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容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06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容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与基板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基板上形成有相互间隔开的上电极感应区和下电极感应区;上电极感应区包括:多个等间隔隔开且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第一电极块;第一电极块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多个第二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的第二电极块,第二电极块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通过将上电极感应区的第一电极块,第二电极块以及下电极感应区中电极块的纵向边分别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相比传统的自容触控屏设计中存在大量的斜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更简单,产品通过激光加工的良率和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

A Self-contained Touch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容触控面板
本技术涉及触控
,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容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触控屏是智能手机上不可或缺的触控装置。现今触控屏行业对产品的成本要求越来越低,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高效的设计加工触控屏,是这个产业链上的从业者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自容触控屏设计复杂,设计中存在大量的斜线影响加工的良率和效率,特别是设计中大量的斜线影响激光加工的良率和效率,导致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容触控面板。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容触控面板,所述自容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与所述基板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所述基板上形成有相互间隔开的上电极感应区和下电极感应区,所述上电极感应区和所述下电极感应区中心对称;所述上电极感应区包括:多个等间隔隔开且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第一电极块;所述第一电极块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电极块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多个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呈互补式排列,纵向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组成一个触控识别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的第二电极块,所述第二电极块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所述基板上还形成有电极走线区,所述电极走线区内设有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上电极感应区通过第一连接线与所述触控芯片电性连接,所述下电极感应区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所述触控芯片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容触控面板,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的第一宽度为3-4mm,第二宽度为6-8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容触控面板,所述第二电极单元的第三宽度为3-4mm,第四宽度为6-8m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容触控面板,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块的数量为2-4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容触控面板,所述第二电极单元中所述第二电极块的数量为2-4个。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容触控面板,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导电膜材、石墨烯基板、纳米银基板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将上电极感应区的第一电极块,第二电极块以及下电极感应区中电极块的纵向边分别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相比传统的自容触控屏设计中存在大量的斜线,本技术设计更简单,产品通过激光加工的良率和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上电极感应区和下电极感应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上电极感应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下电极感应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第一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第二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第一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第二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电极走线区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现有技术中自容触控面板的上电极感应区和下电极感应区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现有技术中自容触控面板的第三电极块和第四电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自容触控面板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板;2-触控芯片;30-上电极感应区;40-下电极感应区;31-第一电极单元;310-第一电极块;32-第一间隙;311-第二间隙;33-第二电极单元;34-第二电极块;5-电极走线区;51-第一连接线;52-第二连接线;W1-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W3-第三宽度;W4-第四宽度;310a-第三电极块;34a-第四电极块;101-ITO电极;102-电极图案;103-柔性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到图5,一种自容触控面板,所述自容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以及与所述基板1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2,所述基板1上形成有相互间隔开的上电极感应区30和下电极感应区40,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和所述下电极感应区40中心对称。请参照图3,图5和图7,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包括:多个等间隔隔开且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单元31,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第一电极块310;所述第一电极块310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2,所述第一电极块310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311。请参照图5,图6和图8,多个第二电极单元33,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呈互补式排列,纵向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组成一个触控识别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的第二电极块34,所述第二电极块34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请参照图1,图9和图10,所述基板1上还形成有电极走线区5,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和所述下电极感应区40设在所述电极走线区5围成的区域内。所述电极走线区5内设有第一连接线51和第二连接线52。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51与所述触控芯片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51通过所述基板1的顶部边缘走线;所述下电极感应区40通过第二连接线52与所述触控芯片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52通过所述基板1的左边缘和右边缘走线。请参照图11和图12,目前的自容触控面板电极设计中,上电极感应区和下电极感应区的排列方式与本技术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电极块310a采用梯形或三角形设计,第四电极块34a采用梯形或三角形设计,三角形或梯形中相对于水平方向的斜线会影响激光加工电极电路的良率和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的效益。请参照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块310和第二电极块34的形状优选为长方形,所述第一电极块310的纵向边相对水平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电极块34的纵向边相对水平方向垂直。请参照图2,图7和图8,由于所述下感应区40与所述上感应区中心对称,因此所述下感应区40中电极块的纵向边相对水平方向垂直。将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的所述第一电极块310,所述第二电极块34以及所述下电极感应区40中电极块的纵向边分别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设计简单,相比目前的自容触控面板电极设计的斜线,对激光加工电极电路的良率和效率的影响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请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的第一宽度W1为3-4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容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容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以及与所述基板(1)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2),所述基板(1)上形成有相互间隔开的上电极感应区(30)和下电极感应区(40),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和所述下电极感应区(40)中心对称;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包括:多个等间隔隔开且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单元(31),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第一电极块(310);所述第一电极块(310)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2),所述第一电极块(310)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311);多个第二电极单元(33),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呈互补式排列,纵向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组成一个触控识别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第二电极块(34),所述第二电极块(34)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所述基板(1)上还形成有电极走线区(5),所述电极走线区(5)内设有第一连接线(51)和第二连接线(52),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通过第一连接线(51)与所述触控芯片(2)电性连接,所述下电极感应区(40)通过第二连接线(52)与所述触控芯片(2)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容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容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以及与所述基板(1)电性连接的触控芯片(2),所述基板(1)上形成有相互间隔开的上电极感应区(30)和下电极感应区(40),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和所述下电极感应区(40)中心对称;所述上电极感应区(30)包括:多个等间隔隔开且横向排列的第一电极单元(31),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第一电极块(310);所述第一电极块(310)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2),所述第一电极块(310)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311);多个第二电极单元(33),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呈互补式排列,纵向的所述第一电极单元(31)和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组成一个触控识别区域,所述第二电极单元(33)包括多个耦合连接的第二电极块(34),所述第二电极块(34)的纵向边设置成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直线;所述基板(1)上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华黄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名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