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89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横纵布置的隔墙钢架、从而形成若干隔墙单元,所述隔墙单元内填充纤维折叠块,且纤维折叠块通过头部锚固架和尾部锚固架以镶嵌的方式固定在隔墙钢架上;锚固钉尾部深入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头部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压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以普通隔墙1/3‑1/5的厚度实现多室炉膛的空间分隔,有效减小炉膛尺寸。

A Multi-chamber High Temperature Hot Blast Furnace Intermediate Wall Masonr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炉领域,适用于多室室热风炉中间隔墙的砌筑,具体涉及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多室热风炉、加热炉或焚烧炉的隔墙一般有两种砌筑方法:第一种,采用独立砌筑的方法,即每个室按照单独的热风炉进行砌筑,砌筑方法为由外及里分别为钢壳、空气夹套、绝热层、隔热层、工作层。(或减少其中几种)第二种,采用定型耐火材料预制后拼装或采用非定型耐火材料支模现场浇注。采用第一种方法的情况较多,因需保证炉壁外温度低于70℃,多室之间外壁要散热,砌筑厚度达到普通外墙厚度的3倍以上,当炉膛空间受限(比如需要撬装运输)时,导致炉膛有效空间被占用,功能无法保证。采用第二种方法制作,一般针对固定场合运行的工业炉,当隔墙部位存在振动,隔墙工况需要急冷急热,隔墙两侧存在较大温差时,此种隔墙易发生裂纹、脱落、坍塌等形式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专利技术了一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横纵布置的隔墙钢架、从而形成若干隔墙单元,所述隔墙单元内填充纤维折叠块,且纤维折叠块通过头部锚固架和尾部锚固架以镶嵌的方式固定在隔墙钢架上;锚固钉尾部深入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头部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压紧。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相连隔墙单元中的纤维折叠块伸缩方向交错布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该结构的上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顶活动连接,该结构的下侧通过隔墙钢架焊接在炉底钢壳上的型钢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该结构的上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顶活动连接,该结构的下侧通过隔墙钢架焊接在炉底钢壳上的型钢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该结构的左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前墙的钢壳固定连接,该结构的右侧通过隔墙钢架与炉后墙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炉顶上设有弹簧,垫片和螺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炉后墙上设有弹簧,垫片和螺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头部锚固架、尾部锚固架焊接在隔墙钢架上,锚固钉插入后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的挤压方式安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以普通隔墙1/3-1/5的厚度实现多室炉膛的空间分隔,有效减小炉膛尺寸。炉墙采用纤维材料制作,重量仅为预制块或浇注料的1/10。隔墙内部存在钢制骨架,能够承受两侧大压差。隔墙钢架采用活动连接方式,不产生热应力变形导致炉墙受损。砌筑方法简单,仅为镶嵌,锚固。普通工人即可操作。维修方便,单个模块受损后,重新砌筑即可,不影响其他隔墙模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中间隔墙砌筑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间隔墙砌筑结构俯视图,图1(b)为间隔墙砌筑结构左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室高温热风炉的示意图。其中:1—隔墙钢架,2—纤维折叠块,3—尾部锚固架,4—锚固钉,5—头部锚固架,6—炉底,7—型钢,8—炉前墙,9—炉顶,10—弹簧,11—垫片,12—螺母,13—炉后墙,14—隔墙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如图1~2,一种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该结构包括若干横纵布置的隔墙钢架(1)、从而形成若干隔墙单元(14),所述隔墙单元(14)内填充纤维折叠块(2),且纤维折叠块(2)通过头部锚固架(5)和尾部锚固架(3)以镶嵌的方式固定在隔墙钢架(1)上;锚固钉(5)尾部深入相邻的纤维折叠块(2),头部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2)压紧。相连隔墙单元(14)中的纤维折叠块(2)伸缩方向交错布置。该结构的上侧通过隔墙钢架(1)与炉顶(9)活动连接,该结构的下侧通过隔墙钢架(1)焊接在炉底(6)钢壳上的型钢(7)上。该结构的上侧通过隔墙钢架(1)与炉顶(9)活动连接,该结构的下侧通过隔墙钢架(1)焊接在炉底(6)钢壳上的型钢(7)上。该结构的左侧通过隔墙钢架(1)与炉前墙(8)的钢壳固定连接,该结构的右侧通过隔墙钢架(1)与炉后墙(13)活动连接。炉顶(9)上设有弹簧(10),垫片(11)和螺母(12)。炉后墙(13)上设有弹簧(10),垫片(11)和螺母(12)。头部锚固架(5)、尾部锚固架(3)焊接在隔墙钢架(1)上,锚固钉(4)插入后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2)的挤压方式安装。应用案例:应用在一台撬装结构的热风炉上。热风炉外形尺寸2.8m×2.2m×9m,制作隔墙厚度为150mm,高度2.2m,长度9m,中间没有增加型钢支撑。单室炉膛内腔宽度达到1.125m。有效利用率达到80%;炉膛运行温度达到1000℃,两室压差达到1kPa。炉膛顶部承受50t回转设备重压,设备带来低频振动。经连续实验72小时,检查炉膛状态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若干横纵布置的隔墙钢架(1)、从而形成若干隔墙单元(14),所述隔墙单元(14)内填充纤维折叠块(2),且纤维折叠块(2)通过头部锚固架(5)和尾部锚固架(3)以镶嵌的方式固定在隔墙钢架(1)上;锚固钉(5)尾部深入相邻的纤维折叠块(2),头部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2)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若干横纵布置的隔墙钢架(1)、从而形成若干隔墙单元(14),所述隔墙单元(14)内填充纤维折叠块(2),且纤维折叠块(2)通过头部锚固架(5)和尾部锚固架(3)以镶嵌的方式固定在隔墙钢架(1)上;锚固钉(5)尾部深入相邻的纤维折叠块(2),头部通过相邻的纤维折叠块(2)压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连隔墙单元(14)中的纤维折叠块(2)伸缩方向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的上侧通过隔墙钢架(1)与炉顶(9)活动连接,该结构的下侧通过隔墙钢架(1)焊接在炉底(6)钢壳上的型钢(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室高温热风炉中间隔墙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的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峰徐海涛周永贤陈纪赛张胜田支晓欢邓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船绿洲环保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