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建筑的施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建筑施工惯用的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决我国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推进建筑施工的产业化和标准化。装配式建筑,通常被人们称为“拼装建筑”,其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内提前制作完成,装配则为施工方式,即将已生产的部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从而最终成为完整的建筑。目前装配式建筑领域中,楼板以及梁的支撑组件的竖向支撑装置主要采用可调独立支撑或钢管扣件支撑等搭设承重体系,而这样的承重体系搭设其高度调节不够方便,采用钢管扣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组件时,导致噪声可以通过钢管较为清楚的传递到室内,从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其结构简单、方便不同搭建高度的调节、稳定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包括三根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杆,三根所述第一立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包括三根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杆,三根所述第一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为一端有开口的中空套筒结构,所述第一立杆的杆壁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贯穿所述杆壁的支撑孔,每四个沿周向均布的支撑孔为一组,所述支撑孔有多组且多组所述支撑孔沿第一立杆轴向均布;所述第一立杆内套入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也为一端有开口的中空套筒结构,所述第二立杆的外底部与所述第一立杆的内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一立杆内壁和第二立杆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立杆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第二立杆的杆壁沿轴向设置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贯穿所述杆壁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立杆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包括三根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杆,三根所述第一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杆为一端有开口的中空套筒结构,所述第一立杆的杆壁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贯穿所述杆壁的支撑孔,每四个沿周向均布的支撑孔为一组,所述支撑孔有多组且多组所述支撑孔沿第一立杆轴向均布;所述第一立杆内套入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也为一端有开口的中空套筒结构,所述第二立杆的外底部与所述第一立杆的内底部相抵靠,所述第一立杆内壁和第二立杆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二立杆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第二立杆的杆壁沿轴向设置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贯穿所述杆壁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立杆的杆壁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四个贯穿所述杆壁的伸出孔,所述伸出孔与所述支撑孔相对应,所述伸出孔内均水平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由伸出孔伸出至第一立杆内壁和第二立杆外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端部连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套管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条形滑槽相配的条形滑块,所述条形滑块由条形滑槽伸出至第一立杆内壁和第二立杆外壁之间形成的间隙内,所述压杆上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铰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套设在压杆上,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套置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立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金波,杨艳,魏英杰,舒勤,闫洪坤,王虎,杨雪,李颖颖,安偲玮,袁尉航,陶扬威,王豪,唐柏林,任启富,苟元旭,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工业化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