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66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采用热溶性维纶与不锈钢长丝进行包芯纺制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同时采用水溶性维纶与不锈钢长丝进行包缠纺制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在织造过程中,使用喷气引纬织机,采用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作为经纱、维纶/不锈钢包芯纱作为直向纬纱,同时在采用双喷头结构的喷气引纬机构,其中一个喷头带动维纶/不锈钢包芯纱进行直线打纬、另一个喷头组带动不锈钢长丝纱进行倾斜方向打纬,同时在经纱和纬纱交织点上产生相互的摩擦,从而将纬纱表面的维纶溶解,从而实现经纱和纬纱中的不锈钢的直接接触,从而在织物内形成相互传导的不锈钢电网,从而实现织物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A Production Method of Oblique Fabric with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新型织物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纺织纤维,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可纺性及经济性,常被用于抗静电及电磁屏蔽织物的制作。不锈钢纤维在纺织产业中的使用主要是与普通纺织纤维进行混纺,以短纤维形式在前纺工艺中加入,或以长丝状态在细纱过程加入。无论不锈钢纤维在织物中是以何种形式存在,其生产的织物都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包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纺纱技术,常以连续长丝作为芯纱,天然纤维作为外包纤维进行纺制,因此纱线同时兼具长丝及外包纤维的优良性能。将不锈钢长丝作为芯丝,纯棉纤维为包缠纤维纺制包芯纱后进行抗静电织物的织造,可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及服用性能。针对此,本专利技术给出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采用热溶性维纶纤维与不锈钢长丝进行包芯纺制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同时采用水溶性维纶纤维与不锈钢长丝进行包缠纺制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在织造过程中,使用喷气引纬织机,采用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作为经纱、维纶/不锈钢包芯纱作为纬纱,同时在采用双喷头结构的喷气引纬机构,其中一个喷头带动维纶/不锈钢包芯纱进行直线打纬、另一个喷头组带动不锈钢长丝纱进行倾斜方向打纬,同时在经纱和纬纱交织点上产生相互的摩擦,从而将纬纱表面的维纶纤维溶解,从而实现经纱和纬纱中的不锈钢纤维的直接接触,从而在织物内形成相互传导的不锈钢电网,从而实现织物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采用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和不锈钢长丝纱分别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同时进行直向和斜向的打纬交织,在织物内形成相互传导的不锈钢电网,从而实现织物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中经纱为维纶/不锈钢包缠纱,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包括内芯纱和外包纱,内芯纱为具有弱捻的维纶须条,且维纶须条内的纤维为热熔性的维纶纤维,热溶解温度为40-50摄氏度,外包纱包括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且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为完全相同的不锈钢长丝,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在内芯纱的表面分别以S捻向和Z捻向进行交缠,从而将内芯纱包缠,且在内芯纱的表面形成周期性排列的交缠点,且其中一个交缠点位于内芯纱的纱体表面的上部、相邻的交缠点位于内芯纱的纱体表面的下部,从而形成交缠点在内芯纱表面的上部和下部的间隔交替排列;纬纱包括与经纱垂直交织的直向纬纱和与经纱倾斜交织的斜向纬纱,其中直向纬纱为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包括内芯层和外包层,内芯层为不锈钢长丝,且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的不锈钢长丝完全相同,外包层为具有强捻的维纶纤维须条,其中的维纶纤维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内芯纱的维纶纤维完全相同,外包层将内芯层紧紧包裹,斜向纬纱为不锈钢长丝纱,不锈钢长丝纱由不锈钢长丝纤维加捻合股而成,且不锈钢长丝纱中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的不锈钢长丝完全相同,织物中的经纱和直向纬纱呈横向和竖向的垂直状态相互交织,从而在织物的表面形成经纱和直向纬纱的交织点的分布,其中一个第一上交织点为经纱穿过纬纱的上部进行交织、相邻的第一下交织点为经纱穿过纬纱的下部进行交织,在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第一上交织点和第一下交织点处,直向纬纱的外包层的维纶纤维被热熔,从而使得第一上交织点和第一下交织点处的直向纬纱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裸露在外侧且与经纱的外包纱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之间的交缠点处的不锈钢长丝直接接触,从而在经纱和直向纬纱之间形成相互联通的不锈钢长丝网,织物中的经纱和斜向纬纱呈斜向状态相互交织,且斜向纬纱包括第一斜向纬纱和第二斜向纬纱,其中第一斜向纬纱从织物的右下顶点处斜向延伸道织物的左上顶点处,从而实现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相互交织,第二斜向纬纱从织物的左下顶点处斜向延伸道织物的右上顶点处,从而实现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相互交织,从而在织物的表面形成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交织点的分布,其中一个第二上交织点为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纬纱的第一上交织点的上部进行交织、相邻的第二下交织点为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纬纱的第一下交织点的下部进行交织,从而实现斜向纬纱的不锈钢长丝与直向纬纱的裸露在外侧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经纱的外包纱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之间的交缠点处的不锈钢长丝的直接接触,从而在经纱、直向纬纱、斜向纬纱之间形成相互联通的不锈钢长丝网。为实现上述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热熔性的维纶纤维经棉纺工艺流程的第一清梳联工序、第一并条、第一粗纱工序制得维纶粗纱;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维纶粗纱和不锈钢长丝共同经第一细纱工序制得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其中第一细纱工序采用加装有包芯纱装置的环锭纺细纱机,其中维纶粗纱经喇叭口后由环锭细纱机的后罗拉处按压喂入,而后依次经中罗拉、前罗拉按压输出,从而受到牵伸作用得到具有弱捻的维纶须条,维纶须条由前罗拉钳口处输出,直径30um、最大拉伸强力800N/mm2的316L型不锈钢长丝经环锭细纱机的包芯纱装置后喂入前罗拉钳口的上方,在前罗拉钳口处的维纶须条与上方喂入的不锈钢长丝进行汇合,且两者的汇合点位于牵伸后的维纶须条的中间部位,在环锭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牵伸后的维纶须条内的维纶纤维相互转移交缠成纱,同时将不锈钢长包裹在其中,从而得到所需的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第三步,将第一步制得的维纶粗纱和不锈钢长丝共同经第二细纱工序制得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其中第二细纱工序采用加装双外包纱喂入装置的平行纺细纱机,其中双外包纱喂入装置包括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且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关于空心锭子呈轴对称分布,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空心锭子相互固定连接,且由空心锭子转动继而带动转动,从而实现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与空心锭子的同步转动,在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上分别设置有外包纱嵌入筒,相同的不锈钢长丝分别作为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缠绕在第一外包纱筒和第二外包纱筒上,纺纱时,第一外包纱筒和第二外包纱筒分别嵌入在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上的外包纱嵌入筒内,维纶粗纱经喇叭口后由平行纺细纱机的后罗拉处按压喂入,而后依次经中罗拉、前罗拉按压输出,从而受到牵伸作用得到具有弱捻的维纶须条,维纶须条由空心锭子的上端开口处进入道空心锭子的内部,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分别由空心锭子上的左喂入孔和右喂入孔进入到空心锭子的内部,电机带动空心锭子转动,继而带动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转动,继而带动第一外包纱筒和第二外包纱筒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对维纶须条的双向包缠,得到所需的维纶/不锈钢包缠纱;第四步,将不锈钢长丝纤维经棉纺的并线机加工得到不锈钢长丝纱,其中喂入的不锈钢长丝在并线机上直接在加捻捻度的作用下合股成纱,从而实现喂入的不锈钢长丝在不锈钢长丝纱表面形成相互交缠的结构;第五步,将第二步制得的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第三步制得的维纶/不锈钢包缠纱、第四步制得的不锈钢长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经纱为维纶/不锈钢包缠纱,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包括内芯纱和外包纱,内芯纱为具有弱捻的维纶须条,且维纶须条内的纤维为热熔性的维纶纤维,热溶解温度为40‑50摄氏度,外包纱包括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且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为完全相同的不锈钢长丝,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在内芯纱的表面分别以S捻向和Z捻向进行交缠,从而将内芯纱包缠,且在内芯纱的表面形成周期性排列的交缠点,且其中一个交缠点位于内芯纱的纱体表面的上部、相邻的交缠点位于内芯纱的纱体表面的下部,从而形成交缠点在内芯纱表面的上部和下部的间隔交替排列;纬纱包括与经纱垂直交织的直向纬纱和与经纱倾斜交织的斜向纬纱,其中直向纬纱为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包括内芯层和外包层,内芯层为不锈钢长丝,且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的不锈钢长丝完全相同,外包层为具有强捻的维纶纤维须条,其中的维纶纤维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内芯纱的维纶纤维完全相同,外包层将内芯层紧紧包裹,斜向纬纱为不锈钢长丝纱,不锈钢长丝纱由不锈钢长丝纤维加捻合股而成,且不锈钢长丝纱中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的不锈钢长丝完全相同,织物中的经纱和直向纬纱呈横向和竖向的垂直状态相互交织,从而在织物的表面形成经纱和直向纬纱的交织点的分布,其中一个第一上交织点为经纱穿过纬纱的上部进行交织、相邻的第一下交织点为经纱穿过纬纱的下部进行交织,在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第一上交织点和第一下交织点处,直向纬纱的外包层的维纶纤维被热熔,从而使得第一上交织点和第一下交织点处的直向纬纱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裸露在外侧且与经纱的外包纱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之间的交缠点处的不锈钢长丝直接接触,从而在经纱和直向纬纱之间形成相互联通的不锈钢长丝网,织物中的经纱和斜向纬纱呈斜向状态相互交织,且斜向纬纱包括第一斜向纬纱和第二斜向纬纱,其中第一斜向纬纱从织物的右下顶点处斜向延伸道织物的左上顶点处,从而实现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相互交织,第二斜向纬纱从织物的左下顶点处斜向延伸道织物的右上顶点处,从而实现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相互交织,从而在织物的表面形成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交织点的分布,其中一个第二上交织点为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纬纱的第一上交织点的上部进行交织、相邻的第二下交织点为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纬纱的第一下交织点的下部进行交织,从而实现斜向纬纱的不锈钢长丝与直向纬纱的裸露在外侧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经纱的外包纱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之间的交缠点处的不锈钢长丝的直接接触,从而在经纱、直向纬纱、斜向纬纱之间形成相互联通的不锈钢长丝网;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热熔性的维纶纤维经棉纺工艺流程的第一清梳联工序、第一并条、第一粗纱工序制得维纶粗纱;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维纶粗纱和不锈钢长丝共同经第一细纱工序制得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其中第一细纱工序采用加装有包芯纱装置的环锭纺细纱机,其中维纶粗纱经喇叭口后由环锭细纱机的后罗拉处按压喂入,而后依次经中罗拉、前罗拉按压输出,从而受到牵伸作用得到具有弱捻的维纶须条,维纶须条由前罗拉钳口处输出,直径30um、最大拉伸强力800N/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的生产方法,电磁屏蔽斜向织物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经纱为维纶/不锈钢包缠纱,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包括内芯纱和外包纱,内芯纱为具有弱捻的维纶须条,且维纶须条内的纤维为热熔性的维纶纤维,热溶解温度为40-50摄氏度,外包纱包括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且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为完全相同的不锈钢长丝,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在内芯纱的表面分别以S捻向和Z捻向进行交缠,从而将内芯纱包缠,且在内芯纱的表面形成周期性排列的交缠点,且其中一个交缠点位于内芯纱的纱体表面的上部、相邻的交缠点位于内芯纱的纱体表面的下部,从而形成交缠点在内芯纱表面的上部和下部的间隔交替排列;纬纱包括与经纱垂直交织的直向纬纱和与经纱倾斜交织的斜向纬纱,其中直向纬纱为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包括内芯层和外包层,内芯层为不锈钢长丝,且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的不锈钢长丝完全相同,外包层为具有强捻的维纶纤维须条,其中的维纶纤维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内芯纱的维纶纤维完全相同,外包层将内芯层紧紧包裹,斜向纬纱为不锈钢长丝纱,不锈钢长丝纱由不锈钢长丝纤维加捻合股而成,且不锈钢长丝纱中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与维纶/不锈钢包缠纱中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的不锈钢长丝完全相同,织物中的经纱和直向纬纱呈横向和竖向的垂直状态相互交织,从而在织物的表面形成经纱和直向纬纱的交织点的分布,其中一个第一上交织点为经纱穿过纬纱的上部进行交织、相邻的第一下交织点为经纱穿过纬纱的下部进行交织,在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第一上交织点和第一下交织点处,直向纬纱的外包层的维纶纤维被热熔,从而使得第一上交织点和第一下交织点处的直向纬纱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裸露在外侧且与经纱的外包纱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之间的交缠点处的不锈钢长丝直接接触,从而在经纱和直向纬纱之间形成相互联通的不锈钢长丝网,织物中的经纱和斜向纬纱呈斜向状态相互交织,且斜向纬纱包括第一斜向纬纱和第二斜向纬纱,其中第一斜向纬纱从织物的右下顶点处斜向延伸道织物的左上顶点处,从而实现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相互交织,第二斜向纬纱从织物的左下顶点处斜向延伸道织物的右上顶点处,从而实现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相互交织,从而在织物的表面形成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直向纬纱的交织点的分布,其中一个第二上交织点为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纬纱的第一上交织点的上部进行交织、相邻的第二下交织点为斜向纬纱与经纱和纬纱的第一下交织点的下部进行交织,从而实现斜向纬纱的不锈钢长丝与直向纬纱的裸露在外侧的内芯层的不锈钢长丝、经纱的外包纱的第一外包纱和第二外包纱之间的交缠点处的不锈钢长丝的直接接触,从而在经纱、直向纬纱、斜向纬纱之间形成相互联通的不锈钢长丝网;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热熔性的维纶纤维经棉纺工艺流程的第一清梳联工序、第一并条、第一粗纱工序制得维纶粗纱;第二步,将第一步制得的维纶粗纱和不锈钢长丝共同经第一细纱工序制得维纶/不锈钢包芯纱,其中第一细纱工序采用加装有包芯纱装置的环锭纺细纱机,其中维纶粗纱经喇叭口后由环锭细纱机的后罗拉处按压喂入,而后依次经中罗拉、前罗拉按压输出,从而受到牵伸作用得到具有弱捻的维纶须条,维纶须条由前罗拉钳口处输出,直径30um、最大拉伸强力800N/mm2的316L型不锈钢长丝经环锭细纱机的包芯纱装置后喂入前罗拉钳口的上方,在前罗拉钳口处的维纶须条与上方喂入的不锈钢长丝进行汇合,且两者的汇合点位于牵伸后的维纶须条的中间部位,在环锭细纱机加捻捻度的作用下,牵伸后的维纶须条内的维纶纤维相互转移交缠成纱,同时将不锈钢长包裹在其中,从而得到所需的维纶/不锈钢包芯纱;第三步,将第一步制得的维纶粗纱和不锈钢长丝共同经第二细纱工序制得维纶/不锈钢包缠纱,其中第二细纱工序采用加装双外包纱喂入装置的平行纺细纱机,其中双外包纱喂入装置包括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且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关于空心锭子呈轴对称分布,左外包纱喂入装置和右外包纱喂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空心锭子相互固定连接,且由空心锭子转动继而带动转动,从而实现左外包纱喂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兆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经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