少两种装饰材料形成。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中间基材为中空结构。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建筑墙体单元板包括呈矩形的单元板本体,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单元板本体正面至少一侧边的第一拼接部、设置于所述单元板本体背面剩余侧边且与所述第一拼接部相配合的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第二拼接部均包括定位槽以及定位凸起。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中间基材内部镶嵌有片状材料加强层。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墙体单元板上开设有布线槽或者管道安装槽。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墙体单元板上拆卸设置有与所述布线槽或者所述管道安装槽相配合的盖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首先墙体采用墙体单元板拼接的方式,而且墙体单元板为一体成型且预先制造,在建造过程中只需将墙体单元板进行拼接、紧固处理,大大降低了建筑的建造时间,此外由于墙体单元板的两面均具有装饰层,因此建筑完成后,墙体无需进行二次装修,装饰层可以根据客户的喜好进行选择花色或者图案,另外墙体单元板的中间基材采用开孔结构,利用开孔结构大大提高了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墙体单元板的剖视图(实施例一);图2为墙体单元板的剖视图(实施例二);图3为墙体单元板的剖视图(实施例三);图4为墙体单元板的示意图(实施例四);图5为墙体单元板的连接示意图(实施例一);图6为墙体单元板的连接示意图(实施例五)。其中:1、中间基材;2、第一片状材料层;3、第二片状材料层;4、第一装饰层;5、第二装饰层;6、片状材料加强层;7、墙体单元板;8、第一拼接部;9、第二拼接部;10、插接部;11、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承重框架以及墙体,所述墙体由若干墙体单元板7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单元板7与所述承重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7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且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7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墙体单元板7包括具有开孔结构的中间基材1、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1一侧的第一片状材料层2、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1另一侧的第二片状材料层3、设置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2表面的第一装饰层4、设置于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3表面的第二装饰层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中间基材1为发泡层、蜂窝棉层或者石棉层,优选采用发泡层,采用发泡层不仅具备良好的隔热、阻燃且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发泡层优选包括硬质泡沫,例如通过使酚醛树脂,酸硬化剂和细碎的颗粒状固体的混合物在发泡的条件下固化而得到的泡沫材料。该混合物主要或仅由存在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小分子的挥发引起,或者作为固化反应的副产物形成,这种基材具有基本上开孔的结构,使得当片状材料层被压入材料的孔或孔中时,其中的气体或蒸气可以容易地移位。虽然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材料,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方面特别适合与基本上刚性的结构材料一起使用,例如泡沫,即优选自支撑泡沫,其在负载下能够抵抗挠曲并且不会在下面塌陷。适度的压力,这种泡沫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压缩强度和载荷下的挠曲被认为与(除了其他因素之外)细胞壁厚度有关,在一些实例中,发现合适的基底材料的孔尺寸在约0.5mm至5mm的范围内,更优选0.5或1mm至2或3mm。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2、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3由SMC或BMC材料制成,由于SMC或者BMC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且采用模压制成,能够实现批量生产,而且相对于现有建筑材料中预制加工,采用模压加工效率高,周期短,而且模压产品可以设计装配结构,大大提高装配效率以及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装饰层4、所述第二装饰层5以颗粒形式施加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2以及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3表面,在片状材料上施加一层表面装饰材料,在其上方提供按压构件,并将按压构件压向基板表面以形成复合产品。在压制过程中,表面材料的颗粒或颗粒材料用于将片状材料压入成型表面的空隙和轮廓中,颗粒材料可以采用可以使用沙子或大理石碎屑,此外颗粒装饰层可以通过喷砂的方式形成于第一片状材料层2以及第二片状材料层3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一装饰层4、所述第二装饰层5为复合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2以及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3表面的装饰膜,如第一装饰层4、第二装饰层5可以预先通过加工形成装饰膜层,而后将装饰膜层直接复合在第一片状材料层2或者第二片状材料层3的表面,装饰膜可以采用塑料、纸质、木质材料制成,装饰膜的装饰图案可以通过印刷、雕刻、打印等方式形成于装饰膜表面。另外,所述第一装饰层4、所述第二装饰层5至少一层形成纹理化表面,如模拟石材皮肤表面。为了减轻重量,在室内隔断墙的建造过程中,所述中间基材1为中空结构,此外还可以将中间基材1设置成网格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建筑墙体单元板7包括呈矩形的单元板本体,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单元板本体正面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承重框架以及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由若干墙体单元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单元板与所述承重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且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墙体单元板包括具有开孔结构的中间基材、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一侧的第一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另一侧的第二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一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二装饰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包括承重框架以及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由若干墙体单元板依次拼接而成,所述墙体单元板与所述承重框架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相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且相邻所述墙体单元板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相固定连接,所述墙体单元板包括具有开孔结构的中间基材、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一侧的第一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基材另一侧的第二片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一装饰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的第二装饰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材为发泡层、蜂窝棉层或者石棉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由SMC或BMC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以颗粒形式施加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为复合于所述第一片状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二片状材料层表面的装饰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至少一层形成纹理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四方游泳康复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