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91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干燥腔室内设有竖向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旋转通气杆和多个固定于旋转通气杆上的搅拌叶片,每个搅拌叶片上沿叶片伸出方向均开设有多个气透孔、以用于将旋转通气杆内通入的外部热气体经多个气透孔排出进行干燥,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上的气透孔均呈交错分布,且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上的气透孔的数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灵活、干燥效率高、尤其是干燥均匀性好的优点。

Dryer for Coal Sa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到物料样品的采制、分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物料(如矿石、煤料)的样品采制、分析工作,各个国家均有强制标准,必须遵照标准进行采制样和分析工作。样品采制、分析工作过程的准则是在不破坏样品代表性的前提下,把采集到的样品粒度逐渐减小,质量也逐步减少,直到符合实验室化验对样品的粒度和质量(重量)精度要求,然后对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相关的试验分析。这一过程中不能够有样本的损失,不能够令样本发生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否则将会对最终的试验结果造成影响。在对煤样样品进行采制、分析时,需对煤样进行干燥去湿。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目前用于煤样干燥一般采用露天自然晾晒,效率低,时间长,占用场地大。二是目前用于煤样干燥设备有使用热气对煤样进行干燥,由于煤样具有一定厚度,但是现有设备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厚度的煤样的干燥均匀性,导致干燥效果不佳。很多处于顶层的煤样已经干燥到位了,但是处于中层尤其是底层的煤样却完全没有干燥合格,严重影响了后续的煤样分析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灵活、干燥效率高、尤其是干燥均匀性好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所述干燥腔室内设有竖向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旋转通气杆和多个固定于旋转通气杆上的搅拌叶片,每个所述搅拌叶片上沿叶片伸出方向均开设有多个气透孔、以用于将旋转通气杆内通入的外部热气体经多个气透孔排出进行干燥,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上的气透孔均呈交错分布,且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上的气透孔的数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多个气透孔的孔径沿着叶片伸出方向逐渐变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中处于上方搅拌叶片上的第N个气透孔孔径要比下方搅拌叶片上的第N个气透孔孔径更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搅拌叶片呈螺旋上升式的等距固定于旋转通气杆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搅拌叶片上于旋转时率先与样品接触的首端部处设有防磨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搅拌叶片由下至上旋转呈螺旋状、以用于旋转时将煤样掀起进行干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搅拌叶片上的多个气透孔均设于搅拌叶片的尾端部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通过多个固定于旋转通气杆上的搅拌叶片,能够边搅拌煤样边对煤样进行热风干燥,尤其是多个搅拌叶片时呈竖向依次布置的,很好的考虑了不同煤层的干燥均匀性问题,使得每个煤层的样品均同时实现了边搅拌边热风干燥,干燥效率极高。二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还科学的将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上的气透孔均呈交错分布,气透孔不会在同一相近位置重复吹热风,这使得交错的气透孔能够很全面的顾及到每个煤层,干燥均匀性更好。三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同时还进一步使得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上的气透孔的数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这进一步使得煤层的越深处气透孔的数量就越多,势必也就使得煤层的越深处热气喷射就越多,热气量就越大,这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原有的煤层越深、越难以干燥的技术问题,而且下层的热气量越大势必会逐步向上影响上层的煤样,为上层的干燥提供辅助,进一步加快了干燥效率。四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进一步使得每个搅拌叶片上的多个气透孔的孔径沿着叶片伸出方向逐渐变大。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观测得出的结果,充分考虑了同一煤层的热风流量问题,因为越往远端走,搅拌叶片内已经消耗的热气量就越多,所以本技术就将越远端的气透孔的孔径设置越大,一是控制越近端的热气量输出,二是增大越远端的热气量输出,使得同一煤层的干燥均匀性极佳。五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进一步在相邻两个搅拌叶片中处于上方搅拌叶片上的第N个气透孔孔径要比下方搅拌叶片上的第N个气透孔孔径更小。也即处于越下方的气透孔孔径更大。通过调整通气孔的孔径大小,使得煤层的越深处气透孔的孔径就越大,势必也就使得煤层的越深处热气喷射的热气量就越多,干燥效果就越佳,这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原有的煤层越深、湿度越大的技术问题,而且下层的热气量越大势必会逐步向上影响上层的煤样,为上层的干燥提供辅助,进一步加快了干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搅拌组件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搅拌组件在使用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例说明:1、干燥腔室;2、搅拌组件;21、旋转通气杆;22、搅拌叶片;221、气透孔;222、防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1,干燥腔室1内设有竖向的搅拌组件2,搅拌组件2包括旋转通气杆21和多个固定于旋转通气杆21上的搅拌叶片22,每个搅拌叶片22上沿叶片伸出方向均开设有多个气透孔221、以用于将旋转通气杆21内通入的外部热气体经多个气透孔221排出进行干燥,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均呈交错分布,且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的数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关于旋转通气杆21内通入的外部热气体,可以通过管道将外部高温气体从中空的旋转通气杆21的顶部注入等多种方式;关于旋转通气杆21的旋转方式,也可以例如在干燥腔室1的顶部设置电机驱动装置等多种方式,在此不作累述。通过以上特殊的科学设计,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通过多个固定于旋转通气杆21上的搅拌叶片22,能够边搅拌煤样边对煤样进行热风干燥,尤其是多个搅拌叶片22时呈竖向依次布置的,很好的考虑了不同煤层的干燥均匀性问题,使得每个煤层的样品均同时实现了边搅拌边热风干燥,干燥效率极高。二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还科学的将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均呈交错分布,气透孔221不会在同一相近位置重复吹热风,这使得交错的气透孔221能够很全面的顾及到每个煤层,干燥均匀性更好。三是本技术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同时还进一步使得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的数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例如图3所示,共设有A、B、C三个搅拌叶片22,将煤层分为了D、E、F三层。A设有3个气透孔221,而B设有4个气透孔221孔径,C设有6个气透孔221。这进一步使得煤层的越深处气透孔221的数量就越多,势必也就使得煤层的越深处热气喷射就越多,热气量就越大,这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原有的煤层越深、越难以干燥的技术问题,而且下层的热气量越大势必会逐步向上影响上层的煤样,为上层的干燥提供辅助,进一步加快了干燥效率。进一步,在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搅拌叶片22上的多个气透孔221的孔径沿着叶片伸出方向逐渐变大。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观测得出的结果,充分考虑了同一煤层的热风流量问题,因为越往远端走,搅拌叶片22内已经消耗的热气量就越多,所以本技术就将越远端的气透孔221的孔径设置越大,一是控制越近端的热气量输出,二是增大越远端的热气量输出,使得同一煤层的干燥均匀性极佳。进一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1),所述干燥腔室(1)内设有竖向的搅拌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旋转通气杆(21)和多个固定于旋转通气杆(21)上的搅拌叶片(22),每个所述搅拌叶片(22)上沿叶片伸出方向均开设有多个气透孔(221)、以用于将旋转通气杆(21)内通入的外部热气体经多个气透孔(221)排出进行干燥,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均呈交错分布,且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的数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腔室(1),所述干燥腔室(1)内设有竖向的搅拌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旋转通气杆(21)和多个固定于旋转通气杆(21)上的搅拌叶片(22),每个所述搅拌叶片(22)上沿叶片伸出方向均开设有多个气透孔(221)、以用于将旋转通气杆(21)内通入的外部热气体经多个气透孔(221)排出进行干燥,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均呈交错分布,且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上的气透孔(221)的数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搅拌叶片(22)上的多个气透孔(221)的孔径沿着叶片伸出方向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煤样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搅拌叶片(22)中处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焘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