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虚寒证候模型的造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32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猕猴虚寒证候模型的造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猕猴为实验动物,通过肌注氢化可的松制造虚寒证候模型。本方法操作简单,造模成功率高,易于推广应用,可完善中医虚寒证候动物模型,为辨证论治和证候的量化辨识提供客观化的参考标准,促进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现代化发展。

A Method of Modeling Rhesus Monkey Syndrome Model of Deficiency and C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猕猴虚寒证候模型的造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猕猴虚寒证候模型的造模方法。
技术介绍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初感郁阳则恶寒,寒邪久客伤阳则畏寒。寒主凝滞收引而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最易出现各类痛症。寒就其部位来说分为表寒和里寒,就虚实来说分为实寒和虚寒。表寒自外而来,里寒由内而生,也有表寒入里而成里寒者。由外而受是为实寒,机体阳气不足,温煦失司是为虚寒。总体来说,虚寒病证以全身畏寒、舌质淡、苔白,脉沉迟为主要表现。动物模型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目前西医研究中有多种动物模型,比如炎症模型、肿瘤模型等等。但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关于虚寒证的动物模型较少。进而有关虚寒证在眼科学、生理学、传染病学、疫苗试验、药理学、毒理学、器官移植和其他疾病的研究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虚寒证的动物模型。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虚寒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它是对猕猴每天注射氢化可的松25~30mg/kg体重,连续注射20~30天,即造模完成。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所述连续注射时间为21天。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每天注射次数为1次。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所述模型造模完成后的,其清醒时的静息状态下,心率为90±12次/分。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所述模型造模完成后的,其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造模前。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所述模型造模完成后的,其视网膜动、脉管径大于造模前。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所述猕猴年龄为6~12岁。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所述猕猴体重7~12kg。如前述的造模方法,所述注射为肌肉注射。前述任一造模方法所得到的虚寒证动物模型。所述虚寒证动物模型在筛选治疗虚寒证的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成功有效构建虚寒证模型,其体征符合虚寒证表现,心率、呼吸频率、肛温和体重比造模前显著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得到的模型还在免疫学和代谢组学上被验证为成功的虚寒证模型。2)本专利技术的虚寒证模型,其视网膜动、静脉血管血氧饱和度,以及视网膜动脉血管的管径变大,可以很好地用于眼科学研究。本专利技术模型可以很好的用于眼科学、生理学、传染病学、疫苗试验、药理学、毒理学、器官移植和其他疾病的研究,以及新药评价和筛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选择12只6~12岁成年猕猴(体重7~12kg,雌雄各半),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虚寒组),每组猕猴6只,正常喂养7日后,第8日开始,每日下午17:00予肌注氢化可的松25mg/(kg.d),对照组给予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21天,以制得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备注:氢化可的松的配制:将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全部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持续摇晃,待其全部溶解后使用。肌肉注射:拉紧铁笼,将猕猴固定于两侧铁笼的夹缝中,寻找其臀部肌肉,将2ml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溶液全部注射到臀部肌肉中。实施例二: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选择12只6~12岁成年猕猴(体重7~12kg,雌雄各半),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虚寒组),每组猕猴6只,正常喂养7日后,第8日开始,每日下午18:00予肌注氢化可的松30mg/(kg.d),对照组给予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21天,以制得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备注:氢化可的松的配制:将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全部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持续摇晃,待其全部溶解后使用。肌肉注射:拉紧铁笼,将猕猴固定于两侧铁笼的夹缝中,寻找其臀部肌肉,将2m1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溶液全部注射到臀部肌肉中。实施例三: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选择12只6~12岁成年猕猴(体重7~12kg,雌雄各半),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虚寒组),每组猕猴6只,正常喂养7日后,第8日开始,每日下午18:00予肌注氢化可的松30mg/(kg.d),对照组给予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9天,以制得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备注:氢化可的松的配制:将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全部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持续摇晃,待其全部溶解后使用。肌肉注射:拉紧铁笼,将猕猴固定于两侧铁笼的夹缝中,寻找其臀部肌肉,将2ml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溶液全部注射到臀部肌肉中。实施例四: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选择12只6~12岁成年猕猴(体重7~12kg,雌雄各半),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虚寒组),每组猕猴6只,正常喂养7日后,第8日开始,每日下午18:00予肌注氢化可的松30mg/(kg.d),对照组给予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30天,以制得猕猴虚寒证候动物模型。备注:氢化可的松的配制:将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全部溶解于2ml生理盐水中,持续摇晃,待其全部溶解后使用。肌肉注射:拉紧铁笼,将猕猴固定于两侧铁笼的夹缝中,寻找其臀部肌肉,将2ml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溶液全部注射到臀部肌肉中。以下将以实验例的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涉及的模型组的造模方法同实施例一。实验例一:模型建立成功的判定1.中医诊断理论相关方法验证“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主编.-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2017.1重印)”记载虚寒证具有精神萎靡、纳呆、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白的表现。“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记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虚寒则会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度降低的表现。“伤寒论讲义/李赛美等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记载“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也说明虚寒证会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度降低的表现。基于此,本实验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精神状态、进食反应、排便等体征观测,发现模型组具有典型的虚寒证表现(表1)。表1对照组和模型组证候观测对照表对模型组和对照组造模/实验前后进行肛温(清醒时,静息状态)、体重、心率(清醒时,静息状态)、呼吸频率(清醒时,静息状态)的检测,发现模型组的肛温、体重、心率、呼吸频率都显著降低(表2),尤其是心率由142次/分降低至90次/份,降幅巨大。从纯中医角度看,心为君主之官,统摄十二脏腑,各脏腑阳虚最终都会累及心阳,而心主血脉,心阳虚则对血脉的推动乏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心率的下降。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分析,虚寒证必然要具备寒的特性,寒最主要的特性就是主凝滞收引,猕猴在虚寒状态下血管收缩,脉压增大,进而导致心脏在收缩射血的过程中后负荷明显增加,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猕猴心率的明显降低。模型组心率大幅降低,是十分典型的虚寒证表现。表2肛温、体重、心率、呼吸的比较(N=12)注:&:与对照组实验后比较,P>0.05;#:与虚寒组造模后比较,P>0.0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造模成功。实验例二:生化指标的测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寒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对猕猴每天注射氢化可的松25~30mg/kg体重,连续注射20~30天,即造模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寒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对猕猴每天注射氢化可的松25~30mg/kg体重,连续注射20~30天,即造模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注射时间为21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注射次数为1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造模完成后的,其清醒时的静息状态下,心率为90±12次/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造模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雪婧余丰宋姗姗张来林相波赵丽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