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底座以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903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底座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底座包括具有一前水道的底座本体,前水道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将前水道分隔形成第一排水空腔、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第一排水空腔、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连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用于支撑蒸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空调底座由于采用了间隔设置于前水道中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以能够在保证对蒸发器的支撑作用的情况下增大前水道的蓄水空间,从而增加蓄水量,保证排水顺畅,防止冷凝水溢出前水道的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体验。

An Air Conditioning Base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底座以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底座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壁挂式空调器,其底座的前水道中的最前端设置有抵持台,抵持台与蒸发器抵持,以支撑蒸发器,并密封蒸发器与前水道之间的间隙。但是这样一来,底座中前水道的蓄水空间小,蓄水量少,当蒸发器排出的冷凝水过多时,冷凝水不能够及时通过前水道排出,可能会导致冷凝水溢出的情况发生,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大前水道的蓄水空间,从而增加蓄水量,保证排水顺畅,防止冷凝水溢出前水道的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底座,包括具有一前水道的底座本体,前水道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将前水道分隔形成第一排水空腔、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第一排水空腔、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连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用于支撑蒸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空调底座由于采用了间隔设置于前水道中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以能够在保证对蒸发器的支撑作用的情况下增大前水道的蓄水空间,从而增加蓄水量,保证排水顺畅,防止冷凝水溢出前水道的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板用于与蒸发器的一侧抵持,第二支撑板用于与蒸发器的另一侧抵持。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共同作用,对蒸发器进行支撑,从而固定蒸发器与底座本体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板间隔设置,且形成至少一个第一通道,第一排水空腔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二排水空腔连通。以使第一排水空腔和第二排水空腔内的冷凝水能够相互流通,从而提高排水的顺畅程度。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支撑板间隔设置,且形成至少一个第二通道,第二排水空腔通过第二通道与第三排水空腔连通。以使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内的冷凝水能够相互流通,从而提高排水的顺畅程度。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的纵切面呈阶梯状,第二支撑板相邻设置有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均用于与蒸发器抵持。以对蒸发器进行限位和支撑,并且密封蒸发器与前水道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前水道的纵切面呈U形,前水道包括第一侧壁、底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通过底壁与第二侧壁一体成型,第一侧壁与第一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一排水空腔,第二侧壁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三排水空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第二排水空腔,第一排水空腔、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共同作用,对冷凝水进行储蓄。进一步地,底座本体设置有排水孔,前水道与排水孔连通,底壁与水平面呈预设夹角设置,底壁远离排水孔的一端高于底壁靠近排水孔的一端。以使前水道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底壁向排水孔流动,并最终从排水孔流出到外界,完成排水工作。进一步地,预设夹角的范围在0.5至2度之间。以使底壁对冷凝水具有较佳的引导效果,并且能够使得水流平稳,不会冲出前水道。进一步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平行设置,第一侧壁与底壁之间的夹角的范围在45度至75度之间。以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延伸位置与蒸发器的位置相匹配,使得蒸发器能够落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底座,该空调底座包括具有一前水道的底座本体,前水道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将前水道分隔形成第一排水空腔、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第一排水空腔、第二排水空腔和第三排水空腔连通,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用于支撑蒸发器。空调器内的空调底座能够在保证对蒸发器的支撑作用的情况下增大前水道的蓄水空间,从而增加蓄水量,保证排水顺畅,防止冷凝水溢出前水道的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底座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底座与蒸发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底座中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底座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底座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空调底座;110-前水道;111-第一侧壁;112-底壁;113-第二侧壁;120-底座本体;121-排水孔;130-第一支撑板;140-第二支撑板;141-第一抵持面;142-第二抵持面;150-第一排水空腔;160-第二排水空腔;170-第三排水空腔;180-第一通道;190-第二通道;200-蒸发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底座100,用于组装形成空调。其能够在保证对蒸发器200的支撑作用的情况下增大前水道110的蓄水空间,从而增加蓄水量,保证排水顺畅,防止冷凝水溢出前水道110的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体验。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00安装于空调底座100上,空调底座100与蒸发器200抵持,以对蒸发器200进行支撑,固定蒸发器200的相对位置,并且蒸发器200表面形成的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空调底座100内,并沿着空调底座100排出到外界。该空调底座100包括具有一前水道110的底座本体120,底座本体120用于固定安装于墙面上,蒸发器200安装于底座本体120上,蒸发器200表面形成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前水道110内,并能够沿着前水道110排出到外界。值得注意的是,前水道110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将前水道110分隔形成第一排水空腔150、第二排水空腔160和第三排水空腔170,第一排水空腔150、第二排水空腔160和第三排水空腔170连通,且均用于储蓄冷凝水,以增大前水道110的蓄水空间,从而增加蓄水量,保证排水顺畅。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均用于支撑蒸发器200,以对蒸发器200的位置进行限定,蒸发器200表面形成的冷凝水能够落入第一排水空腔150、第二排水空腔160或者第三排水空腔170,进而沿着前水道110排出到外界。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均沿前水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板14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30的外侧,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之间形成第二排水空腔160。第一支撑板130用于与蒸发器200的一侧抵持,第二支撑板140用于与蒸发器200的另一侧抵持,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共同作用,对蒸发器200进行支撑,从而固定蒸发器200与底座本体120的相对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板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板130间隔设置,且形成至少一个第一通道180,第一排水空腔150通过第一通道180与第二排水空腔160连通,以使第一排水空腔150和第二排水空腔160内的冷凝水能够相互流通,从而提高排水的顺畅程度。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30的数量为三个,第一通道180的数量为两个,但并不仅限于此,第一支撑板130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前水道(110)的底座本体(120),所述前水道(110)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所述第一支撑板(13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40)将所述前水道(110)分隔形成第一排水空腔(150)、第二排水空腔(160)和第三排水空腔(170),所述第一排水空腔(150)、所述第二排水空腔(160)和所述第三排水空腔(170)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13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40)均用于支撑蒸发器(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前水道(110)的底座本体(120),所述前水道(110)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30)和第二支撑板(140),所述第一支撑板(13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40)将所述前水道(110)分隔形成第一排水空腔(150)、第二排水空腔(160)和第三排水空腔(170),所述第一排水空腔(150)、所述第二排水空腔(160)和所述第三排水空腔(170)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板(13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40)均用于支撑蒸发器(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30)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4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130)用于与所述蒸发器(200)的一侧抵持,所述第二支撑板(140)用于与所述蒸发器(200)的另一侧抵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30)间隔设置,且形成至少一个第一通道(180),所述第一排水空腔(150)通过所述第一通道(180)与所述第二排水空腔(160)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板(140)间隔设置,且形成至少一个第二通道(190),所述第二排水空腔(160)通过所述第二通道(190)与所述第三排水空腔(17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底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彬黄家柏张坤鹏许超魁徐海涛霍彪王千广曾友坚贺佳伟王杰杰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