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5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包括一中空锥体滑箱,所述滑箱具有一开口小端及一开口大端,所述开口大端固定设置有一滑箱盖,所述开口小端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套管;所述滑箱的圆锥形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尾端与所述滑箱盖内壁间设置有一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选择了中空锥体的箱形,并在箱体内设置了两个以上可滑动以实现合、并的滑块,使螺栓可容易地被插入卡合,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获得了拼装快速、成本低的效果,并减少了一半数量的手孔,使管片断面的受力条件获得较大改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即插式螺栓自锁箱。技术背景盾构法隧道常采用预制的混凝土管片拼装而成,管片与管片之间需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为了在管片指定的位置穿入螺栓,同时让管片达到有效的连接,需要在管片内弧侧设置端肋和手孔,较大面积的手孔会削弱管片的断面,不利于抵抗外荷载作用,完成后的隧道又因较多手孔的存在而影响隧道通风,因此需要把手孔回筑填充,增加了工程量。随着地下工程的不断发展,要求盾构法隧道(公路、地铁)的管片实施快速连接是地下工程不断发展的需要,管片实施快速连接及快速拼装是达到隧道快速施工的必要条件。日本在快速接头方面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目前较有代表性的快速接头形式有:AS(Axial Slide)接头    [环向](Anchor)型接头         [环向](“H”)楔形插块接头    [环向]退拔销轴型接头         [纵向]以上快速接头形式各有千秋又各有缺点,有的存在管片的拼装精度要求过高的问题,有的存在结构较复杂导致价格昂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管片的拼装变得快速、方便,手孔数量减半,改善管片断面的受力条件,同时降低连接件的工程造价的即插式螺栓自锁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包括一中空锥体滑箱,所述滑箱具有一开口小端及一开口大端,所述开口大端固定设置有一滑箱盖,所述开口小端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套管;所述滑箱的圆锥形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尾端与所述滑箱盖内壁间设置有一弹性件。较佳地,所述滑块为三个,所述导向条为三个。较佳地,所述滑块具有燕尾槽,所述导向条的对应面具有与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突起部。较佳地,所述导向条为燕尾槽,所述滑块的对应面具有与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突起部。较佳地,所述定位套管前端可拆卸设置有一密封盖。较佳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弹性钢片。较佳地,所述滑箱、所述导向条、所述定位套管及所述滑箱盖的材料为高强工程塑料。本技术的即插式螺栓自锁箱由于选择了中空锥体的箱形,并在箱体内设置了两个以上可滑动以实现合、并的滑块,使螺栓可容易地被插入卡合,使本技术获得了拼装快速、成本低的效果。本技术还由于仅需在管片上预留一螺栓插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一半数量的手孔,使管片断面的受力条件获得较大改善。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螺栓未插入状态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滑箱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滑块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螺栓插入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螺栓插入完成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包括一锥体滑箱1,滑箱1具有中空的空腔,滑箱1因外形为锥体而具有一开口小端12及一开口大端13。开口大端13螺纹连接有一滑箱盖2,开口小端12螺纹连接有一定位套管14,定位套管14与滑箱1的管壁为分离式结构,可通过螺纹连接,定位套管14的长度可根据自锁箱预埋到钢筋混凝土时的受力条件进行调整。在滑箱1的锥形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条15,导向条15为滑箱1内壁上的燕尾槽形突起部。本实施例中,导向条15的数量为三个,呈轴心对称分布,各导向条15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3,滑块3上具有与导向条15相配合的燕尾槽31。滑块3可沿导向条15在滑箱1的开口小端12和开口大端13之间滑动。在滑块3尾端与滑箱盖2内壁间还设置有一弹簧4。三个滑块3的尺寸配合为,当各滑块3位于开口小端12时,各滑块3之间的距离应小于螺栓头51的最大外径;当各滑块3位于开口大端13时,各滑-->块3之间的距离应大于螺栓头51的最大外径。结合图1、图4及图5所示,说明本技术的使用过程。螺栓5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内的定位套管14的开口进入滑箱1的开口小端12,遇滑块3后将滑块3推往滑箱1的开口大端13,滑块3沿导向条15滑动,由于滑箱1为锥形,各滑块3在移动中逐渐背离,使各滑块3的间距变大。当各滑块3的间距大于螺栓5的螺栓头51的外径时,螺栓51得以通过滑块3的间隙进入滑箱1的空腔。当螺栓头51进入并接近滑箱1的开口大端13时,由于滑块3后端的弹簧4被挤压,滑块3在弹簧4的回复作用力的推动下回复滑动,重新回到滑箱1的开口小端12处,而螺栓5由于螺栓头51被滑块3阻挡在滑箱1内腔而锁闭在滑箱1内。当螺栓5受拉力时,被滑块3锁住的螺栓5在强大的螺栓拉力下越锁越紧,直到螺栓5被拉断,但是自锁箱的滑巷1不会被拉出钢筋混凝土。本实施例中,滑箱1、导向条15、定位套管14及滑箱盖2的材料均可为ABS、尼龙等高强工程塑料,滑块3采用钢材浇注成形。滑箱1的内壁既是滑块3的滑床仓,又是滑块3与钢筋混凝土之间的衬垫材料,在强大的正压力作用下,可有效防止压应力集中。作为一种改进,在定位套管14前端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密封盖16,密封盖16的作用是在定位套管14整体预埋入混凝土中时,封闭定位套管14的开口以防止混凝土落入定位套管14。作为一种替换,滑箱1上的导向条15可以是燕尾槽,相应地,滑块3的对应面为具有与燕尾槽配合的突起部(未做图示),同样起到导向的作用。导向条15的形状不局限于燕尾槽形,也可以是矩形或梯形等能起到导向作用的外形。滑块3的数量也不局限于三个,可以是两个或三个以上,较佳地为三至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4可被替换为弹性钢片等其他常见的弹性部件,同样可以起到为滑块3的回复滑动提供回复力的效果。本技术的即插式螺栓自锁箱由于选择了中空锥体的箱形,并在箱体内设置了多个可滑动以实现合、并的滑块,当螺栓插入时可使滑块受力滑动而分开;当螺栓顶部到达箱体底部时,滑块会在弹性部件作用下回复滑动而闭合,螺栓顶部被卡在箱体内部,使螺栓可容易地实现插入、锁合过程,从而使本技术获得了拼装快速的技术效果。同时本技术由于结构简单,因而制造成本低,从而有效降低了工程的造价。本技术还由于只需要在滑箱的一端插入螺栓,和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管片上手孔的数量,从而有效提高了管片的受力条件。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几种较佳具体实施例。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锥体滑箱,所述滑箱具有一开口小端及一开口大端,所述开口大端固定设置有一滑箱盖,所述开口小端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套管;所述滑箱的圆锥形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尾端与所述滑箱盖内壁间设置有一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锥体滑箱,所述滑箱具有一开口小端及一开口大端,所述开口大端固定设置有一滑箱盖,所述开口小端固定连接有一定位套管;所述滑箱的圆锥形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上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尾端与所述滑箱盖内壁间设置有一弹性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三个,所述导向条为三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插式螺栓自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燕尾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庆徐长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