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96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包括:瓶盖和瓶身;瓶盖包括底筛、旋转盖和延伸播种口;底筛包括出种口和闭合处;出种口设置有不同规格的孔径,闭合处用于关闭瓶盖;旋转盖的旋转处设置有竖向凹凸纹,旋转盖上设置有扇形缺口;可通过扭动旋转盖,实现不同孔径的选择和瓶盖的闭合;延伸播种口的延伸部分呈柱状,与旋转盖连接;延伸播种口的播种柱直径为0.8‑1.2cm,延伸长度为3.5‑5cm;瓶身一端是封闭状态,另一端与瓶盖连接;瓶身设置有刻度标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小颗粒种子直接手播时种子粘手、克服拌药种危害、播种颗粒量难控制、播种慢、种子飞溅、效率低及依据种穴数难估测种子使用量等问题。

A Manual Rapid Seeding Bottle for Small See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
技术介绍
农业科研试验或生产中小颗粒种子播种常两手并用,一手握持种子于掌心,一手从掌心数取合适种粒数,再播于畦面、营养杯或育苗盘中。靠直接手播育苗的方式明显比较费时、费力、费工、且劳动效率低下。另外,在拇指与食指配合执行数取合适种粒时,由于握持力度和汗液黏连,在放入种穴内常需手指连续揉搓才能摆脱种子,这就容易使一些种子飞溅到目标穴外,造成了种子浪费,也增加了播种时间;直接手播时对于一些化学药剂处理过的种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防治病虫处理的种子农药气味比较大,也非常不适于直接暴露空气中操作。同时,直接手播较难以种量预测播种植株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包括:瓶盖和瓶身;瓶盖包括底筛、旋转盖和延伸播种口;底筛包括出种口和闭合处;所述出种口设置有不同规格的孔径,所述闭合处用于关闭所述瓶盖;所述旋转盖的旋转处设置有竖向凹凸纹,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扇形缺口;可通过扭动所述旋转盖,实现不同孔径的选择和瓶盖的闭合;所述延伸播种口的延伸部分呈柱状,与所述旋转盖连接;所述延伸播种口的播种柱直径为0.8-1.2cm,延伸长度为3.5-5cm;所述瓶身一端是封闭状态,另一端与所述瓶盖连接;所述瓶身一侧设置有刻度标尺,每格刻度标为0.5cm,用于确定种子的播种穴数或植株数量。进一步的,所述瓶盖的立体形状为圆锥形,所述瓶盖的整体高度为5-7cm;所述瓶盖的瓶口直径为2-3cm。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凹凸纹的高度为1.5-2cm;旋转此处用于选择或关闭播种孔。进一步的,所述瓶身为圆柱形,所述瓶身长10-15cm,瓶身直径4-5cm。进一步的,所述底筛的孔径设置有三个规格,分别为2mm、4mm、6mm。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小颗粒种子直接手播时种子粘手、颗粒量难控制、播种慢、种子飞溅(不均匀)、效率低及依据种穴数难估测种子使用量等问题。另外,使用播种瓶从根本上解决了皮肤和种子的直接接触,对于一些经过化学试剂或药物处理的种子,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甁身刻度也能更直观地让人掌握使用种子量和预播穴数,因此,该播种瓶更利于生产及试验中人工播种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瓶盖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底筛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参见图1-4,包括:瓶盖1和瓶身2;瓶盖1包括底筛11、旋转盖12和延伸播种口13;底筛11包括出种口111和闭合处112;所述出种口111设置有不同规格的孔径;所述闭合处112用于关闭所述瓶盖1;所述旋转盖12的旋转处设置有竖向凹凸纹,所述旋转盖12上设置有扇形缺口121;可通过扭动所述旋转盖12,实现不同孔径的选择和瓶盖的闭合;所述延伸播种口13的延伸部分呈柱状,与所述旋转盖12连接;所述延伸播种口13的播种柱直径为0.8-1.2cm,延伸长度为3.5-5cm;所述瓶身2一端是封闭状态,另一端与所述瓶盖1连接;所述瓶身1一侧设置有刻度标尺21,每格刻度标为0.5cm,用于确定种子的播种穴数或植株数量。具体地,所述瓶盖的立体形状为圆锥形,所述瓶盖的整体高度为5-7cm;所述瓶盖的瓶口直径为2-3cm;瓶盖分三个部分,分别为底筛、旋转盖和延伸播种口。底筛为两个区域,一个为不同规格的孔径,就是出种口,一个为闭合处,就是关闭盖子的区域。底筛的孔径设置有三个规格,分别为2mm、4mm、6mm。旋转盖就是瓶盖,通过旋转它,依次能实现不同孔径的选择和盖子的闭合,可根据扭动范围来选择。延伸播种口是一个形如柱状的播种孔,与瓶盖相连接。播种柱直径为0.8-1.2cm,延伸长度为3.5-5cm,目的是方便准确播种。旋转盖的旋转处设置有竖向凹凸纹,方便选择和调整,所述竖向凹凸纹的高度为1.5-2cm;旋转此处用于选择或关闭播种孔。瓶身一侧设置有刻度标尺,每格刻度标为0.5cm。所述瓶身为圆柱形,瓶身2长10-15cm,瓶身2直径4-5cm,瓶身2一侧有刻度标尺21,每格刻度标为0.5cm,用于估量种子的播种植株的数量。比如:以桑树种子为例,0.5cm的刻度格种子重量5-5.5g,可播平均345株。本实施例中,一种适用于小颗粒种子精准播种育苗的播种瓶,其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具体使用步骤如下:1、将营养杯、育苗盘按规格要求装好基质,或在选好的育苗地块,按相应的规格铺好营养基质,然后用0.2%的高锰酸钾水消毒淋透待用;2、根据计划育苗量确定合适的播种量。以桑树种子为例(播种瓶以5mm为单位刻度,每个刻度的种子量为5.0~5.5g,可播种340~355穴),打开播种瓶盖,在播种瓶中放入合适种子量,盖上盖子即可进行播种;3、播种时需手持播种瓶,将瓶子置于五指之间,大拇指于左侧靠后,四指在右侧靠前,这样能更灵活把持播种瓶。将瓶子倒置、抬起即完成一次播种,要点是倒置、抬起的角度与水平面呈60~90度夹角。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该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操作方便,安全快速,不但解决了种子飞溅的问题,实现了精准播种,还解放出一只手用来盖种,较大地提高了劳动功效。另外,播种瓶能直观的根据种子量确定播种的穴株数,真正做到了“以量定株,以株定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质材料的浪费。所以,该技术在实践中更利于推行使用。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和瓶身;瓶盖包括底筛、旋转盖和延伸播种口;底筛包括出种口和闭合处;所述出种口设置有不同规格的孔径,所述闭合处用于关闭所述瓶盖;所述旋转盖的旋转处设置有竖向凹凸纹,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扇形缺口;可通过扭动所述旋转盖,实现不同孔径的选择和瓶盖的闭合;所述延伸播种口的延伸部分呈柱状,与所述旋转盖连接;所述延伸播种口的播种柱直径为0.8‑1.2cm,延伸长度为3.5‑5cm;所述瓶身一端是封闭状态,另一端与所述瓶盖连接;所述瓶身一侧设置有刻度标尺,每格刻度标为0.5cm,用于确定种子的播种穴数或植株数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手动快速播种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和瓶身;瓶盖包括底筛、旋转盖和延伸播种口;底筛包括出种口和闭合处;所述出种口设置有不同规格的孔径,所述闭合处用于关闭所述瓶盖;所述旋转盖的旋转处设置有竖向凹凸纹,所述旋转盖上设置有扇形缺口;可通过扭动所述旋转盖,实现不同孔径的选择和瓶盖的闭合;所述延伸播种口的延伸部分呈柱状,与所述旋转盖连接;所述延伸播种口的播种柱直径为0.8-1.2cm,延伸长度为3.5-5cm;所述瓶身一端是封闭状态,另一端与所述瓶盖连接;所述瓶身一侧设置有刻度标尺,每格刻度标为0.5cm,用于确定种子的播种穴数或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秋英邱长玉林强韦伟朱方容张朝华朱光书石华月陈芳林强轩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