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技术

技术编号:219938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涉及改性沥青添加剂技术领域。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包括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有机胺和纤维毡;其中,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和有机胺经混炼后涂覆于纤维毡上。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和有机胺混炼,然后涂覆于纤维毡上,最后将材料进行尺寸调整。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混凝土和上述复合改性材料,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性能、与石料的粘附性能,并且相对于其他改性剂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难度。

Composite Modified Material for Asphalt Concrete,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sphalt M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沥青添加剂
,且特别涉及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道路的行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大孔隙率的排水式沥青混凝土由于能够及时消除雨水,避免路面形成水膜,提高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因而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孔隙率大,导致沥青混凝土的强度降低,集料容易脱落和飞散,使得排水式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不足。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以下措施:采用SBS含量高的改性沥青、添加纤维材料、添加抗剥落剂以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能。但是,以上措施改良效果不明显,并且会导致施工难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旨在使沥青混凝土同时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脱落性能,提高沥青混合凝土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方法简便易行,制备得到的复合改性材料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抗脱落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其便于施工,且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包括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有机胺和纤维毡;其中,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和有机胺经混炼后涂覆于纤维毡上。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和有机胺混炼,然后涂覆于纤维毡上,最后将材料进行尺寸调整;优选地,混炼的温度为150-180℃;优选地,涂覆是采用压延辊涂的方式;优选地,将材料进行尺寸调整是将材料剪成薄片。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混凝土和上述复合改性材料;优选地,沥青混凝土为排水式沥青混凝土;优选地,复合改性材料与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比为0.3-0.8:100;优选地,沥青混凝土为排水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为6000-6600次/mm,冻融劈裂强度比为90-96%,析漏损失为0.12-0.16%,飞散损失为8-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的有益效果是:专利技术人通过将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有机胺和纤维毡有机复合,产生性能上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性能、与石料的粘附性能,并且相对于其他改性剂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难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通过熔化混炼的方式使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和有机胺混合均匀,然后再负载于纤维毡上,最后将材料进行尺寸调整即可。方法简便易行,制备得到的复合改性材料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与石料的粘附性能,显著提升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其包括沥青混凝土和上述复合改性材料,该混合料施工容易,且沥青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混合料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包括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有机胺和纤维毡;其中,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和有机胺经混炼后涂覆于纤维毡上。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有机胺和纤维毡的有机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特别是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脱落性和抗飞散性。特别适用于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能够显著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技术人对复合改性材料之所以能够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脱落性和抗飞散性作出如下解释:高低温性能的提升可能与橡胶、树脂和纤维的配合有关;抗脱落性和抗飞散性的提升究其原因是复合改性材料能够改善沥青混凝土与石料的粘附性能,这可能与树脂、有机胺和纤维的配合有关。此外,复合改性剂加入沥青混凝土后其施工难度会有所降低,这可能与油份和费托蜡能够使材料在沥青混凝土中易于分散有关。专利技术人对复合改性材料的原料配比进行了优化,以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优选地,复合改性材料的原料包括橡胶30-40份、油份20-30份、树脂10-20份、费托蜡5-10份、有机胺4-8份和纤维毡10-20份。其中,橡胶的用量可以为30份、32份、34份、36份、38份、40份中的任意一个或两者之间的范围值;油份的用量可以为20份、22份、24份、26份、28份、30份中的任意一个或两者之间的范围值;树脂的用量可以为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20份中的任意一个或两者之间的范围值;费托蜡的用量可以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中的任意一个或两者之间的范围值;有机胺的用量可以为4份、5份、6份、6份、8份中的任意一个或两者之间的范围值;纤维毡的用量可以为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20份中的任意一个或两者之间的范围值。进一步地,橡胶选自SBS橡胶、SBR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橡胶采用以上几种能够显著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性能,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进一步地,油份选自糠醛抽出油、环烷油和柴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采用以上几种油份能够使橡胶、树脂和纤维易于分散至沥青混合料中,从而降低施工难度。进一步地,树脂为石油树脂;优选地,树脂为C5石油树脂和/或C9石油树脂。树脂的加入能够显著改善沥青和石料的粘附性能,对于抗脱落性和抗飞散性的提升有重要影响。采用石油树脂具备原料易得、成本较低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显著改善沥青和石料的粘附性能。进一步地,费托蜡的分子量为500-1000,熔点为90-130℃,费托蜡的作用主要是使其他原料易于分散在沥青混凝土中,费托蜡的分子量过大会影响其分散性能,容易增加施工难度。进一步地,纤维毡为聚酯纤维毡和/或玻璃纤维毡;优选地,纤维毡的厚度为0.5-2mm。纤维毡的加入主要是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低温性能和粘附性能,采用聚酯纤维毡或玻璃纤维毡对性能的改善更为明显。具体地,有机胺的化学结构式为:优选地,R1选自正丁基、叔丁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和苄基中的任意一种,R2选自乙基、丙基、丁基和己基中的任意一种。有机胺的加入是和树脂、纤维配合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能,专利技术人发现以上几种有机胺对于粘附性能的提升更为显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和有机胺混炼,然后涂覆于纤维毡上,最后将材料进行尺寸调整。具体地,熔化混合过程的温度为150-180℃,在150-180℃的温度条件下能够使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有利于后续均匀负载于纤维毡上。需要说明的是,将混合原料负载于纤维毡上的方式可以为多种,优选地采用压延辊涂的方式,使混合原料的负载更加均匀和牢固。辊涂的方式是以转辊作涂料的载体,涂料在转辊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湿膜,然后借助转辊在转动过程中与被涂物接触,将涂料涂敷在被涂物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有机胺和纤维毡;其中,所述橡胶、所述油份、所述树脂、所述费托蜡和所述有机胺经混炼后涂覆于所述纤维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油份、树脂、费托蜡、有机胺和纤维毡;其中,所述橡胶、所述油份、所述树脂、所述费托蜡和所述有机胺经混炼后涂覆于所述纤维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改性材料的原料包括橡胶30-40份、油份20-30份、树脂10-20份、费托蜡5-10份、有机胺4-8份和纤维毡10-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胺的化学结构式为:优选地,R1选自正丁基、叔丁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和苄基中的任意一种,R2选自乙基、丙基、丁基和己基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选自SBS橡胶、SBR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份选自糠醛抽出油、环烷油和柴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复合改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石油树脂;优选地,所述树脂为C5石油树脂和/或C9石油树脂。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君钱震陈天泉李俊诚袁玮邵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伊泰鹏方合成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