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266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播种器包括外壳、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所述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均位于外壳内部,所述下籽机构由下籽斗和下籽管组成,所述下籽管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升降盘、升降管、开沟铲和限位板,所述升降盘和升降管均套合在下籽管上,升降管上部固定设置有推拉手柄,所述开沟铲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开沟铲上端内侧与升降盘下表面转动连接,开沟铲上部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与升降盘下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播种者无需下蹲,省时省力的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
本技术属于播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
技术介绍
大豆播种时目前多用手推式大豆播种器,手推式大豆播种器的机架上设有行走轮、播种箱,播种箱出口装有大豆播种盘组件,该播种盘组件由上下对应并固连的夹板和夹板之间的旋转盘组成,上夹板设有与播种箱出口对应的大孔,旋转盘上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小孔,旋转盘圆周上设有齿,固定在行走轮上的拨杆其一端置于两相邻齿之间。这种手推式播种器适用于大规模耕种,在小规模的实验田中进行播种时,播种面积小,需要更换不同大豆品种,现有的手推式播种器重量大,体积大,并且不易清仓,下籽数量不确定,并且先开沟后点播过程中会出现“跑墒”的现象。手工播种时,虽能满足播种要求,但播种人员需要不断下蹲播种,费时、费力,不利于长期田间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播种者无需下蹲,省时省力的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播种器包括外壳、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所述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均位于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呈圆管状,外壳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中心处设置有通孔,外壳上部侧壁上设置有长条状滑槽;所述下籽机构由下籽斗和下籽管组成,所述下籽斗和下籽管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上表面和下表面,下籽斗下端通过顶板的通孔与下籽管连通,所述下籽管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升降盘、升降管、开沟铲和限位板,所述升降盘和升降管均套合在下籽管上,升降管下端升降盘固定连接、上端通过第一弹簧与顶板连接,升降管上部固定设置有推拉手柄,所述推拉手柄一端与升降管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滑槽伸出外壳,所述开沟铲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开沟铲呈上大下小的半圆锥形壳体,开沟铲上端内侧与升降盘下表面转动连接,开沟铲上部外侧通过第二弹簧与升降盘下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下端,限位板中心处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下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下表面与外壳下表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下籽斗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壳体。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盘中心处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形状与下籽管及滑轨的截面形状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滑轨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开沟铲的壁厚从上到下线性递减。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下表面与外壳下表面平齐,限位孔的锥度大于开沟铲的锥度,限位孔的下端的直径小于开沟铲上端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下籽管下表面位于限位板上表面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有开沟机构,将本技术竖立在地面上,向下按动推拉手柄,使升降管带动升降盘沿下籽管向下运动,升降盘下方的两个开沟铲向下运动至限位板时开沟铲下端向内收缩并伸出限位板,小部分土壤进入两个开沟铲闭合的空间内,大部分土壤被向外挤压,在地面上形成一个锥形的沟洞,无需下蹲即可在地面上铲出用于播种的沟洞,省时、省力。2.本技术设置有下籽机构,开沟机构在地面形成沟洞后,一手按压推拉手柄、另一手取几粒大豆种籽放入下籽斗中,大豆种籽沿下籽管进入两个开沟铲闭合的空间内,然后通过推拉手柄向上抬起本技术,升降盘和开沟铲沿下籽管上升,两个开沟铲向外张开,两个开沟铲闭合的空间内土壤和大豆种籽跌落至锥形沟洞中,播种人员自己控制播种大豆种籽的种类和数量。3.本技术结构简单、轻便,方便携带、操作,达到快速准确播种,有利于长期田间作业,特别适用于小规模试验田的播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在地面形成沟洞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的图1中A-A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的图2中B-B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的开沟铲的剖视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外壳,2为顶板,3为下籽斗,4为下籽管,5为滑轨,6为升降盘,7为升降管,8为开沟铲,9为限位板,10为第一弹簧,11为推拉手柄,12为第二弹簧,13为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图5所示,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播种器包括外壳1、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所述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均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呈圆管状,外壳1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中心处设置有通孔,外壳1上部侧壁上设置有长条状滑槽;所述下籽机构由下籽斗3和下籽管4组成,所述下籽斗3和下籽管4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2上表面和下表面,下籽斗3下端通过顶板2的通孔与下籽管4连通,所述下籽管4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滑轨5;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升降盘6、升降管7、开沟铲8和限位板9,所述升降盘6和升降管7均套合在下籽管4上,升降管7下端升降盘6固定连接、上端通过第一弹簧10与顶板2连接,升降管7上部固定设置有推拉手柄11,所述推拉手柄11一端与升降管7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滑槽伸出外壳1,所述开沟铲8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开沟铲8呈上大下小的半圆锥形壳体,开沟铲8上端内侧与升降盘6下表面转动连接,开沟铲8上部外侧通过第二弹簧12与升降盘6下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板9固定设置在外壳1下端,限位板9中心处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限位孔。为了加大外壳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本技术的适用性,所述外壳1下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下表面与外壳1下表面平齐。为了方便大豆种籽进入下籽管4,所述下籽斗3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壳体。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盘6中心处设置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形状与下籽管4及滑轨5的截面形状相对应。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管7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滑轨5的宽度。为了便于铲土,所述开沟铲8的壁厚从上到下线性递减。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9下表面与外壳1下表面平齐,限位孔的锥度大于开沟铲8的锥度,限位孔的下端的直径小于开沟铲8上端的直径。为了防止开沟铲8闭合时铲起的土壤堵住下籽管4,所述下籽管4下表面位于限位板9上表面的上方。播种时,播种人员将本技术竖立在地面上,向下按动推拉手柄11,使升降管7带动升降盘6沿下籽管4向下运动,升降盘6下方的两个开沟铲8向下运动至限位板9时开沟铲8下端向内收缩并伸出限位板9,小部分土壤进入两个开沟铲8闭合的空间内,大部分土壤被向外挤压,在地面上形成一个锥形的沟洞。然后播种人员一手按压推拉手柄11、另一手取几粒大豆种籽放入下籽斗3中,大豆种籽沿下籽管4进入两个开沟铲8闭合的空间内,然后通过推拉手柄11向上抬起本技术,升降盘6和开沟铲8沿下籽管4上升,两个开沟铲8向外张开,两个开沟铲8闭合的空间内土壤和大豆种籽跌落至锥形沟洞中,播种人员自己控制播种大豆种籽的种类和数量。本技术结构简单、轻便,方便携带、操作,达到快速准确播种,无需下蹲即可在地面上铲出用于播种的沟洞,省时、省力,有利于长期田间作业,特别适用于小规模试验田的播种。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播种器包括外壳(1)、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所述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均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呈圆管状,外壳(1)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中心处设置有通孔,外壳(1)上部侧壁上设置有长条状滑槽;所述下籽机构由下籽斗(3)和下籽管(4)组成,所述下籽斗(3)和下籽管(4)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2)上表面和下表面,下籽斗(3)下端通过顶板(2)的通孔与下籽管(4)连通,所述下籽管(4)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滑轨(5);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升降盘(6)、升降管(7)、开沟铲(8)和限位板(9),所述升降盘(6)和升降管(7)均套合在下籽管(4)上,升降管(7)下端升降盘(6)固定连接、上端通过第一弹簧(10)与顶板(2)连接,升降管(7)上部固定设置有推拉手柄(11),所述推拉手柄(11)一端与升降管(7)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滑槽伸出外壳(1),所述开沟铲(8)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开沟铲(8)呈上大下小的半圆锥形壳体,开沟铲(8)上端内侧与升降盘(6)下表面转动连接,开沟铲(8)上部外侧通过第二弹簧(12)与升降盘(6)下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板(9)固定设置在外壳(1)下端,限位板(9)中心处设置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限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规模试验田用手提式大豆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播种器包括外壳(1)、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所述下籽机构和开沟机构均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呈圆管状,外壳(1)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中心处设置有通孔,外壳(1)上部侧壁上设置有长条状滑槽;所述下籽机构由下籽斗(3)和下籽管(4)组成,所述下籽斗(3)和下籽管(4)分别固定设置在顶板(2)上表面和下表面,下籽斗(3)下端通过顶板(2)的通孔与下籽管(4)连通,所述下籽管(4)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滑轨(5);所述开沟机构包括升降盘(6)、升降管(7)、开沟铲(8)和限位板(9),所述升降盘(6)和升降管(7)均套合在下籽管(4)上,升降管(7)下端升降盘(6)固定连接、上端通过第一弹簧(10)与顶板(2)连接,升降管(7)上部固定设置有推拉手柄(11),所述推拉手柄(11)一端与升降管(7)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滑槽伸出外壳(1),所述开沟铲(8)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开沟铲(8)呈上大下小的半圆锥形壳体,开沟铲(8)上端内侧与升降盘(6)下表面转动连接,开沟铲(8)上部外侧通过第二弹簧(12)与升降盘(6)下表面连接,所述限位板(9)固定设置在外壳(1)下端,限位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琼耿臻杨青春吕永军姚遥张来成舒文涛李金花张东辉张保亮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