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95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该观测装置,包括集线板和通道转换器,通过安装集线板,利用转换器的通道转换旋钮和芯线转换旋钮切换来读取各监测仪器的数据,有效避免人工每次使用夹子逐一夹住芯线的重复操作,可大量节约观测时间,操作简便,可有效提高观测效率;仅需在施工期电缆引入观测站时将电缆连接到集线板上,人工观测时仅需再多携带1台转换器即可快速观测,设备费用较低,特别是与每个测站安装集线箱相比费用大大降低;通过集线板直接与接线器连接,可有效避免接线错误和芯线接触不良等情况,提高观测数据准确率;提高在观测效率的基础上,可缩减观测队伍人员数量,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A Fast Artificial Observation Device for String Safety Monitoring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监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解各建筑物安全性状,布置有多点位移计、锚索测力计、锚杆应力计、渗压计、钢筋计、应变计、无应力计、温度计等弦式监测仪器,弦式监测仪器按断面就近集中牵引至观测站。施工期,弦式监测仪器由于施工条件限制无法实现自动化,采用人工进行观测,观测频次一般为4次/月。弦式监测仪器电缆分为4芯、10芯、14芯,人工观测方法又分为直接人工观测和使用集线箱的人工观测。使用集线箱的人工观测方法需在每个观测站安装1个集线箱,使用读数仪与集线箱连接进行读数,而40通道集线箱价格为6400元/台且仅能接入5芯及5芯以下电缆,同时集线箱还需接入220v电源,因集线箱价格过高且需220v供电目前该方法在施工期已不再使用。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期弦式监测仪器主要采用直接人工观测法观测,直接人工观测具体方法如下:(1)4芯电缆仪器:①使用图7中的夹子61和夹子62分别夹住图1中的红线11和黑线12,利用图7中的读数仪6进行读数,得到红线11和黑线12之间的数据;②重复上述工作,最终共得到图1中红线11和黑线12之间、绿线13和白线14之间的2个数据。(2)10芯电缆仪器:①使用图7中的夹子61和夹子62分别夹住图2中的红线21和22,利用图7中的读数仪5进行读数,得到红线21和22之间的数据;②重复上述工作,最终共得图2中红线21和22之间、黑线23和24之间、蓝线25和26之间、黄线27和28之间、绿线29和白线210之间的5个数据。(3)14芯电缆仪器:①使用图7中的夹子61和夹子62分别夹住图3中的红线31和32,利用图7中的读数仪6进行读数,得到红线31和32之间的数据;②重复上述工作,最终共得到图3中红线313和2之间、黑线33和34、蓝线35和36、黄线37和38、紫线39和310、灰线311和312、绿线313和白线314之间的7个数据。上述直接人工观测法主要具有以下技术缺陷:一、直接人工观测法需逐一使用夹子夹住芯线后读数,其中4芯电缆仪器需要夹4次,10芯电缆仪器需要夹10次,14芯电缆仪器需要夹14次。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来说,一般布置约有5000支,监测仪器特别多,该方法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二、当水利水电工程遭遇地震、暴雨、洪水极端工况,采用直接人工观测法无法及时获取各建筑物的监测数据,无法及时有效评判各建筑物的安装状态。三、在观测人员观测过程中,易出现接线错误、夹子与芯线接触不良等情况,导致观测数据易出现错误。四、该方法观测工作量大且耗时,所需观测人员数量较多,一般需要16人以上的观测队伍才能满足规范规定4次/月观测频次的需要,人工观测时效性偏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实现了施工期弦式监测仪器快速采集,观测过程方便快捷且成本很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电缆集中接入固定的集线板和通道转换器,所述集线板侧面上设有12个电缆孔,监测仪器电缆从电缆孔进入集线板内;所述集线板内部设有12排电缆芯线固定槽,每个所述电缆孔对应一排电缆芯线固定槽,每排电缆芯线固定槽最多能接入14芯电缆;所述集线板上设有12×14个插孔;所述通道转换器包括通道转换旋钮、芯线转换旋钮、信号接口和集线板接口,所述集线板接口位于通道转换器的侧面,所述集线板接口的插针与集线板的插孔一一匹配对应;所述通道转换旋钮能在通道1~12之间切换,所述通道1~12分别对应编号1~12支仪器电缆,所述芯线转换旋钮可在芯线1~7之间切换,所述信号接口与读数仪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集线板接入4芯电缆,固定顺序为绿、白、红、黑。作为优选,所述集线板接入10芯电缆,固定顺序为绿、白、红、红、黑、黑、蓝、蓝、黄、黄。作为优选,所述集线板接入14芯电缆,固定顺序为绿、白、红、红、黑、黑、蓝、蓝、黄、黄、紫、紫、灰、灰。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集线板,利用转换器的通道转换旋钮和芯线转换旋钮切换来读取各监测仪器的数据,有效避免人工每次使用夹子逐一夹住芯线的重复操作,可大量节约观测时间,操作简便,可有效提高观测效率;二、本专利技术仅需在施工期电缆引入观测站时将电缆连接到集线板上,人工观测时仅需再多携带1台转换器即可快速观测,设备费用较低,特别是与每个测站安装集线箱相比费用大大降低;三、本专利技术通过集线板直接与接线器连接,可有效避免接线错误和芯线接触不良等情况,提高观测数据准确率;四、本专利技术提高在观测效率的基础上,可缩减观测队伍人员数量,大大节约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4芯电缆示意图;图2是10芯电缆示意图;图3是14芯电缆示意图;图4-6是集线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读数仪结构示意图;图8是通道转换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8所示,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包括集线板1和通道转换器5,监测仪器的电缆集中接入集线板1,集线板1侧面上设有12个电缆孔2,监测仪器电缆从电缆孔2进入集线板1内;集线板1内部设有12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每个电缆孔2对应一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每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最多能接入14芯电缆;集线板1上设有12×14个插孔3。本实施例中,集线板1接入4芯电缆,固定顺序为绿、白、红、黑。本实施例中,集线板1接入10芯电缆,固定顺序为绿、白、红、红、黑、黑、蓝、蓝、黄、黄。本实施例中,集线板1接入14芯电缆,固定顺序为绿、白、红、红、黑、黑、蓝、蓝、黄、黄、紫、紫、灰、灰。通道转换器5包括通道转换旋钮51、芯线转换旋钮52、信号接口53和集线板接口54,集线板接口54位于通道转换器5的侧面,集线板接口54的插针55与集线板1的插孔3一一匹配对应;通道转换旋钮51能在通道1~12之间切换,通道1~12分别对应编号1~12支仪器电缆,芯线转换旋钮52可在芯线1~7之间切换,信号接口53与读数仪6连接。具体步骤如下:①在施工期电缆引入观测站时将电缆连接到接线板上:监测仪器电缆穿过电缆孔2,按照固定顺序(4芯电缆:绿11、白12、红13、黑14,10芯电缆:绿21、白22、红23、红24、黑25、黑26、蓝27、蓝28、黄29、黄210,14芯电缆:绿31、白32、红33、红34、黑35、黑36、蓝37、蓝38、黄39、黄310、紫311、紫312、灰313、灰314)连接到电缆芯线固定槽4上。②观测人员携带通道转换器5和读数仪6前往施工现场观测站观测,具体方法为:将集线板1的插孔3对准集线板接口54的插针55插入,将读数仪6中夹子61和62连接通道转换器的信号接口53,通过转动通道转换旋钮51和芯线转换旋钮52逐一读取每支仪器各芯线间的数据(4芯电缆:图1中红线11和黑线12之间、绿线13和白线14之间的2个数据;10芯电缆:图2中红线21和22之间、黑线23和24之间、蓝线25和26之间、黄线27和28之间、绿线29和白线210之间的5个数据;14芯电缆:图3中红线31和32之间、黑线33和34、蓝线35和36、黄线37和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电缆集中接入固定的集线板(1)和通道转换器(5),所述集线板(1)侧面上设有12个电缆孔(2),监测仪器电缆从电缆孔进入集线板(1)内;所述集线板(1)内部设有12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每个所述电缆孔(2)对应一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每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最多能接入14芯电缆;所述集线板(1)上设有12×14个插孔(3);所述通道转换器(5)包括通道转换旋钮(51)、芯线转换旋钮(52)、信号接口(53)和集线板接口(54),所述集线板接口(54)位于通道转换器(5)的侧面,所述集线板接口(54)的插针(55)与集线板(1)的插孔(3)一一匹配对应;所述通道转换旋钮(51)能在通道1~12之间切换,所述通道1~12分别对应编号1~12支监测仪器电缆,所述芯线转换旋钮(52)可在芯线1~7之间切换,所述信号接口(53)与读数仪(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弦式安全监测仪器人工快速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电缆集中接入固定的集线板(1)和通道转换器(5),所述集线板(1)侧面上设有12个电缆孔(2),监测仪器电缆从电缆孔进入集线板(1)内;所述集线板(1)内部设有12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每个所述电缆孔(2)对应一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每排电缆芯线固定槽(4)最多能接入14芯电缆;所述集线板(1)上设有12×14个插孔(3);所述通道转换器(5)包括通道转换旋钮(51)、芯线转换旋钮(52)、信号接口(53)和集线板接口(54),所述集线板接口(54)位于通道转换器(5)的侧面,所述集线板接口(54)的插针(55)与集线板(1)的插孔(3)一一匹配对应;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林彭绍才韦国书段国学杜泽快刘洪亮郑栋胡长华丁林徐昆振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