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主绝缘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90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主绝缘打磨装置,包括前盖、轴承套、嵌设于轴承套内的主轴承、后盖、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前盖中间设有适于电缆穿过的第一打磨孔;所述轴承套一侧端面向左延伸形成轴承套盖;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前盖一侧的存放盒,其中一个存放盒内设有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杆以及设于后盖一侧端面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杆使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同步转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套设有打磨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在当前电缆作业环境中,电缆打磨效率低,不能标准化的问题,经过实际检验,该装置有效解决了传统手工打磨费时费力的生产难题,将原有打磨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3分钟。

A Grinding Device for Cable Main Ins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主绝缘打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缆打磨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主绝缘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国内电缆型号众多,并且质量参差不齐,其主绝缘在出厂过程中就已存在不标准的现象,这样就使得施工人员在制作电缆接头过程中,不得不使用砂纸将拨开的主绝缘进行精细的打磨直至没有明显凹痕并且整体较为光滑才可以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目前多数城区的电缆架设也以电缆敷设取代了架空导线的输电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使电缆接头制作变成一种有专用的施工器具实施的工序,来取代目前传统的壁纸刀、钳子、锯弓、砂纸等采取使用人力的施工模式就变的非常重要。而未来电缆接头的制作也必将会向现代化、标准化、模式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当下电缆制作主要工序中,剥除、倒角、打磨等主要工序占电缆制作大部分施工时间,若施工环境不适合电缆接头的制作或在紧急抢修施工中,所需要的施工时间就会增加很多,例如三项电缆端头打磨过程需要用时在1小时以上,仅“打磨”这一道工序就需要施工人员耗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无法实现快速,模式化的施工要求。目前还没有能够在电缆制作过程中对电缆主绝缘剥除半导电后进行清洁、打磨光滑的专用工具。技术内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主绝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轴承套、嵌设于轴承套内的主轴承、后盖、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前盖中间设有适于电缆穿过的第一打磨孔,前盖周向设有第一传动孔;所述轴承套一侧端面向左延伸形成轴承套盖,轴承套盖外周设有倒角,轴承套盖中间设有开口,开口直径小于主轴承内径,且开口处沿周向设有第一齿轮齿,所述轴承套外周设有手柄;所述后盖一端面设有两级凸台,第一级凸台的外径与主轴承的内径相一致,且第一级凸台嵌套于主轴承内;第二级凸台直径小于等于轴承套盖开口直径;后盖中间对应第一打磨孔的位置设有贯穿两级凸台的第二打磨孔,后盖上对应第一传动孔的位置设有贯穿第二级凸台的第二传动孔、后盖上对应第二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主绝缘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轴承套、嵌设于轴承套内的主轴承、后盖、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前盖中间设有适于电缆穿过的第一打磨孔,前盖周向设有第一传动孔;所述轴承套一侧端面向左延伸形成轴承套盖,轴承套盖外周设有倒角,轴承套盖中间设有开口,开口直径小于主轴承内径,且开口处沿周向设有第一齿轮齿,所述轴承套外周设有手柄;所述后盖一端面设有两级凸台,第一级凸台的外径与主轴承的内径相一致,且第一级凸台嵌套于主轴承内;第二级凸台直径小于等于轴承套盖开口直径;后盖中间对应第一打磨孔的位置设有贯穿两级凸台的第二打磨孔,后盖上对应第一传动孔的位置设有贯穿第二级凸台的第二传动孔、后盖上对应第二传动孔的位置设有贯穿第一级凸台的第三传动孔,第二传动孔位于第二级凸台的边缘,且边缘处设有缺口;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传动杆以及设于后盖一侧端面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其中传动杆一端穿过第一传动孔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传动孔和第三传动孔与主动轮相连接,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传动杆带动主动轮同步转动;传动杆设有啮合部,啮合部外圆周设有第二齿轮齿,第二齿轮齿通过设置于第二传动孔边缘处的缺口与第一齿轮齿啮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英夫张虹苏小波于波谢梦莹李龙清江超平孙永平茹祥来王宁秦伟毛恒超于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乡供电公司新乡华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配电工程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