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升降媒体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82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媒体墙:它包括底座;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升降立柱及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驱动机构,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用于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支撑架,支撑架连接在升降立柱上,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墙身罩体,罩设在桌腿组件及支撑架的外侧,墙身罩体与升降立柱或支撑架连接,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墙身罩体的相对两侧板的外表面为平面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组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供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连接件自外向内穿设于墙身罩体内并与墙身罩体内的支撑架连接。该电动升降媒体墙高度可调节、承重能力强,功能多样且拆装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包装体积小。

Electric Lifting Media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升降媒体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显示器悬挂的媒体墙,具体讲是一种电动升降媒体墙。
技术介绍
媒体墙也称多媒体墙,用于供多媒体设备安装;多媒体墙在现代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能够用于公司会议和家庭生活,例如,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墙中的多媒体系统播放幻灯片,使得教学更为直观和生动;公司可以通过多媒体墙内的多媒体系统开视频会议;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通过电视机与多媒体墙内的多媒体系统相连接看视频等。多媒体墙一般用于供显示器、广告媒体等安装的设备,传统的多媒体墙是固定不动的墙体,在墙体上安装显示器、插座、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其使用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差,因此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办公场所、展会、户外活动等。为了满足人们不同场合的需求,现有技术的多媒体墙也设置成移动式媒体墙,其结构一般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滑轮,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显示器挂架,该媒体墙可移动使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授权公开号为CN204738391U、名称为一种移动式多功能媒体墙,其公开的结构包括包括墙身框体,所述墙身框体由前框板、后框板、上框板、下框板、左框板以及右框板围合而成,所述下框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一用于使得所述墙身框体移动的移动机构。该现有技术的多功能媒体墙在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1、供多媒体连接的墙身框体,其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2、多媒体设备直接连接在墙身框体,而墙身框体的承重能力较低,导致媒体墙的承重能力较差;3、该媒体墙的使用功能单一,只具有承载多媒体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人们在开会时需要使用白板书写,而现有技术的媒体墙不具有白板书写功能;4、该现有技术的媒体墙的墙身框体的各板件之间的连接均是通过螺丝连接,其安装和拆卸均比较麻烦,组装速度较慢、用户体验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承重能力强,功能多样且拆装方便,便于后期维护,包装体积小的电动升降媒体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固定有以下结构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它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升降立柱及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用于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连接在升降立柱上,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墙身罩体,罩设在桌腿组件及支撑架的外侧,所述的墙身罩体与升降立柱或支撑架连接,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所述的墙身罩体的相对两侧板的外表面为平面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组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供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连接件自外向内穿设于墙身罩体内并与墙身罩体内的支撑架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电动升降媒体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电动升降媒体墙的墙身罩体是设置在升降组件及支撑架的外侧,与升降立柱或支撑架连接,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该墙身罩体相当于一个升降的媒体墙,因此安装在墙身罩体外侧的显示器也会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从而可方便调节电动升降媒体墙的升降高度,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显示器安装架是通过连接件穿过墙身罩体的连接孔后与墙身罩体内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因此该显示器安装架的承重能力较强。作为优选,所述的墙身罩体由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围合而成的底部为敞开且内部中空的方形罩体,所述的连接孔设置在前面板上。该墙身罩体的结构设计使墙身罩体呈方形的墙体状,在其升降时可遮挡内部的升降立柱,使该电动升降媒体墙整体视觉感更好;该连接孔的外端可安装堵块或端盖,在不连接显示器安装架时,可用堵块或端盖连接在连接孔的外端,从而使前面板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滑。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固定连接成一倒U字形的外框,所述的前面板固定连接在外框的前端,所述的后面板可拆式连接在外框的后端。后面板的可拆式设计用于在该产品后期的维修、更换零部件时,能方便拆开。作为优选,所述外框后端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外框高度方向分布的卡座,所述后面板的两侧均连接有与卡座相配卡接的卡扣,后面板上的卡扣自上而下卡接在外框后端两侧的卡座上,用于使后面板连接在外框的后端。该后面板与外框的可拆式连接结构,使后面板无需使用紧固件固定,只需将卡扣自上而下卡接在卡座上即可,拆卸时反向操作,无需使用手动工具,拆装非常方便,用户体验感好。作为优选,所述外框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横向向外延伸设有两个相平行的凸出壁,所述后面板两侧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供凸出壁容置且与凸出壁滑动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的下端贯穿后面板的底部,导向槽的上端设置为封闭端;当后面板两侧的卡扣与外框两侧的卡座卡接时,所述的凸出壁容置在导向槽内。导向槽一方面在后面板拆装时起导向作用,便于快速拆装,另一方面,导向槽起到容置凸出壁的作用,使墙身罩体的外侧不显示连接结构,整体性强。作为优选,所述墙身罩体在升降立柱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墙身罩体的下端与底座的底部相平齐。该墙身罩体的设置,使该电动升降媒体墙内的部件如升降立柱、驱动机构、支撑架等均能置于墙身罩体内,在包装时,只需使用与墙身罩体体积大小的包装盒即可包装,无需拆解分开包装,这样该产品用户购买后无需自己组装即可使用。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至少两组支脚,每组支脚包括与底座底部连接的支脚座以及可转动连接在支脚座上的两个支脚,每个支脚上设有弹性销,所述的支脚座上设有供弹性销自由端卡入的定位孔;当两个支脚转动至展开状态时,所述支脚上的弹性销卡入支脚座上的定位孔内;当两个支脚转动至折叠状态时,所述的两个支脚处于底座底部的容置槽内。两组支脚的折叠式设计,进一步减少该产品的包装空间,便于运输。作为优选,所述墙身罩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墙身罩体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的开口内间隙配合一用于书写的白板;所述开口内侧的支撑架上连接有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白板的上端滑动配合在上导轨上,白板的下端滑动配合在下导轨上;所述的白板可沿上导轨及下导轨滑动,使白板处于展开状态或收缩状态,当白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白板从墙身罩体的开口向外滑出;当白板处于收缩状态时,白板缩进墙身罩体的开口内。该白板的设置,增加该电动升降媒体墙具有白板书写的功能,在公司会议或活动中,可将白板拉出使用,使用完毕后缩回开口内,满足人们的办公需求。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立柱为两个,且两个升降立柱均连接有驱动电机,每个驱动电机的转轴与该驱动电机底部升降立柱内的丝杠升降机构传动连接。该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齿轮,所述的齿轮与丝杠升降机构的传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带动丝杠升降机构转动,从而使升降立柱发生升降动作。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横梁、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的横梁设置在两个升降立柱的上部,且两个升降立柱顶端的驱动电机分别连接在横梁的内侧壁上,所述的上支架固定连接在横梁的顶部,下支架固定连接在横梁的底部;所述上支架的外侧壁上与墙身罩体上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连接件内端螺纹连接的连接座。支撑架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该电动升降媒体墙的承重能力,而且可进一步拓展使用,如在支撑架上设置抽屉,安装不同的支架,如投影支架等,能进一步扩展该电动升降媒体墙的使用功能,为后期的技术开发提供基础。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升降立柱的外侧套设有一背面为敞开的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升降立柱及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用于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连接在升降立柱上,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墙身罩体,罩设在升降组件及支撑架的外侧,所述的墙身罩体与升降立柱或支撑架连接,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所述的墙身罩体的相对两侧板的外表面为平面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组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供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连接件自外向内穿设于墙身罩体内并与墙身罩体内的支撑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升降立柱及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用于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连接在升降立柱上,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墙身罩体,罩设在升降组件及支撑架的外侧,所述的墙身罩体与升降立柱或支撑架连接,并随升降立柱同步升降,所述的墙身罩体的相对两侧板的外表面为平面结构,其中至少一个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一组连接孔,该连接孔用于供连接显示器安装架的连接件自外向内穿设于墙身罩体内并与墙身罩体内的支撑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身罩体由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围合而成的底部为敞开且内部中空的方形罩体,所述的连接孔设置在前面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固定连接成一倒U字形的外框,所述的前面板固定连接在外框的前端,所述的后面板可拆式连接在外框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后端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外框高度方向分布的卡座,所述后面板的两侧均连接有与卡座相配卡接的卡扣,后面板上的卡扣自上而下卡接在外框后端两侧的卡座上,用于使后面板连接在外框的后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横向向外延伸设有两个相平行的凸出壁,所述后面板两侧的内壁上设有两个供凸出壁容置且与凸出壁滑动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的下端贯穿后面板的底部,导向槽的上端设置为封闭端;当后面板两侧的卡扣与外框两侧的卡座卡接时,所述的凸出壁容置在导向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罩体在升降立柱下降至最低位置时,墙身罩体的下端与底座的底部相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连接有至少两组支脚,每组支脚包括与底座底部连接的支脚座以及可转动连接在支脚座上的两个支脚,每个支脚上设有弹性销,所述的支脚座上设有供弹性销自由端卡入的定位孔;当两个支脚转动至展开状态时,所述支脚上的弹性销卡入支脚座上的定位孔内;当两个支脚转动至折叠状态时,所述的两个支脚处于底座底部的容置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媒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罩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墙身罩体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的开口内间隙配合一用于书写的白板;所述开口内侧的支撑架上连接有上导轨和下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蒋领辉魏瑞志
申请(专利权)人:美国乐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