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44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涉及仪器技术领域。以“集电极、负压、红外于一体”关键技术,其电极座底端与底面、电极座外圆与手柄壳固定,电极座的电极凹槽中放的电极与电极座由电极螺丝通过螺孔固定,电极座中间的凹孔上面放透镜及凸镜后与红外灯座由灯座螺丝固定、且电极座与透镜之间镶嵌密封圈、且红外灯座上的阶梯与凸镜的边缘卡扣,红外灯座上端与灯板、灯板与红外管固定,电极座的气管螺孔与锁紧头固定、且锁紧头与气管一端挤压,两块镜像结构的手柄壳由定位柱固定。用于身体调养。构思设计独特合理、结构巧妙效果佳。

Electrode, Negative Pressure and Infrared Integrated Manipulator for Human Body Maintenance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
本专利技术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涉及仪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体调养仪操作头,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存在着功能单一不足、缺陷与弊端。尤其是需多个操作头、分别实现不同的调养功能,比如用于皮肤产生温度的电极操作头、产生负压的操作头、红外激光产生器的操作头……等,这样,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而且效果不好。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专业知识底蕴与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研究、总结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特采取“集电极、负压、红外于一体”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专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效果稳定可靠、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本专业的技术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取“集电极、负压、红外于一体”关键技术,其电极座底端与底面、电极座外圆与手柄壳固定,电极座的电极凹槽中放的电极与电极座由电极螺丝通过螺孔固定,电极座中间的凹孔上面放透镜及凸镜后与红外灯座由灯座螺丝固定、且电极座与透镜之间镶嵌密封圈、且红外灯座上的阶梯与凸镜的边缘卡扣,红外灯座上端与灯板、灯板与红外管固定,电极座的气管螺孔与锁紧头固定、且锁紧头与气管一端挤压,两块镜像结构的手柄壳由定位柱固定。通过本专利技术达到的目的是:①、本专利技术采取“集电极、负压、红外于一体”关键技术,提供了“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专用装置。②、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电极,可使皮肤产生相应的温度,获得了身体调养仪可发射高频波及使皮肤产生相应的温度的有益效果。③、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气管,获得了产生负压的有益效果。④、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红外管,获得了红外激光激活皮肤的有益效果。⑤、本专利技术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集电极、负压、红外于一体,通过电极、负压、红外激光激活皮肤、血液、血管、经络细胞,可使身体达到塑形、紧致、提升、减肥、修复细胞、修复伤口……等效果,且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有益效果。⑥、本专利技术的构思独特新颖、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效果稳定可靠、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⑦、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⑧、本专利技术的研制成功,有效的提高了本行业的技术水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由人体调养仪的主机、电极、电极座、电极座上的电极凹槽、电极座上的螺孔、电极座上的凹孔、电极座上的气管螺孔、底面、电极螺丝、手柄壳、定位柱、锁紧头、密封圈、灯座螺丝、红外管、灯板、红外灯座、红外灯座上的阶梯、气管、透镜、凸镜构成;所述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其电极座的底端与底面、电极座的外圆与手柄壳均固定连接,其电极座上的电极凹槽中放置的电极与电极座由电极螺丝通过螺孔螺纹固定连接,其电极座中间位置的凹孔上面依次放置有透镜及凸镜后与红外灯座由灯座螺丝固定连接、且电极座与透镜之间镶嵌有密封圈、且红外灯座上的阶梯与凸镜的边缘卡扣连接,其红外灯座的上端与灯板、灯板与红外管均固定连接,其电极座上的气管螺孔与锁紧头螺纹固定连接、且锁紧头与气管的一端以挤压固定的方式相连接,其两块镜像结构的手柄壳由定位柱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的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所述电极为正、负两种电极组成的电极,所述电极座为设置有电极凹槽、螺孔、凹孔、气管螺孔的圆块状结构,所述电极座上的电极凹槽为凹槽的形状,所述电极座上的螺孔为螺纹孔形状,所述电极座上的凹孔为圆孔的形状,所述电极座上的气管螺孔为螺纹孔的形状,所述底面为设置有中心孔的圆盘状结构,所述电极螺丝为紧固电极的螺丝,所述手柄壳为两块相对应的外壳扣合在一起构成吹风机外壳状结构,所述定位柱为两端均设置有螺丝的柱状结构,所述锁紧头为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另一端内壁设置有卡箍的管状结构,所述密封圈为圆圈状结构,所述灯座螺丝为螺丝状结构,所述红外管为红外灯管,所述灯板为圆板状结构,所述红外灯座为圆筒状结构,所述红外灯座上的阶梯为凸缘阶梯状结构,所述气管为管状结构,所述透镜为透明的平面圆板状结构,所述凸镜为透明的凸面圆板状结构。所述的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所述电极为正电极和负电极各2-6个共4-12个,所述电极座上的电极凹槽为4-12个,所述电极的数量与电极座上电极凹槽的数量相同,所述电极以正电极与负电极相间且均匀分布的方式固定在电极座上。所述的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所述手柄壳为镜像结构的两块组成。所述的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所述定位柱为5个。所述的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所述气管的另一端与人体调养仪的主机固定连接。所述的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所述红外管与人体调养仪的主机电连接,所述红外管所产生的波长810-820nm。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是:本专利技术其电极座底端与底面、电极座外圆与手柄壳固定,电极座的电极凹槽中放的电极与电极座由电极螺丝通过螺孔固定,电极座中间的凹孔上面放透镜及凸镜后与红外灯座由灯座螺丝固定、且电极座与透镜之间镶嵌密封圈、且红外灯座上的阶梯与凸镜的边缘卡扣,红外灯座上端与灯板、灯板与红外管固定,电极座的气管螺孔与锁紧头固定、且锁紧头与气管一端挤压,两块镜像结构的手柄壳由定位柱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在工作使用时,正说明书附图1、2、3、4、5所示,首先,设置好调养模式后,打开开关、将操作头的底面3紧贴涂有润滑油的人体皮肤,使电极座2内部形成密封空间;当人体调养仪主机控制气管13吸气时,则电极座2内部密封空间产生负压从而吸紧皮肤,同时操作头底面3上面的电极1通过正、负电极,与皮肤形成的回路,在皮肤上产生弱电流、产生温度,打开毛孔,润滑皮肤、加强吸收,使血液循环加快,起到皮肤运动的效果,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再同时,红外管10会产生810-820nm波长的近红外激光光束,分散的激光光束通过透明的凸面圆板形的单面凸透镜15、再穿过透明的平面圆板形的平面透镜直射在皮肤上,刺激皮肤深层的血液血管及皮肤下面的经络,起到疏通血管、激活细胞再生、增加皮肤弹性、加快皮下脂肪的燃烧、修复红血丝和静脉曲张的作用,改善微循环,直达病灶,改善皮肤问题。当主机控制关闭吸气时,则负压泄压,放松吸紧的皮肤,如此吸放,起到皮肤运动的有益效果,达到人体调养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一)、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极贴紧皮肤,射频信号通过人体释放能量,这种特殊的电流经过人体产生能量交换,从人体内部直接发热,当真皮组织的热能升高3℃-12℃时,能够增强身体的氧气流量,提升血液及淋巴循环,活跃新陈代谢,消除及软化蜂窝性组织,减少脂肪纤维内的液体和毒素,缩小脂肪团的体积并使脂肪细胞内溶物(甘油三酯)迅速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促进游离脂肪酸流向肌肉组织、氧化成能量ATP、异化CO2、H2O,通过淋巴及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达到瘦身塑形的效果;同时,胶原纤维产生急性收缩,刺激分泌更多新的胶原质来填补萎缩和流失的胶原蛋白空隙,随着真皮层胶原蛋白不断新生和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其特征在于:由人体调养仪的主机、电极(1)、电极座(2)、电极座(2)上的电极凹槽(201)、电极座(2)上的螺孔(202)、电极座(2)上的凹孔(203)、电极座(2)上的气管螺孔(204)、底面(3)、电极螺丝(4)、手柄壳(5)、定位柱(6)、锁紧头(7)、密封圈(8)、灯座螺丝(9)、红外管(10)、灯板(11)、红外灯座(12)、红外灯座(12)上的阶梯(1201)、气管(13)、透镜(14)、凸镜(15)构成;所述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其电极座(2)的底端与底面(3)、电极座(2)的外圆与手柄壳(5)均固定连接,其电极座(2)上的电极凹槽(201)中放置的电极(1)与电极座(2)由电极螺丝(4)通过螺孔(202)螺纹固定连接,其电极座(2)中间位置的凹孔(203)上面依次放置有透镜(14)及凸镜(15)后与红外灯座(12)由灯座螺丝(9)固定连接、且电极座(2)与透镜(14)之间镶嵌有密封圈(8)、且红外灯座(12)上的阶梯(1201)与凸镜(15)的边缘卡扣连接,其红外灯座(12)的上端与灯板(11)、灯板(11)与红外管(10)均固定连接,其电极座(2)上的气管螺孔(204)与锁紧头(7)螺纹固定连接、且锁紧头(7)与气管(13)的一端以挤压固定的方式相连接,其两块镜像结构的手柄壳(5)由定位柱(6)螺纹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其特征在于:由人体调养仪的主机、电极(1)、电极座(2)、电极座(2)上的电极凹槽(201)、电极座(2)上的螺孔(202)、电极座(2)上的凹孔(203)、电极座(2)上的气管螺孔(204)、底面(3)、电极螺丝(4)、手柄壳(5)、定位柱(6)、锁紧头(7)、密封圈(8)、灯座螺丝(9)、红外管(10)、灯板(11)、红外灯座(12)、红外灯座(12)上的阶梯(1201)、气管(13)、透镜(14)、凸镜(15)构成;所述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其电极座(2)的底端与底面(3)、电极座(2)的外圆与手柄壳(5)均固定连接,其电极座(2)上的电极凹槽(201)中放置的电极(1)与电极座(2)由电极螺丝(4)通过螺孔(202)螺纹固定连接,其电极座(2)中间位置的凹孔(203)上面依次放置有透镜(14)及凸镜(15)后与红外灯座(12)由灯座螺丝(9)固定连接、且电极座(2)与透镜(14)之间镶嵌有密封圈(8)、且红外灯座(12)上的阶梯(1201)与凸镜(15)的边缘卡扣连接,其红外灯座(12)的上端与灯板(11)、灯板(11)与红外管(10)均固定连接,其电极座(2)上的气管螺孔(204)与锁紧头(7)螺纹固定连接、且锁紧头(7)与气管(13)的一端以挤压固定的方式相连接,其两块镜像结构的手柄壳(5)由定位柱(6)螺纹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调养仪电极、负压、红外一体式操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为正、负两种电极组成的电极,所述电极座(2)为设置有电极凹槽、螺孔、凹孔、气管螺孔的圆块状结构,所述电极座(2)上的电极凹槽(201)为凹槽的形状,所述电极座(2)上的螺孔(202)为螺纹孔形状,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伊丽汇美容会所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