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野生动物项圈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314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野生动物项圈的可自动脱落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脱落本体,在落本体的中间位置上构成热反应腔,在热反应腔下部两侧壁横向构成贯通的第一阀腔;一脱落快,脱落块可与脱落本体扣合,且在与第一阀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阀腔;一热诱发机构;一阀芯,阀芯横跨第一阀腔及第二阀腔;一热敏活动件,热敏活动件在热反应腔内,置于两阀芯之间,并与左右阀芯接触,且接触热诱发机构。热诱发机构可加热使热敏构件熔化,从而阀芯向热反应腔方向运动至完全脱离第二阀腔,脱落块脱落,因而实现自动脱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生动物项圈的可自动脱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脱落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野生动物项圈的可自动脱落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在野生动物身上佩戴穿戴设备,例如佩戴含有电子设备的穿戴设备以对动物进行定位、追踪、生理活动监测等研究。然而,由于野生动物一经放归野外,人们很难再次捕捉,当定位、追踪或监测等研究结束时,如何将该穿戴设备从野生动物身上解除是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公开号为CN10147787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消磁的自动脱落装置及定位终端,该自动脱落装置具有磁性吸附功能,可吸于被监测对象的表面,同时该装置具有远程消磁功能,可通过同信模块接收远程消磁指令从而自动消磁并从被监控对象的表面自动脱落。这种自动消磁的脱落装置无法适用于不具有磁性吸附功能的穿戴设备。公告号为CN20885043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运用于监测江豚轨迹的可穿戴背心,背心包括整体呈圆柱状的背心本体,本体的周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江豚的鳍肢形状吻合的鳍袖,采用水溶性线材对其中一个鳍袖进行缝合,定位跟踪测试完成后不需要拆线,在跟踪100天左右后,水溶性线会完全溶解,背心本体展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物项圈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脱落本体(1),在所述脱落本体的中间位置上构成热反应腔(11),在所述热反应腔(11)下部两侧壁横向构成贯通的第一阀腔(12);一脱落快(2),所述脱落块(2)可与脱落本体(1)扣合,且在与第一阀腔(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阀腔(21);一热诱发机构(3);一阀芯(4),所述阀芯(4)横跨第一阀腔(12)及第二阀腔(21);一热敏活动件(5),所述热敏活动件(5)在热反应腔(11)内,置于所述两阀芯(4)之间,并与左右阀芯(4)接触,且接触所述热诱发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物项圈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脱落本体(1),在所述脱落本体的中间位置上构成热反应腔(11),在所述热反应腔(11)下部两侧壁横向构成贯通的第一阀腔(12);一脱落快(2),所述脱落块(2)可与脱落本体(1)扣合,且在与第一阀腔(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阀腔(21);一热诱发机构(3);一阀芯(4),所述阀芯(4)横跨第一阀腔(12)及第二阀腔(21);一热敏活动件(5),所述热敏活动件(5)在热反应腔(11)内,置于所述两阀芯(4)之间,并与左右阀芯(4)接触,且接触所述热诱发机构(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12)的横向长度D1与所述阀芯(4)半径r的关系为:r<D1≤r。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腔(21)纵向高度H1与所述阀芯(4)半径r的关系为:1.5r<H1<2r。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活动件(5)全部由熔点在50℃至200℃之间的低熔点合金材料构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诱发机构(3)为一柔性加热金属丝,所述柔性加热金属丝缠绕于所述热敏活动件(5)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活动件(5)由一热敏构件(51)、一保险栓(52)以及第一弹簧(53)连接构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辉戴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