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442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罩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口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口罩,包括有表层布、过滤布、面布、弹性条,过滤布位于表层布与面布之间,弹性条位于口罩的上部,弹性条位于表层布、过滤布之间或者位于过滤布、面布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将弹性条固定于表层布与面布之间,不用背胶,不用模切,容易加工,密封性强,更贴合于人的脸部,生产效率高。

A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特指一种口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口罩,人们在佩戴时,由于鼻梁与脸骨之间形成内凹,所以在这个位置处的脸颊,会形成开放式的区域,不能起到密闭效果。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有的生产厂家会在口罩的面布上贴弹性条,但是,弹性条要进行背胶(贴胶水)、模切、手动贴合,贴了胶水的产品,容易脱落,而且贴胶水对人体的鼻子有刺激性作用,使用效果不佳、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好。因此,基于上述现有的口罩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口罩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口罩,该口罩解决了现有的口罩所存在的:使用效果不佳、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好等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表层布、过滤布、面布、弹性条,过滤布位于表层布与面布之间,弹性条位于口罩的上部,弹性条位于表层布、过滤布之间或者位于过滤布、面布之间。具体的,所述的口罩的中心顶部具有两个顶凸部,口罩一端具有耳挂,顶凸部与耳挂之间形成有向下弯曲的脸颊线。具体的,所述的口罩的对折线为弧形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直接将弹性条固定于表层布与面布之间,不用背胶,不用模切,容易加工,密封性强,更贴合于人的脸部,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口罩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口罩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口罩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口罩加工成型的产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口罩生产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口罩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口罩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口罩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口罩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图5,本技术口罩包括:混合辊1、切刀2、切刀模3、熔接头4、表层布5、面布6、弹性条7、顶凸部8、鼻梁线密封部9、鼻梁线10、脸颊线11、过滤布12、弧形线13、前弹性条送料机构14、后弹性条送料机构15。见图1——图2,本技术口罩包括有表层布5、面布6、弹性条7,口罩的顶部具有两个顶凸部8,口罩的上端具有有向下弯曲的脸颊线11。表层布5、面布6之间夹设有弹性条7,弹性条7位于口罩的脸颊线11旁边,沿脸颊线11固定。一般的,弹性条7采用长条形,弹性条7也可以具有与脸颊线11近似或相同的曲线。弹性条7一般可以采用塑料或者海绵等等材质,在此并不作限定。见图6,实施例一:表层布5、面布6之间夹设有过滤布12,弹性条7位于表层布5、过滤布12之间。见图7,实施例二:表层布5、面布6之间夹设有过滤布12,弹性条7位于过滤布12、面布6之间。见图8,实施例三:表层布5有多层,且多层表层布5之间具有鼻梁线密封部9,鼻梁线密封部9内设置有鼻梁线10,鼻梁线密封部9由多层表层布5熔接形成。表层布5、面布6之间夹设有过滤布12,弹性条7位于鼻梁线密封部9、过滤布12之间。见图9,实施例四:表层布5与过滤布12之间具有鼻梁线密封部9,鼻梁线10位于鼻梁线密封部9内,鼻梁线密封部9由表层布5、过滤布12熔接形成,弹性条7位于鼻梁线密封部9与面布6之间。口罩上也可以在弹性条7的外侧增加热熔线,用于限制弹性条7的位置,当然,不采用热熔线也可以,弹性条7本身与表层布5、面布6、过滤布12具有摩擦力,弹性条7不容易移动。还可以在弹性条7上直接增加热熔密封线,即,在前述各实施中,使表层布5、面布6夹紧弹性条7,弹性条7本身不熔,但是表层布5、面布6熔接所以弹性条7被夹紧。配置有鼻梁线10的实施例中,弹性条7的长度可以长于鼻梁线10的长度,使鼻梁线10两端不容易刺破口罩而刮伤人的脸部。弹性条7短于鼻梁线10也是可以的。口罩后端具有耳挂,脸颊线11位于顶凸部8与口罩后端的耳挂之间。见图4,为加工好的本技术的口罩,口罩的对折线为弧形线13。生产好的口罩进行包装、出货。见图5,本技术的口罩生产装置,它包括有混合辊1、第一送料机构、前弹性条送料机构14、后弹性条送料机构15、第二送料机构,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都可以由多个送料轮组成,有鼻梁线10或者没有鼻梁线10都可以适用。一般来说,第一送料机构、第二送料机构分别位于前弹性条送料机构14的两侧,区别送料。生产前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三的口罩,第一送料机构传送表层布5,第二送料机构传送面布与过滤布12的组合料。生产前述实施例二、实施例四的口罩,第一送料机构传送表层布5与过滤布12的组合料,第二送料机构传送面布。前弹性条送料机构14、后弹性条送料机构15由多组送料辊组成,每一组送料辊都包括对应的上、下多个送料辊,弹性条7从上、下区域的送料辊之间穿过,为增加弹性条7送料的稳定性,送料辊安装有皮带。混合辊1的旁侧安装有前弹性条送料机构14,前弹性条送料机构14、后弹性条送料机构15之间配设有切刀2,切刀2由气缸驱动可以升降,切刀2的下方对应有切刀模3,弹性条7从切刀2下方通过,切刀2下移可以对弹性条7进行切割。为方便送料,前弹性条送料机构14、后弹性条送料机构15并排设置,如图中所示。弹性条7送料时呈带状,经切刀2切割形成独立的弹性条7,较佳的,弹性条7被切刀2切割后并未完全分离,进入混合辊1时被拉开。其中,图中所示的生产装置,为部分结构,图中所示的基本功能包括:1)、表层布5,2)、过滤布12送料,3)、弹性条7送料,4)、弹性条7切割,5)、口罩组合。多组送料辊在此不作赘述。对于前述具有鼻梁线10的口罩实施例,仅需在本技术装置前增加贴鼻梁线机构,这个机构可以参照申请人之前的专利文献,在此不作赘述。本技术的混合辊1用于表层布5、过滤布12、面布6、弹性条7的组合送料,弹性条7水平进入混合辊1并被夹于表层布5与面布6之间。各物料组合进入混合辊1后水平移动,混合辊1旁安装有熔接头4,熔接头4对组合后的物料进行熔接,形成熔接线。组合后的物料由于传送的张力作用,以及弹性条7与各布料之间形成的摩擦力作用,弹性条7不会发生移动,可直接进行后续正常工序加工。对于送鼻梁线10、鼻梁线密封部9成型,以及贴好本技术的弹性条7后的后续口罩熔接、裁切、成型等工序的对应机构,可以参照申请人的其他专利文献,在此不作赘述。加工成型的口罩如图4所示。使用者配带本技术口罩时,如图3所示,先将图4的口罩打开,戴好耳挂,如果有鼻梁线10的,用手稍微捏一下鼻梁线10,使顶凸部8贴紧鼻梁,此时,弹性条7也被压紧,鼻梁与脸颊之间的脸颊线11位置处的间隙被弹性条7填充堵塞,从而增加了口罩的气密性,提升本技术产品的性能。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表层布、过滤布、面布、弹性条,过滤布位于表层布与面布之间,弹性条位于口罩的上部,弹性条位于表层布、过滤布之间或者位于过滤布、面布之间;口罩的中心顶部具有两个顶凸部,口罩一端具有耳挂,顶凸部与耳挂之间形成有向下弯曲的脸颊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表层布、过滤布、面布、弹性条,过滤布位于表层布与面布之间,弹性条位于口罩的上部,弹性条位于表层布、过滤布之间或者位于过滤布、面布之间;口罩的中心顶部具有两个顶凸部,口罩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福陈伟宏程争卿胡松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快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