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11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以及依次绕设在所述绕线骨架上的第一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第二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级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线圈绕制层数分别至少为2层,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变压器是开关电源的最关键器件之一,变压器一般包括初级绕组绕组和次级线圈绕组,初级绕组绕组和次级线圈绕组可以绕设成三明治形式或者顺绕式,但是现有的三明治形式或者顺绕式容易在层间分布电容而形成差模电流,差模电流是开关电源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的干扰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变压器。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以及依次绕设在所述绕线骨架上的第一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第二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及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线圈绕制层数分别至少为2层,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优选地,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为2层,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为2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次级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屏蔽层,所述次级绕组与第二初级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屏蔽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铜箔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为漆包线屏蔽绕组。优选地,所述次级绕组与所述第二屏蔽层之间还绕设有次级辅助电源绕组。优选地,所述第二初级绕组外还绕设初级辅助电源绕组。优选地,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第一屏蔽层之间、第一屏蔽层与次级绕组之间、次级绕组与第二屏蔽层之间、第二屏蔽层与第二初级绕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绝缘胶带。优选地,所述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均为漆包线绕组。优选地,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初级绕组与MOS管连接。所述变压器包括有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线圈绕制层数分别至少为2层,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如此,并联的线圈之间没有电压差,线圈层间不会产生差模电流,从而减少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性(EMC)的干扰源,改善开关电源EMC。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变压器绕法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变压器的原理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包括的初级绕组的线圈之间采用串联接法后、形成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信号模拟曲线图。图4是图1的变压器包括的初级绕组的线圈之间采用并联接法后、形成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信号模拟曲线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变压器100第一初级绕组20线圈层N1,N2,N5,N6初级辅助电源绕组N7次级辅助电源绕组N4绕线骨架10次级绕组N3第二初级绕组40第二屏蔽层E2第一屏蔽层E1绝缘胶带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变压器100。本技术提供的变压器100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开关电源变压器及带有变压器的开关电源。所述变压器100包括:绕线骨架10以及依次绕设在所述绕线骨架10上的第一初级绕组20、次级绕组N3以及第二初级绕组40。所述第一初级绕组20、次级绕组N3和第二初级绕组40均为漆包线绕组。采用漆包线绕组可以满足变压器的绝缘性能要求。第一初级绕组20、次级绕组N3以及第二初级绕组40形成三明治绕制形式,各绕组线包平整,从而方便线圈自动化绕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压器100的绕线骨架10具体为热硬化塑料骨架。所述热硬化塑料可以为酚醛树脂。如此,所述绕线骨架10能够承受焊接温度而不变形。所述第一初级绕组20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30的线圈绕制层数分别至少为2层,第一初级绕组20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初级绕组20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优选为2层。第二初级绕组30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也优选为2层。将第一初级绕组20设计为2层,是因为绕组包括多层时,是以绕线骨架为中心以螺旋形从里层到外层依次紧密绕制,每相邻的内外两层线圈中、外层的线圈直径是稍大于其相邻的内层线圈的直径的,绕组层数过多时,最内层的线圈用线长度是明显小于最外层的线圈用线长度的,如此,会导致最内层的线圈与最外层的线圈的电流相差过大,容易产生差模电流。本技术方案中,采用2层线圈经缠绕、线圈的长度基本还是一致,如此,确保线圈中电流大小近似一致。第二初级绕组30设计为2层,理由也是如此。将第一初级绕组20包括的2个线圈层N1与N2之间为并联连接、将第二初级绕组40包括的2个线圈层N5与N6之间为并联连接,且线圈层N2与N5相串连接。如此,线圈层N1与线圈层N2之间没有电压差,线圈层N1与N2层间不会产生差模电流,同理,线圈N5与线圈N6层间不会产生差模电流,从而减少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性(EMC)的干扰源,改善开关电源EMC。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图3是现有技术中变压器包括的初级绕组的线圈之间采用串联接法后、形成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信号模拟曲线图。图4是本案的变压器100包括的初级绕组的线圈之间采用并联接法后、形成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信号模拟曲线图。本案的变压器100形成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未超出平均值,也即本案的变压器100的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2层线圈之间、与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2层线圈之间均分别是通过并联形成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明显优于串联接法后、形成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所述第一初级绕组20与所述次级绕组N3之间设置有第一屏蔽层E1,所述次级绕组N3与第二初级绕组40之间设置有第二屏蔽层E2。通过第一屏蔽层E1及第二屏蔽层E2能抑制变压器产生的噪音,如非线性噪声、电网噪声和热噪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屏蔽层E1为铜箔屏蔽层,第二屏蔽层E2为漆包线屏蔽绕组。如此设置,是为了确保第一屏蔽层E1将第一初级绕组20到次级绕组N3的共模电流屏蔽到地,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所述次级绕组N3与所述第二屏蔽层E2之间还绕设有次级辅助电源绕组N4。所述第二初级绕组40外还绕设初级辅助电源绕组N7。所述次级辅助电源绕组N4及初级辅助电源绕组N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以及依次绕设在所述绕线骨架上的第一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第二初级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线圈绕制层数分别至少为2层,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骨架以及依次绕设在所述绕线骨架上的第一初级绕组、次级绕组以及第二初级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第二初级绕组的线圈绕制层数分别至少为2层,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之间并联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为2层,第二初级绕组包括的至少2层线圈为2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级绕组与所述次级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屏蔽层,所述次级绕组与第二初级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屏蔽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层为铜箔屏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立志李克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