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813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储能驱动器,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减速单元、储能单元、第一传动部件、第二减速单元和第二传动部件;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减速单元相连接;储能单元包括卷曲部件和储能壳体,卷曲部件的内缘端卡接在第一减速单元的卡槽内上,卷曲部件的外缘端卡接在储能壳体的卡槽内;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一减速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传动部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储能驱动器在驱动单元工作时可以同时进行储能单元弹性势能的储存和驱动力的输出,在储能单元弹性势能释放时,可以减少驱动单元的做功,从而减少驱动单元的供电进行节能。

An Energy Storage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驱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驱动器。
技术介绍
驱动模块是机械系统中常用的动力元件,驱动模块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动力源,输出驱动力,驱动模块是靠供电电流进行工作,从而实现系统的驱动,由于系统的工作需要依靠驱动模块供电电流,因此,系统的供电电池消耗很快,由此,应用这种驱动模块会带来大量的电能消耗,且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储能驱动器,在驱动单元工作时可以同时进行储能单元弹性势能的储存和驱动力的输出,在储能单元弹性势能释放时,可以减少驱动单元的做功,从而减少驱动单元的供电进行节能。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驱动器,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减速单元、储能单元、第一传动部件、第二减速单元和第二传动部件;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卷曲部件和储能壳体,所述卷曲部件的内缘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卡槽内上,所述卷曲部件的外缘端卡接在所述储能壳体的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正向旋转,所述第一减速单元产生第一驱动力带动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正向卷曲,从而储存第一弹性势能,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正向旋转,所述第一传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正向转动,从而产生第一终端驱动力;或者,所述驱动单元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反向旋转,所述第一减速单元产生第二驱动力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反向旋转,并且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反向释放,从而释放所储存的所述第一弹性势能产生第三驱动力,由此在第二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反向转动,从而产生第二终端驱动力。优选的,所述储能驱动器还包括底座,所述驱动单元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能驱动器还包括驱动壳体,具有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容置区用于固定所述驱动单元和底座,所述第二容置区用于容置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速单元包括第一中心齿轮、多个第一从动轮、第一减速壳体和第一传动盘;所述第一中心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中心齿轮分别与多个第一从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内壁为齿状结构,所述第一中心齿轮和多个第一从动轮容置于所述第一减速壳体内,并且所述多个第一从动轮均于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内壁相啮合;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盘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从动轮的中心轴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盘的中心具有第一镂空孔,用于插接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所述驱动单元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中心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多个第一从动轮在所述第一减速壳体内绕所述第一中心齿轮转动,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盘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转动,由此完成一级减速。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速单元包括第二中心齿轮、多个第二从动轮、第二减速壳体和第二传动盘;所述第二中心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中心齿轮分别与多个第二从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减速壳体的内壁为齿状结构,所述第二中心齿轮和多个第二从动轮容置于所述第二减速壳体内,并且所述多个第二从动轮均于所述第二减速壳体的内壁相啮合;所述第二减速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储能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盘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从动轮的中心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盘的中心具有第二镂空孔,用于插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所述第一传动部件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中心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多个第二从动轮在所述第二减速壳体内绕所述第二中心齿轮转动,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盘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转动,由此完成二级减速。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能驱动器还包括盖板和连接壳体,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速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穿射所述盖板,并且通过轴承与所述盖板相连接;所述连接壳体套接于所述储能壳体的外侧,所述连接壳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壳体和第二减速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卷曲部件为平面涡卷弹簧。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第一减速单元、第一传动部件、储能单元、第二减速单元和第二传动部件的中心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不工作,当所述储能壳体受到第一外力正向转动时,所述储能壳体带动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正向卷曲,储存第二弹性势能;当所述储能壳体受到第二外力反向转动时,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反向释放,释放所储存的所述第二弹性势能,带动所述储能壳体反向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不工作,所述储能壳体受到第一外力正向转动时,所述储能壳体带动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正向卷曲,储存第二弹性势能;所述驱动单元工作时,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释放所储存的所述第二弹性势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驱动器,在驱动单元工作时可以同时进行储能单元弹性势能的储存和驱动力的输出,在储能单元弹性势能释放时,可以减少驱动单元的做功,从而减少驱动单元的供电进行节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驱动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减速单元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减速单元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骨骼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骨骼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驱动器,在驱动单元工作时可以同时进行储能单元弹性势能的储存和驱动力的输出,在储能单元弹性势能释放时,可以减少驱动单元的做功,从而减少驱动单元的供电,由此实现节能。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驱动器的爆炸示意图,结合1和图2所示,所述储能驱动器包括驱动单元1、第一减速单元2、第一传动部件3、储能单元4、第二减速单元5和第二传动部件6。驱动单元1是指能够提供动力的动力元件,驱动单元1具有固定端和动力输出端,驱动单元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减速单元2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在本例中,驱动单元1优选为电机,电机输出轴即为驱动单元1的动力输出端。为了保证驱动单元1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储能驱动器还包括底座(图中未示出),驱动单元1的固定端固定在底座上,具体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进一步的,储能驱动器还包括驱动壳体11,驱动壳体11是指设置在驱动单元1外的壳体,驱动壳体11优选为滚筒状,其内部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驱动器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减速单元、储能单元、第一传动部件、第二减速单元和第二传动部件;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卷曲部件和储能壳体,所述卷曲部件的内缘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卡槽内上,所述卷曲部件的外缘端卡接在所述储能壳体的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正向旋转,所述第一减速单元产生第一驱动力带动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正向卷曲,从而储存第一弹性势能,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正向旋转,所述第一传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正向转动,从而产生第一终端驱动力;或者,所述驱动单元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反向旋转,所述第一减速单元产生第二驱动力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反向旋转,并且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反向释放,从而释放所储存的所述第一弹性势能产生第三驱动力,由此在第二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反向转动,从而产生第二终端驱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驱动器包括驱动单元、第一减速单元、储能单元、第一传动部件、第二减速单元和第二传动部件;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卷曲部件和储能壳体,所述卷曲部件的内缘端卡接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的第一卡槽内上,所述卷曲部件的外缘端卡接在所述储能壳体的第二卡槽内;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部件相连接;所述驱动单元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第一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正向旋转,所述第一减速单元产生第一驱动力带动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正向卷曲,从而储存第一弹性势能,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正向旋转,所述第一传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正向转动,从而产生第一终端驱动力;或者,所述驱动单元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一减速单元反向旋转,所述第一减速单元产生第二驱动力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反向旋转,并且所述卷曲部件绕所述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反向释放,从而释放所储存的所述第一弹性势能产生第三驱动力,由此在第二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单元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反向转动,从而产生第二终端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驱动器还包括底座,所述驱动单元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驱动器还包括驱动壳体,具有第一容置区和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一容置区用于固定所述驱动单元和底座,所述第二容置区用于容置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单元包括第一中心齿轮、多个第一从动轮、第一减速壳体和第一传动盘;所述第一中心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驱动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中心齿轮分别与多个第一从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内壁为齿状结构,所述第一中心齿轮和多个第一从动轮容置于所述第一减速壳体内,并且所述多个第一从动轮均于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内壁相啮合;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盘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一从动轮的中心轴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盘的中心具有第一镂空孔,用于插接所述第一传动部件的动力输入端;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潮张崇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甲钢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