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84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调节模具相应产品对应部位的温度,移动模模芯和固定模模芯均设有五个成型面,并且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与镶件组合之间的最大距离≥移动模模芯和所述固定模模芯之间的最小距离,使手机后盖和手机中框为一体式,过度自然,降低成本,并且中框一体式手机后盖胚料外观比非一体式的漂亮,由于设有活动型腔和冷料腔,使活动型腔停止压缩前的容积大于产品的体积,冷却的液态原料容易流动至冷料腔,冷料腔以外的成型手机后盖及其中框的活动型腔内的液态原料流动均匀,手机后盖及其中框在低速或低压下容易成型,而且产品内应力好、外观漂亮、厚度均匀、复合材料不易相互分离。

A Molding Process of Embryo Material for Mobile Phone Rear Cover Including Medium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了活动型腔模具的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内的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成型通常所采用的成型方式都是通过直射模来完成的,在成型的过程中型腔偏小导致原料流动阻力大,不容易成型,为了达到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成型必须加大注塑压力和射胶速度,这样导致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成型的内应力大,外观不好、厚度不均匀、复合材料易分离,从而使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调节模具相应产品对应部位的温度,移动模模芯和固定模模芯均设有五个成型面,并且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与镶件组合之间的最大距离≥移动模模芯和所述固定模模芯之间的最小距离,使手机后盖和手机中框为一体式,过度自然,降低成本,并且中框一体式手机后盖胚料外观比非一体式的漂亮,由于设有活动型腔和冷料腔,使活动型腔停止压缩前的容积大于产品的体积,冷却的液态原料容易流动至冷料腔,冷料腔以外的成型手机后盖及其中框的活动型腔内的液态原料流动均匀,手机后盖及其中框在低速或低压下容易成型,而且产品内应力好、外观漂亮、厚度均匀、复合材料不易相互分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型过程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材料由固态融化为液态。第二步调节模具相应产品对应部位的温度,达到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最佳成型条件,移动模模芯周围成型面的温度低于移动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固定模模芯周围成型面的温度低于固定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镶件组合的温度低于移动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或者低于固定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第三步由移动模、固定模和镶件组合组成活动型腔A,固定模模芯与镶件组合成所述冷料腔F,此时活动型腔容积最大,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与镶件组合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3,固定模模芯四个成型面与相邻的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4。第四步移动模继续移动直至停止,达到合模状态,此时形成活动型腔D,活动型腔D容积最小,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1,L1=0,同时设置所述移动模的压缩参数:第五步调节活动型腔的容积形成活动型腔B,使活动型腔B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2。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3。第七步所述移动模移动,活动型腔容积由大变小至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要求体积,形成活动型腔E,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4,L0>L2>L3>L4≥L1,此时移动模模芯与固定模模芯之间的距离为T5,T4=T3≥T5。第八步产品冷却固化成型,所述移动模向与所述固定模相反的方向移动,打开活动型腔,弹簧将所述第二次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模弹开,所述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向所述固定模方向移动,从所述移动模取出产品。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3与第七步所述活动型腔工作这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是在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3过程中开始第七步动作,即所述活动型腔开始工作,活动型腔容积由大变小至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要求体积,形成活动型腔E,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4,L0>L2>L3>L4≥L1,所述活动型腔A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B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C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E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D的容积。作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所述液态材料是高粘度材料或容易相分离的复合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所述液态材料是低粘度材料或不容易相分离的复合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还包括下列步骤:材料预处理或将材料输送到融化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所述第五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是在相对于传统成型工艺的较低的注入速度或较低的注入压力的条件下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所述活动型腔是一个或一个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改进,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所述活动型腔是对称排列的二个或二个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由于调节模具相应产品对应部位的温度,移动模模芯和固定模模芯均设有五个成型面,并且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与镶件组合之间的最大距离≥移动模模芯和所述固定模模芯之间的最小距离,使手机后盖和手机中框为一体式,过度自然,降低成本,并且中框一体式手机后盖胚料外观比非一体式的漂亮,由于设有活动型腔和冷料腔,使活动型腔停止压缩前的容积大于产品的体积,冷却的液态原料容易流动至冷料腔,冷料腔以外的成型手机后盖及其中框的活动型腔内的液态原料流动均匀,手机后盖及其中框在低速或低压下容易成型,而且产品内应力好、外观漂亮、厚度均匀、复合材料不易相互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所述原材料处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开始合模前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形成所述活动型腔A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形成所述活动型腔D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形成所述活动型腔D中W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形成所述活动型腔B的剖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形成所述活动型腔C的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形成所述活动型腔E的剖面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取出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立体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移动模模芯的立体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固定模模芯的立体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的移动模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优选实施例的的固定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适用于薄壁的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和图14,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的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型过程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材料由固态融化为液态。第二步调节模具相应产品对应部位的温度,达到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最佳成型条件,移动模模芯周围成型面的温度低于移动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固定模模芯周围成型面的温度低于固定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镶件组合的温度低于移动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或者低于固定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第三步由移动模、固定模和镶件组合组成活动型腔A,固定模模芯与镶件组合成所述冷料腔F,此时活动型腔容积最大,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与镶件组合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3,固定模模芯四个成型面与相邻的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4。第四步移动模继续移动直至停止,达到合模状态,此时形成活动型腔D,活动型腔D容积最小,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1,L1=0,同时设置所述移动模的压缩参数:第五步调节活动型腔的容积形成活动型腔B,使活动型腔B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2。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3。第七步所述移动模移动,活动型腔容积由大变小至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要求体积,形成活动型腔E,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4,L0>L2>L3>L4≥L1,此时移动模模芯与固定模模芯之间的距离为T5,T4=T3≥T5。第八步产品冷却固化成型,所述移动模向与所述固定模相反的方向移动,打开活动型腔,弹簧将所述第二次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模弹开,所述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向所述固定模方向移动,从所述移动模取出产品。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3与第七步所述活动型腔工作这两个步骤的先后顺序是在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3过程中开始第七步动作,即所述活动型腔开始工作,活动型腔容积由大变小至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要求体积,形成活动型腔E,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4,L0>L2>L3>L4≥L1,所述活动型腔A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B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C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E的容积≥所述活动型腔D的容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成型过程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将材料由固态融化为液态。第二步调节模具相应产品对应部位的温度,达到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最佳成型条件,移动模模芯周围成型面的温度低于移动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固定模模芯周围成型面的温度低于固定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镶件组合的温度低于移动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或者低于固定模模芯中间成型面的温度。第三步由移动模、固定模和镶件组合组成活动型腔A,固定模模芯与镶件组合成所述冷料腔F,此时活动型腔容积最大,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与镶件组合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3,固定模模芯四个成型面与相邻的移动模模芯周围的四个成型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T4。第四步移动模继续移动直至停止,达到合模状态,此时形成活动型腔D,活动型腔D容积最小,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1,L1=0,同时设置所述移动模的压缩参数:第五步调节活动型腔的容积形成活动型腔B,使活动型腔B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2。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3。第七步所述移动模移动,活动型腔容积由大变小至包括中框的手机后盖胚料要求体积,形成活动型腔E,此时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的距离为L4,L0>L2>L3>L4≥L1,此时移动模模芯与固定模模芯之间的距离为T5,T4=T3≥T5。第八步产品冷却固化成型,所述移动模向与所述固定模相反的方向移动,打开活动型腔,弹簧将所述第二次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模弹开,所述第二次移动机构相对于所述移动模向所述固定模方向移动,从所述移动模取出产品。第六步将液态材料注入所述活动型腔C,此时第二次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雄林辉胜吴世海牛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盈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