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475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理塘、臭氧氧化单元、离子交换单元、增氧曝气单元、絮凝沉淀单元和存放塘,所述存放塘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对各个污染因子均有较好的治理效果,最终恢复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且治理措施中工序简单实用,污水净化效果好,既处理了污水,又将污水回收利用,整个治理体系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

A Treatment System for Sewage Pon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环境修复领域,涉及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
技术介绍
上世纪末,国内部分生活、工业区域由于无流动性河流,且污水处理不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坑塘作为排污对象,对水体及土壤环境构成了威胁。为了消除坑塘的环境危害,国家开始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由于坑塘污染时间长久,需要彻底解除水、土壤等各个方面的污染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以有效治理纳污坑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理塘、臭氧氧化单元、离子交换单元、增氧曝气单元、絮凝沉淀单元和存放塘,所述存放塘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如此,可将待处理纳污坑塘的污水通过沟渠或污水泵输送至调理塘,通过添加调理剂混合均匀后,再输送至臭氧氧化单元、离子交换单元、增氧曝气单元、絮凝沉淀单元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完成后排放至存放塘,存放塘内的水可用于浇灌或其他用途。存放塘内的防渗膜可防止净化水被再次污染。污水在臭氧氧化单元中,污水中大分子被分解为小分子,可生化性得到提升。离子交换单元中,通过打破废水中的正负离子键,然后以电荷中和为基理,与离子分离药剂中的正负离子重新组合,聚集微小絮体,继而封锁组成较大絮状体,与水体分离,达到污水净化目的。纳污坑塘底部的淤泥采用排干清淤处理,通过检测底泥成分判断是否污染超标,若未超标,消毒晾干后可用作护坡道路的填埋土,若污染超标,则送至填埋场进一步处理。在污染物清除后,在纳污坑塘底部播撒草籽,污水净化后用作浇灌用水,恢复该区域的生态系统。通过一个调理塘可实现多个待处理纳污坑塘的污水收集处理。存放塘、调理塘均可利用现成纳污坑塘,减少治理系统构建所需工程量。进一步地,所述调理塘的底部挖设有方槽和若干与方槽连通的引水槽。进一步地,所述方槽位于调理塘的出水侧。如此,可方便水的汇集和污水抽出。进一步地,所述引水槽的坡度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进一步地,方槽和引水槽朝向调理塘的出水侧倾斜。进一步地,所述调理塘内的污水通过水泵输送至臭氧氧化单元。进一步地,所述防渗膜为聚乙烯膜。进一步地,防渗膜的中间及四周边缘用重物压实。进一步地,所述防渗膜的厚度为1-2cm。本技术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对各个污染因子均有较好的治理效果,最终恢复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且治理措施中工序简单实用,污水净化效果好,既处理了污水,又将污水回收利用,整个治理体系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治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污水净化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理塘II、臭氧氧化单元2-1、离子交换单元2-2、增氧曝气单元2-3、絮凝沉淀单元2-4和存放塘I,所述存放塘I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1。臭氧氧化单元2-1、离子交换单元2-2、增氧曝气单元2-3、絮凝沉淀单元2-4构成污水净化主体部分2。调理塘II与其他待处理纳污坑塘III连通。进一步地,离子交换单元2-2、增氧曝气单元2-3一体设置,分别设置于同一池体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调理塘II的底部挖设有方槽3和2条与方槽3连通的引水槽4。所述方槽3位于调理塘II的出水侧。所述调理塘II内的污水通过水泵输送至臭氧氧化单元2-1。所述防渗膜1为聚乙烯膜。所述防渗膜1的厚度为1.5cm。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调理塘(II)、臭氧氧化单元(2‑1)、离子交换单元(2‑2)、增氧曝气单元(2‑3)、絮凝沉淀单元(2‑4)和存放塘(I),所述存放塘(I)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污坑塘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调理塘(II)、臭氧氧化单元(2-1)、离子交换单元(2-2)、增氧曝气单元(2-3)、絮凝沉淀单元(2-4)和存放塘(I),所述存放塘(I)的底部铺设有防渗膜(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理塘(II)的底部挖设有方槽(3)和若干与方槽(3)连通的引水槽(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华浩刘杨华刘光石朱敬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永清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