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块预制装配承台结构及拼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承台建造
,特别涉及分块预制装配承台结构及拼装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桥梁承台基础多采用现场浇筑方式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存在高能耗、多人工、现场文明施工差、对环境污染大等弊端。而且,由于桥梁结构承台基础多为大尺寸(超宽构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承台如采取整体预制,在实际应用中,运输及吊装过程均存在较多问题,且影响较大。因此,如何实现桥梁结构承台的预制,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分块预制装配承台结构及拼装方法,实现的目的是可实现大尺寸承台的预制装配,既方便了预制构件的制作、运输和安装,又便于承台的工业化制造,而且还能提高结构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高现场文明施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分块预制装配承台结构,所述承台设置于若干桩基的上端;所述承台由若干条形块单元沿水平方向拼接而成。其中,每一所述条形块单元均为预制件;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均籍由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湿接缝拼接;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之间均籍由若干湿接缝预埋 ...
【技术保护点】
1.分块预制装配承台结构,所述承台设置于若干桩基(9)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由若干条形块单元(1)沿水平方向拼接而成;每一所述条形块单元(1)均为预制件;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1)均籍由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湿接缝(2)拼接;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1)之间均籍由若干湿接缝预埋钢筋(4)、若干湿接缝连接钢筋(5)和若干湿接缝箍筋(6)在相应的所述湿接缝(2)内形成湿接缝钢筋笼;每一所述条形块单元(1)对应相应的所述湿接缝(2)底部的位置均设有沿水平方向横向延伸的预制薄板(3),且每两块位于同一所述湿接缝(2)底部的所述预制薄板(3)拼接为相应的所述湿接缝(2) ...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块预制装配承台结构,所述承台设置于若干桩基(9)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由若干条形块单元(1)沿水平方向拼接而成;每一所述条形块单元(1)均为预制件;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1)均籍由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的湿接缝(2)拼接;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1)之间均籍由若干湿接缝预埋钢筋(4)、若干湿接缝连接钢筋(5)和若干湿接缝箍筋(6)在相应的所述湿接缝(2)内形成湿接缝钢筋笼;每一所述条形块单元(1)对应相应的所述湿接缝(2)底部的位置均设有沿水平方向横向延伸的预制薄板(3),且每两块位于同一所述湿接缝(2)底部的所述预制薄板(3)拼接为相应的所述湿接缝(2)的底模;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1)均籍由在相应的所述湿接缝(2)现场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拼接;每一所述条形块单元(1)与相应的所述桩基(9)连接的位置均设有预留波纹钢管或带凸凹剪力键的孔洞,并籍由所述波纹钢管或所述带凸凹剪力键的孔洞与相应的所述桩基(9)连接;所述承台下面设有现浇的混凝土垫层(7),用于基地调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预制装配承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条形块单元(1)均设有若干所述湿接缝预埋钢筋(4);每一所述湿接缝预埋钢筋(4)的一端均从相应的所述条形块单元(1)的侧面,相应的所述预制薄板(3)上方伸出;每两块相邻的所述条形块单元(1)互相拼接的两个侧面上伸出的每一所述湿接缝预埋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丽新,周良,陆元春,朱鹏志,黄自杰,高达文,袁晗,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