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943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包括滤芯、封头和封尾,封头、封尾分别位于滤芯的两端,封头和封尾朝向滤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螺旋形或若干同心圆形结构的卡槽,滤芯设置于封头和封尾之间,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卡接于封头和封尾的卡槽内,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与封头、封尾粘结密封连接。滤芯为连续褶形滤材,连续褶形滤材由型号为XLG‑95玻璃棉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网体热压复合而成。该滤筒中滤芯的粉尘纳入量为500~600g/m

A filter cartridge for filtering oil mist and d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
本技术涉及空气滤筒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
技术介绍
在各种进行机械加工和电子厂的车间中,空气中弥漫着大量油雾和粉尘。这些油雾和粉尘不仅会对人身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导致机床电路系统、控制系统等设备发生故障,一般需要对操作车间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和过滤处理。油雾净化设备是一种安装于CNC加工中心、磨床、车床等各类机床,对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油雾、水雾、粉尘等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收集和净化的专业设备,加工制造的工厂大都需要用油雾净化设备来吸收油雾和粉尘。目前的空气粉尘净化设备中的滤芯大多只能过滤粉尘,在油雾较重的环境中,滤芯表面会粘附油污导致滤芯网眼堵塞,进而除尘设备滤芯对粉尘过滤效果较差,致使除尘设备的滤芯使用寿命较短。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滤芯大多为一层褶形的滤材结构,为了增加滤芯的使用寿命往往采用增加滤材厚度的方法,这就导致滤芯的透气性较差,空气除尘时需要加大引风机的风压,滤筒清洗时需要加大高压气源的风压,导致能耗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该滤筒中滤芯的粉尘纳入量为500~600g/m2,且对油雾含量大的粉尘具有较好的吸收过滤效果,螺旋形或同心圆形结构的滤芯由滤筒外侧至滤筒内侧逐渐变薄,实现了多级除尘效果,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符合节能环保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包括滤芯、封头和封尾,封头、封尾分别位于滤芯的两端,在所述封头和封尾朝向滤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螺旋形或若干同心圆形结构的卡槽,所述滤芯设置于封头和封尾之间,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卡接于封头和封尾的卡槽内,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与封头、封尾粘结密封连接。该滤筒内设有螺旋形或若干同心圆结构的滤芯,增大了滤芯的总面积,提高了滤筒对油雾和粉尘的纳入量。优选地,所述滤芯为连续褶形滤材,连续褶形滤材由型号为XLG-95玻璃棉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网体热压复合而成,其中聚四氟乙烯网体位于XLG-95玻璃棉纤维的一侧或两侧。该连续褶性芯材中含有的XLG-95玻璃棉纤维具有较高的粉尘纳入量,纳入量为500~600g/m2,且不受油雾的影响;表面的聚四氟乙烯网体对XLG-95玻璃棉纤维具有束缚作用,防止XLG-95玻璃棉纤维使用时的散落,同时聚四氟乙烯网体具有较高的光滑性,不粘附油污,保证了芯材的透气性。优选地,在所述连续褶形滤材的外周和内周分别设有筒状的外骨架和内骨架,外骨架和连续褶形滤材之间、连续褶形滤材和内骨架之间均通过点胶连接。滤材表面的骨架结构保证了滤材的挺括性,滤材与骨架之间设有点胶粘结,保证了滤材与骨架之间的紧密贴合,同时不会对滤材表面的网眼堵塞。优选地,在所述滤筒外侧的封头与封尾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沿滤筒轴向的连接杆。连接杆对滤材起到夹紧和束缚作用,保证了封头、封尾和滤芯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滤芯由滤筒外侧至滤筒内侧逐渐变薄。实现滤筒对空气的逐级净化功效,滤芯由滤筒外侧至滤筒内侧逐渐变薄保证了滤芯的通透性,在保证了较高的净化效率的前提下,不增加除尘设备中引风机的功率和清洗时高压气源的压力值。优选地,在所述封头远离滤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耐高温材质的密封圈。封头上设有密封圈,保证了滤筒安装于除尘设备中除尘时的密封性。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螺旋形或同心圆形结构的滤芯以及由滤筒外侧至滤筒内侧逐渐变薄,达到了多级过滤除尘效果,不仅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同时还降低了除尘能耗,符合节能环保要求。2、滤材由型号为XLG-95玻璃棉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网体热压复合而成,该滤材制备的滤芯对油雾和粉尘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滤材表面的聚四氟乙烯网体不易粘附油雾,避免了芯材的堵塞,且该滤材的吸附量较大,保证了滤筒的使用寿命。3、滤筒的封头设有密封圈,保证了滤筒安装于除尘设备除尘时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滤筒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2b是图1中另一种实施方式AA方向剖视图;图3a是封头或封尾朝向滤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另一种实施方式封头或封尾朝向滤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续褶形滤材剖视图;图5是封头远离滤芯一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封头;2、封尾;3、滤芯;4、卡槽;5、XLG-95玻璃棉纤维;6、聚四氟乙烯网体;7、连接杆;8、环形凹槽;9、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图3a和图3b所示,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包括滤芯3、封头1和封尾2,封头1、封尾2分别位于滤芯3的两端,在所述封头1和封尾2朝向滤芯3的一侧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螺旋形或若干同心圆形结构的卡槽4,所述滤芯3设置于封头1和封尾2之间,滤芯3两端的侧边分别卡接于封头1和封尾2的卡槽4内,滤芯3两端的侧边分别与封头1、封尾2粘结密封连接。在所述滤筒外侧的封头1与封尾2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沿滤筒轴向的连接杆7。如图4所示,所述滤芯3为连续褶形滤材,连续褶形滤材由型号为XLG-95玻璃棉纤维5与聚四氟乙烯网体6热压复合而成,其中聚四氟乙烯网体6位于XLG-95玻璃棉纤维5的一侧或两侧。如图5所示,在所述封头2远离滤芯3的一侧面上设有环形凹槽8,环形凹槽8内设有耐高温材质的密封圈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式为,在所述连续褶形滤材的外周和内周分别设有筒状的外骨架和内骨架,外骨架和连续褶形滤材之间、连续褶形滤材和内骨架之间均通过点胶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方式为,所述滤芯由滤筒外侧至滤筒内侧逐渐变薄。滤筒工作原理:将本技术滤筒安装于除尘设备中,进行高油雾空气中粉尘的去除,空气经滤筒最外层的滤材逐级进入滤筒内部,并被引风机的负压抽出,完成空气的除尘净化。该连续褶性芯材中含有的XLG-95玻璃棉纤维具有较高的粉尘纳入量,纳入量为500~600g/m2,且不受油雾的影响;表面的聚四氟乙烯网体对XLG-95玻璃棉纤维具有束缚作用,放置XLG-95玻璃棉纤维使用时的散落,同时聚四氟乙烯网体具有较高的光滑性,不粘附油污,保证了芯材的透气性。其中滤芯由外至内逐渐变薄,将待除尘空气分几次完成净化,本滤筒中所用滤芯厚度较传统滤芯的厚度较较薄,但本滤筒中滤芯总有效体积较传统滤芯大,因此,本滤筒滤芯既提高了吸附效果,与传统滤芯吸附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可以降低了除尘所用的时间和功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包括滤芯、封头和封尾,封头、封尾分别位于滤芯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头和封尾朝向滤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螺旋形或若干同心圆形结构的卡槽,所述滤芯设置于封头和封尾之间,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卡接于封头和封尾的卡槽内,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与封头、封尾粘结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包括滤芯、封头和封尾,封头、封尾分别位于滤芯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头和封尾朝向滤芯的一侧面上设有结构相同的螺旋形或若干同心圆形结构的卡槽,所述滤芯设置于封头和封尾之间,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卡接于封头和封尾的卡槽内,滤芯两端的侧边分别与封头、封尾粘结密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油雾与粉尘的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连续褶形滤材,连续褶形滤材由型号为XLG-95玻璃棉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网体热压复合而成,其中聚四氟乙烯网体位于XLG-95玻璃棉纤维的一侧或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利锋欧阳明辉张志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人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