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毛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856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毛仪包括壳体,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壳体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收容于该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包括本体,灯管以及制冷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出光口,所述灯管安装于本体内用于产生可经出光口照射向待除毛皮肤的光;所述制冷件包括位于本体外侧的制冷面,所述制冷面与出光口的外端面同侧设置,用于对皮肤冷敷;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管,所述热管与制冷件相贴合,所述脱毛仪为激光脱毛仪。利用热管内汽液相态及时地将制冷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导离,使温度可以达到对皮肤造成暂时麻痹的冷却温度。

A Hair Removal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毛仪
本技术涉及脱毛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毛仪。
技术介绍
光照脱毛是依据选择性的光热动力学原理,利用了光的“选择性光热效应”,用调节到特定波长的光穿过表皮,直接照射毛囊。毛囊、毛干的黑色素选择性地吸收光能,由此产生的热效应使毛囊坏死,毛发便不再生长。脱毛作为安全快捷长久的去毛技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脱毛时有可能会损伤毛囊的周边组织,给皮肤带来灼热的痛感,因此,在对皮肤进行光照射的时候在出光口周围设置冷敷部,用来对皮肤进行适当的降温,减缓皮肤的灼痛感。而现有的脱毛仪在进行脱毛时冷敷部对肌肤冷却效果不好,无法做到真正减缓皮肤的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目前脱毛仪冷敷部对肌肤冷却效果不好,无法做到真正减缓皮肤的灼痛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毛仪。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毛仪,包括:壳体,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壳体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收容于该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包括本体,灯管以及制冷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出光口,所述灯管安装于本体内用于产生可经出光口照射向待除毛皮肤的光;所述制冷件包括位于本体外侧的制冷面,所述制冷面与出光口远离灯管一侧的端面同侧设置,用于对皮肤冷敷;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管,所述热管与制冷件相贴合;所述脱毛仪为激光脱毛仪。优选地,所述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制冷件还包括与制冷面相背设置的导热面,所述蒸发段与所述导热面相贴合。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凝段连接,且为多片间隔布设。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为类矩形结构的薄片结构,其包括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冷凝段面贴合接触,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散热片长度方向的的侧边上和/或宽度方向的侧边上,且凸向相邻散热片。优选地,脱毛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光口周围的第一传导件,所述第一传导件包括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位于本体内,且与制冷面相贴合接触,所述外表面与出光口的远离灯管的端面同侧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导件的外表面呈U型或“回”型。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导件为金属传导件。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导件为薄片,其厚度为0.2mm-3mm。优选地,所述制冷件数量为2,分别设置贴合于第一传导件内表面的相对两端。优选地,脱毛机构还包括第二传导件,所述第二传导件外露于壳体且与壳体紧固配合,同时第二传导件与第一传导件可拆卸连接,且第二传导件与皮肤接触的端面与第一传导件的外表面同侧设置。优选地,第二传导件为金属传导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脱毛仪具有如下的优点:1、通过散热机构的热管与脱毛机构的制冷件相贴合设置,制冷件与皮肤接触,将产生的冷流传导至皮肤对皮肤进行冷敷。同时利用热管内汽液相态原理及时地将制冷件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导离,确保制冷件的制冷效果。从而确保在制冷件制冷时,脱毛机构与皮肤相贴合面的温度可以达到对皮肤造成暂时麻痹的冷却温度。2、散热片上设置凸出部,凸出部与其所在的平面存在高度差。从而在多个散热片在组装配合后,受到外力时散热片的凸出部可以与相邻的散热片相抵,防止散热片因过薄而轻易变形,影响散热片之间的间距,从而影响散热效果。且凸出部可以增加散热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3、传导件包括第一传导件和第二传导件,第一传导件和第二传导件均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银、铜、铁等金属或合金制成,制冷件与第一传导件相贴合,且第一传导件的外表面与出光口的远离灯管的端面同侧设置,使得制冷件产生的冷流可以及时的传递到皮肤,对皮肤进行冷敷,减缓皮肤因光照照射带来的灼痛感。第二传导件第一传导件在扩大制冷件与皮肤接触面接的同时,避免了制冷件直接接触皮肤,也即避免了皮肤上的油脂等杂质对制冷件带来的腐蚀。4、第一传导件外表面呈U型或“回”型,确保制冷件所产生的冷流可以通过第一传导件的外表面环绕冷却被脱毛的皮肤,在脱毛皮肤的四周传导冷流,即360°或近360°传导冷流,从而最大程度减轻因脱毛产生的疼痛。5、第一传导件为薄片设计,且其厚度优选为0.2mm-3mm,从而确保制冷件所产生的冷流可以及时传导到皮肤,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因脱毛产生的疼痛。6、第二传导件与皮肤接触的端面与第一传导件的外表面同侧设置,进一步扩大了第一传导件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同时其与第一传导件的可拆卸连接可以在第一传导件损坏时,确保第一传导件的及时更换。【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脱毛仪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脱毛仪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C是本技术脱毛仪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脱毛仪的脱毛机构、散热机构控制机构组装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脱毛仪的脱毛机构第一视角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脱毛仪的脱毛机构第二视角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C是本技术脱毛仪的脱毛机构的制冷件一种结构变形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脱毛仪的脱毛机构脱毛部与冷敷部组装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脱毛仪的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图配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C是本技术脱毛仪的散热机构的导风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D是本技术脱毛仪一变形实施例的的导风组件与脱毛部本体组装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E是本技术脱毛仪另一变形实施例的的导风组件与脱毛部本体组装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脱毛仪的散热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脱毛仪的散热组件的散热片结构示意图。图5C是本技术脱毛仪的散热组件的热管结构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脱毛仪工作时空气的流向第一视角示意图。图6B是本技术脱毛仪工作时空气的流向第二视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或“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A-1C。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毛仪10,用于去除皮肤表面的毛发。其包括壳体20,脱毛机构30,散热机构40、电源机构50以及控制机构60。壳体20呈类“T”字型,其包括壳罩部201以及握持部203。壳罩部201以及握持部203配合后构成一个容置空间,将脱毛机构30、散热机构40以及电源机构50收容于其内部。电源机构50与脱毛机构30,散热机构40以及控制机构60电连接,以提供电力来源。控制机构60与脱毛机构30以及散热机构40电连接,控制机构60包括控制元件601。控制元件601为多个,设置于壳体20的表面,便于操作人员对脱毛仪10的各项功能进行操控。具体地,控制元件601可以控制脱毛仪10的启停切换,同时可以控制脱毛机构30以及散热机构40配合完成对皮肤的脱毛工作。脱毛机构30部分外露于壳体20形成的容置空间,用于产生的光照出射以去除皮肤表面的毛发以及产生制冷以减缓在脱毛时对皮肤产生的灼痛感。散热机构40推动空气流动,用于将脱毛机构30产生的热量及时转移,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壳体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收容于该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包括本体,灯管以及制冷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出光口,所述灯管安装于本体内用于产生可经出光口照射向待除毛皮肤的光;所述制冷件包括位于本体外侧的制冷面,所述制冷面与出光口远离灯管一侧的端面同侧设置,用于对皮肤冷敷;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管,所述热管与制冷件相贴合;所述脱毛仪为激光脱毛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毛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壳体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和散热机构收容于该容纳空间;所述脱毛机构包括本体,灯管以及制冷件,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出光口,所述灯管安装于本体内用于产生可经出光口照射向待除毛皮肤的光;所述制冷件包括位于本体外侧的制冷面,所述制冷面与出光口远离灯管一侧的端面同侧设置,用于对皮肤冷敷;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热管,所述热管与制冷件相贴合;所述脱毛仪为激光脱毛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制冷件还包括与制冷面相背设置的导热面,所述蒸发段与所述导热面相贴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冷凝段连接,且为多片间隔布设。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毛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类矩形结构的薄片结构,其包括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冷凝段面贴合接触,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散热片长度方向的侧边上和/或宽度方向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德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洋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