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48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污水过滤器,污水过滤器的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冷却塔的出水口与加热塔的进水口连通,冷却塔及加热塔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及加热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及加热塔启停,污水过滤器的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冷却塔的出水口与加热塔的进水口连通,冷却塔及加热塔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及加热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及加热塔启停,以使得加热塔导出的冷却水与设定的温度范围吻合。

A Water-saving and Pollution-reducing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循环冷却水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管道、换热设备腐蚀以及换热效果逐渐变差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污垢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菌落和分泌物、粉尘等组构成。容易滋生硫化氢等有害成分,垢的质地松软,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而且引起垢下腐蚀;因为循环水中充足的氧气、合适的温度、丰富的营养,比较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不及时控制将导致水质恶化、发臭,大量的黏液垢沉积,设备腐蚀日益加剧。目前国内外应对工业循环水水质改善的主要是加大排污量,减少浓缩倍数,降低设备腐蚀。由此产生原水制水成本上升,严重浪费水资源不得以而为之。然而,冷却水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冷却水的温度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需要将冷却水再次加热或者冷却,以使得冷却水的温度达到可使用的范围范围,从而导致系统经常由于缺水的问题导致停止,进而影响正常的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能够减少或避免外界的干扰,可直接制备适宜工业生产用的冷却水,以达到节水减污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污水过滤器,所述污水过滤器的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与加热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及加热塔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及加热塔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及加热塔启停,以使得加热塔导出的冷却水与设定的温度范围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技术效果为:所述污水过滤器的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的出水口与加热塔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及加热塔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及加热塔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及加热塔启停,以使得加热塔导出的冷却水与设定的温度范围吻合。附图说明图1是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本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污水过滤器10,所述污水过滤器10的出水口与冷却塔2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的出水口与加热塔3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启停,以使得加热塔30导出的冷却水与设定的温度范围吻合;所述污水过滤器10的出水口与冷却塔2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的出水口与加热塔3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及加热塔启停,以使得加热塔导出的冷却水与设定的温度范围吻合;上述的温度传感器及控制模块均为市场上常见的模块单元,可直接根据工业需要进行购买;上述的加热塔20的实际启动时间很短,因此可基本忽略加热塔20的预热对冷却水温度产生的干扰。优选地,为提高对处理后的污水的换热效率,所述污水过滤器10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管100,所述冷却塔20包括冷却罐体21,所述出水管100伸入冷却罐体21,所述出水管100伸入冷却罐体21的管型设置成迂回状,所述冷却罐体21内设置有换热器22,所述换热器22与换热单元连通;上述的换热器22与换热单元连通,能够实现对迂回状的出水管100的快速冷却。为进一步提高对出水管100的冷却均匀度,所述冷却罐体21上设置与进水管23及排水管24,所述进水管23设置在冷却罐体21的低端,所述排水管24设置在冷却罐体21的高端;向冷却罐体21内导入水源,使得出水管100浸没在冷却罐体21的液面下方,利用换热器22实施对水流的加热,从而实现对出水管100的换热均匀性,提高换热效率。优选地,所述加热塔30包括立式布置的筒体31,所述筒体31内设置有陶瓷筒体32,所述陶瓷筒体32与筒体31平行,所述陶瓷筒体32上设置有管状槽体321,所述管状槽体321的管芯与陶瓷筒体32平行且同芯布置,所述陶瓷筒体32的中心设置有进水孔322,所述陶瓷筒体32的上端面设置有出水孔323,所述出水孔323沿着陶瓷筒体32的筒芯周向环绕设置多个,所述管状槽体321内环绕设置有电加热丝33,所述出水管100与进水孔322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筒体31的筒口处设置有盖板34,所述盖板34上设置有出水口与第一水泵35的进水口连通。更进一步地,所述筒体31内壁设置有保温壳311。为提高对污水的过滤效果,所述污水过滤器10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箱体11、12、13,所述第一箱体11与第二箱体12之间设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上端设置有连通孔141,所述第二箱体12与第三箱体13之间设置有过滤板15,所述第三箱体13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与第二水泵1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16的出水口与出水管100连通。所述第一箱体11呈漏斗形且底部设置有排渣机111。所述冷却罐体2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211。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过滤器(10),所述污水过滤器(10)的出水口与冷却塔(2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的出水口与加热塔(3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启停,以使得加热塔(30)导出的冷却水与设定的温度范围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过滤器(10),所述污水过滤器(10)的出水口与冷却塔(2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的出水口与加热塔(3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冷却塔(20)及加热塔(30)启停,以使得加热塔(30)导出的冷却水与设定的温度范围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器(10)的出水口设置有出水管(100),所述冷却塔(20)包括冷却罐体(21),所述出水管(100)伸入冷却罐体(21),所述出水管(100)伸入冷却罐体(21)的管型设置成迂回状,所述冷却罐体(21)内设置有换热器(22),所述换热器(22)与换热单元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罐体(21)上设置与进水管(23)及排水管(24),所述进水管(23)设置在冷却罐体(21)的低端,所述排水管(24)设置在冷却罐体(21)的高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减污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塔(30)包括立式布置的筒体(31),所述筒体(31)内设置有陶瓷筒体(32),所述陶瓷筒体(32)与筒体(31)平行,所述陶瓷筒体(32)上设置有管状槽体(3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强罗吉昌魏伟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岷江雪盐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