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珍专利>正文

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82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防护装置,主要涉及输液防护装置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缺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铰接有杠条,所述杠条位于弧形板内侧一端设置有弧形夹,所述弧形板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杠条的竖直方向,所述固定板与杠条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输液过程瓶塞穿刺针容易脱出输液袋的问题,有效的对输液过程进行保护,避免治疗药液浪费和病人治疗成本增加的情况出现。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In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液防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输液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在病人住院治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医院中,大部分住院的病人都会用到输液治疗。在输液治疗中,输液器通过瓶塞穿刺器与输液袋连通,瓶塞穿刺器刺穿输液袋的橡胶塞,换瓶时直接将瓶塞穿刺针拔出再插入到另外的输液袋中。但由于输液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输液过程中病人不能做到一直静止,在病人活动时就容易导致瓶塞穿刺针脱离出输液袋,当病人为儿童时,这种情况尤为容易出现。静脉输液对无菌的要求很高,当穿刺针脱离输液袋后,穿刺针受到污染,不能直接插回到输液袋中,只能更换输液器,既增加了病人的治疗费用,又浪费了输液器中的药品,病人是儿童时,输液时需要的药量较少,相对应的输液器中浪费的药液占总药液的比例就会增加,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它解决了输液过程瓶塞穿刺针容易脱出输液袋的问题,有效的对输液过程进行保护,避免治疗药液浪费和病人治疗成本增加的情况出现。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缺口,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铰接有杠条,所述杠条位于弧形板内侧一端设置有弧形夹,所述弧形板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杠条的竖直方向,所述固定板与杠条之间设置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杠条的下方,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杠条位于弧形板外侧部分的底面铰接有支撑杆。进一步的,所述杠条位于弧形板外侧部分的底面设置有铰接架,所述支撑杆顶部为铰接杆,所述铰接架与铰接杆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楔槽,所述楔槽自内向外倾斜,可以调节支撑杆的有效支撑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杠条位于弧形板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板。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的输液治疗中,病人翻身或其他移动中,容易使得瓶塞穿刺针拔出输液袋,会造成穿刺针的污染,浪费治疗药液、增加病人治疗成本。本使用新型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缺口,缺口容纳输液管通过,底座会卡住穿刺针的的塑料卡座,弧形夹会夹紧输液袋瓶口的收紧部,弧形夹与底座配合对穿刺针与输液袋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避免病人移动时拽动输液器,导致穿刺针脱离输液袋的问题出现,有效的对输液过程进行防护,避免因为输液器与输液袋脱离而导致的药液浪费情况发生,避免增加病人治疗费用情况的发生。且本使用新型可重复利用,不会造成治疗费用的增加以及治疗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等轴侧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图3中A区域放大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底座;2、缺口;3、弧形板;4、贯穿孔;5、杠条;6、弧形夹;7、固定板;8、弹簧;9、支撑杆;10、铰接架;11、铰接杆;12、楔槽;13、按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输液防护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缺口2,所述缺口2可以容纳输液管,但瓶塞穿刺器的卡座无法通过,使用时输液管位于缺口2内,瓶塞穿刺器的卡座会卡在底座1的顶面。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弧形板3,作为优选,弧形板3与底座1一体成型,弧形板3与输液袋或输液瓶的瓶口相适应。所述弧形板3上设有贯穿孔4,所述贯穿孔4内铰接有杠条5,作为优选,贯穿孔4侧壁设置转孔,所述杠条5侧壁设置转轴,转轴与转孔转动连接。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内侧一端设置有弧形夹6,所述弧形夹6与输液袋/输液瓶的瓶颈相适应,使用时,弧形夹6会压紧输液袋/瓶的瓶颈处,通过弧形夹6与底座1、缺口2相配合,对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与输液袋/瓶挤压固定。所述弧形板3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设置于杠条5的竖直方向,所述固定板7与杠条5之间设置有弹簧8,弹簧8起到复位和固定作用。使用时首先通过对杠条5施加作用力,使得弧形夹6抬起,然后使得输液管进入到缺口2,弧形板3贴紧输液瓶/袋的瓶口,而后将弧形夹6放下,夹紧输液瓶/袋瓶颈,在弹簧8的作用力下,对输液器与输液袋/瓶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防止病人误操作导致输液器与输液袋/瓶分离。由于人们手指按压更容易用力,为了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所述固定板7设置于杠条5的下方,所述弹簧8为压缩弹簧8。固定板7位于杠条5的下方,操作时通过手指按压杠条5,即可带动弧形板3向上运动,方便安装或取下本技术,更加符合人们的用力习惯。为了使得输液器与输液袋/瓶的固定更加的紧固,防止力气过大时输液器与输液袋/瓶脱离。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外侧部分的底面铰接有支撑杆9。需要对弧形夹6固定时,转动支撑杆9,使得支撑杆9底面与固定板7相接触,对杠条5起到固定支撑作用,相对应的即可实现对弧形夹6的固定。为了方便支撑杆9的使用,使得支撑杆9与杠条5的铰接更加的方便、实用。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外侧部分的底面设置有铰接架10,所述支撑杆9顶部为铰接杆11,所述铰接架10与铰接杆11转动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不同输液袋/瓶的瓶口高度不同的情况,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所述固定板7上设置有楔槽12,所述楔槽12自内向外倾斜,可以调节支撑杆9的有效支撑高度。通过楔槽12与支撑杆9的配合,可以调节支撑杆9的有效支撑杆9度,即满足不同杠条5与固定板7之间不同间距的使用要求。为了方便按压时更加方便用力,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板13。按压板13放置手指的面积更大,更方便用力及使用。实施例: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缺口2,所述底座1上一体成型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上设有贯穿孔4,所述贯穿孔4内侧壁设置有转孔,所述杠条5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转孔转动连接,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内侧一端一体成型有弧形夹6,所述弧形板3外壁上一体成型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设置于杠条5的竖直下方,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板13。所述固定板7与按压板13之间固定有压缩弹簧8,所述按压板13底面熔接有铰接架10,所述铰接架10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缺口(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上设有贯穿孔(4),所述贯穿孔(4)内铰接有杠条(5),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内侧一端设置有弧形夹(6),所述弧形板(3)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设置于杠条(5)的竖直方向,所述固定板(7)与杠条(5)之间设置有弹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缺口(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上设有贯穿孔(4),所述贯穿孔(4)内铰接有杠条(5),所述杠条(5)位于弧形板(3)内侧一端设置有弧形夹(6),所述弧形板(3)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设置于杠条(5)的竖直方向,所述固定板(7)与杠条(5)之间设置有弹簧(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输液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设置于杠条(5)的下方,所述弹簧(8)为压缩弹簧(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输液防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珍
申请(专利权)人:孟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