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受体FOLR2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30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叶酸受体FOLR2及其编码基因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诊断神经莱姆病的产品或制备治疗神经莱姆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神经莱姆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FOLR2在神经莱姆病中的特异性高表达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Folic acid receptor FOLR2 and its coding gene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酸受体FOLR2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标记物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叶酸受体FOLR2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技术介绍
神经莱姆病(Lymeneuroborreliosis,LNB)是指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它是莱姆病最严重一种的临床表现。伯氏疏螺旋体具有高度嗜神经性,可长期潜伏在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多表现为由淋巴细胞性脑膜(脑)炎。神经莱姆病具有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的特征,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记忆力减退、痴呆及人格障碍等。由于LNB能造成广泛的神经系统损伤并具有并发严重的致残性,危害较为严重,近几年受到临床医生与研究者的重视。神经莱姆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病隐袭,潜伏期可长达数月至1年,有时误诊为结核、病毒性脑膜炎、Bell麻痹、多发性硬化等。还需与多种其他病因引起的皮肤、心脏、关节及神经系统病变,如风湿热、多形性红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鉴别,临床诊断及治疗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对神经莱姆病的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具有实际意义的生物标记物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以叶酸受体FOLR2作为生物标记物,确定了FOLR2在神经莱姆病的发生发展中会显著升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FOLR2其特异性的表达和显著的升高对神经莱姆病的诊断、治疗及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叶酸受体FOLR2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诊断神经莱姆病的产品中的应用。叶酸受体FOLR2的编码基因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诊断神经莱姆病的产品中的应用。叶酸受体FOLR2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治疗神经莱姆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叶酸受体FOLR2的编码基因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治疗神经莱姆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以叶酸受体FOLR2及其编码基因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应用,为神经莱姆病的诊断、治疗及机制研究提供更多可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培养7天后高倍镜下的伯氏疏螺旋体。图2所示为实验组与对照组FOLR2基因表达量的倍数变化foldchange(FC)热图。图3所示为实验组与对照组FOLR2mRNA的相对表达量。图4所示为实验组与对照组FOLR2蛋白表达量。图5所示为免染胶总蛋白电泳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伯氏疏螺旋体的复苏及培养伯氏疏螺旋体4680(Borreliellaburgdorferi,B31)购于德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DSMZ)。伯氏疏螺旋体的复苏及培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18mL的离心管,加入9.5mLBSKII培养基。2.取-80℃冻存的伯氏疏螺旋体0.5ml加入上述离心管中。3.37℃、5%CO2、100%湿热培养箱中培养3天。4.3天后,混匀菌液,从离心管中取5μL菌液滴于载玻片上,盖玻片盖片后,于显微镜下计数,并观察其活性,培养至菌体数为60-120/HPF。5.将上述菌液转移至50mL的离心管中,再加入30mlBSKII培养基。6.拧紧瓶盖,于37℃、5%CO2、100%湿热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天。7.4天后,混匀菌液,从离心管中取5μL菌液滴于载玻片上,盖玻片盖片后,于显微镜下计数,并观察其活性,培养至菌体数约为160/HPF(图1)。8.2000×g离心10min,倒掉上层培养基,经PBS缓冲液洗涤2次后,加入3mL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完全培养基,充分混匀。9.取10μL上述菌液,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缓慢加入菌液,让菌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液。10.静置片刻,将计数板置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11.计算菌液浓度,每mL菌液中含有伯氏疏螺旋体数=每个小格伯氏疏螺旋体平均数(N)×系数(K)×菌液稀释倍数(d)(K=4×106,如果菌液浓度过大而影响计数,可先进行稀释后再计数)。12.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完全培养基将菌液配置成浓度为1×107/mL菌悬液待用。实施例2伯氏疏螺旋体与猴脑额叶皮质组织共培养实验所用恒河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馈赠,该单位许可证号为SCXK(滇)K2015-0004,为云南实验猴繁殖基地。1.随机选取3例健康恒河猴,麻醉后处死,取猴脑额叶皮质组织,立即用PBS缓冲液完全浸泡。2.实验分组及准备①伯氏疏螺旋体与猴脑额叶皮质组织样本共培养组(实验组):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1×107/mL菌悬液,加入到25cm2培养瓶中,每瓶4mL。②无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组(对照组):将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加入到25cm2培养瓶中,每瓶4mL。3.猴脑额叶皮质组织用PBS液清洗2次后,切成0.5g的片状组织样本,然后将切好的组织样本转移至上述各组的培养瓶中,每瓶放置3份组织样本。4.将放置好组织样本的培养瓶放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共培养。5.培养6h,12h和24h后,分别收集各个时间点的组织样本。各组组织样本均用1.8mL的冻存管收集,每份组织样本单独装1管(每瓶3管),于-80℃保存。实施例3转录组学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Trizol法提取实施例2两组各时间点收集的猴脑额叶皮质组织的总RNA。委托武汉金开瑞公司使用Illumina测序仪进行高通量测序并构建与之匹配的测序文库。RNA建库的详细步骤如下:1、总RNA样本检测合格后,取5μg的总RNA进行后续建库实验;2、用带有Oligo(dT)的磁珠富集mRNA,然后加入FragmentationBuffer将得到的mRNA打断成短片段;3、以片段后的mRNA为模板,用六碱基随机引物合成一链cDNA,再加入缓冲液、dNTPs和DNApolymeraseI合成二链cDNA;4、洗脱纯化的双链cDNA再进行末端修复,加碱基A,加测序接头处理;5、利用磁珠回收目的大小片段并进行PCR扩增;6、利用琼脂糖电泳方法对所构建的文库进行质检;7、利用Qubit2.0对文库进行定量,确定文库浓度是否适合上机;8、文库质检合格后,把不同文库按照有效浓度及目标下机数据量的需求在Illumina测序仪上进行上机测序。获得测序原始数据(rawdata)后,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获得高质量的测序数据(cleandata),将测序数据(cleandata)比对到项目物种的参考基因组上,获得全面转录本信息。将cleandata与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获得全面的转录本信息。针对基因组注释的蛋白编码基因的mRNA进行分析,对基因的表达量进行统计、并以此评估组内及组间样本基因表达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差异表达的基因。从差异倍数和显著水平两方面进行评估,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以logFC的绝对值>1且fdr<0.05作为标准,表示该基因为差异表达基因。用层次聚类(hierarchicalclustering)的方法对不同表达调控模式进行分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叶酸受体FOLR2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诊断神经莱姆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叶酸受体FOLR2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诊断神经莱姆病的产品中的应用。2.叶酸受体FOLR2的编码基因作为生物标记物在制备诊断神经莱姆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喆柳爱华宝福凯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