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重仪及其样品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45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重仪及其样品输送装置,样品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输送线,且所述环形输送线的纵向宽度可调;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环形输送线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环形输送线能够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及承托件,所述承托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承托端和连接端,所述承托端设有用于承托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的承托口,所述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环形输送线连接。所述样品输送装置对空间的利用率高,占用空间较小;如此,采用所述样品输送装置的恒重仪的尺寸较小,节省空间。

Constant Weight Instrument and Sample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重仪及其样品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样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恒重仪及其样品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恒重仪作为一种用于测定样品在不同浸泡液中的溶出量的仪器,在样品检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恒重仪,其样品输送装置包括圆形转盘,通过圆形转盘的转动从而将样品轮流输送至称重组件上进行称重。传统的恒重仪,对转盘的空间利用率低,待测样品增多时,需增大转盘的直径,导致恒重仪的尺寸相应也变大,占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恒重仪及其样品输送装置,所述样品输送装置对空间的利用率高,占用空间较小;如此,采用所述样品输送装置的恒重仪的尺寸较小,节省空间。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输送线,且所述环形输送线的纵向宽度可调;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环形输送线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环形输送线能够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及承托件,所述承托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承托端和连接端,所述承托端设有用于承托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的承托口,所述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环形输送线连接。上述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使用时,将盛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放入承托件的承托端的承托口内,由于承托件的连接端与环形输送线连接,当驱动机构工作而使得环形输送线沿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时,从而带动承托件沿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进而带动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沿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从而能够对容器的重量的循环称量,便于完成对容器的恒重称量。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环形输送线的纵向宽度,从而提高了环形输送线的空间利用率;相比传统的圆形转盘,需要对相同数量的待测样品进行称重时,环形输送线的尺寸更加小,占用空间较小;另外,在相同容积的测试腔内,还可以通过增加环形输送线的数量,从而增加了待测样品的检测数量,提高了检测效率。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还包括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设置的导向线,所述导向线与所述承托件导向配合。如此,使得承托件的运动轨迹更加准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圆弧段与所述第二圆弧段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圆弧段及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均可调,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圆弧段和所述第二圆弧段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如此,通过调节第一圆弧段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从而调节第一直线段与第二直线段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环形输送线的纵向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段传动配合的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圆弧段传动配合的第二驱动轮、及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轮传动连接的驱动元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的外周向间隔设置。如此,能够对至少两个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进行循环称量。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恒重仪,包括: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设有测试腔;所述的样品输送装置,所述样品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内;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用于对待测样品进行升温及冷却;称重组件,所述称重组件设置于所述承托口的下方,用于对所述承托口承托的容器进行称重;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环形输送线上升或下降,使所述承托端承托的容器与所述称重组件分离或接触。上述恒重仪,使用时,将盛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放入测试腔内的承托件的承托口内,由于承托件的连接端与环形输送线连接,当驱动机构工作而使得环形输送线沿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时,从而带动承托件沿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进而带动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沿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从而能够使得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运动至称重组件的正上方;再利用升降组件带动环形输送线下降而朝向靠近称重组件方向运动,直至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的底壁与称重组件接触,进而能够对容器的重量进行称量,称重完成后再利用升降组件带动环形输送线上升而朝向远离称重组件方向运动,直至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的底壁与称重组件间隔分离,从而能够对下一个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进行称重;再利用换热组件能够对容器内的待测样品进行升温与冷却,结合环形输送线的环形循环运动,能够重复对一个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进行循环称重,当对一个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在升温前的称重与冷却后的称重的重量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即可完成对该容器内的样品的恒重称量。上述恒重仪,可以通过调节环形输送线的纵向宽度,从而提高了样品输送装置的空间利用率;相比传统的圆形转盘,需要对相同数量的待测样品进行称重时,环形输送线的尺寸更加小,从而减小了恒重仪的尺寸,节省空间;另外,在相同容积的测试箱体内,还可以通过增加环形输送线的数量,从而增加了待测样品的检测数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测试腔内的温控板、及设置于所述测试箱体的侧壁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如此,能够完成对待测样品的加热升温与冷却降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承托端下方的水浴槽及设置于所述水浴槽内的加热板。如此,进一步提高了升温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箱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且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第四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均设有所述温控板,所述第三侧壁设有所述进气口,所述第四侧壁设有所述出气口。如此,加热效果和降温效果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称重组件包括称重元件及连接于所述称重元件并用于承托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的托盘。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恒重仪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恒重仪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恒重仪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10、环形输送线,111、第一直线段,112、第二直线段,113、第一圆弧段,114、第二圆弧段,121、第一驱动轮,122、第二驱动轮,123、驱动元件,130、承托件,131、承托口,132、连接端,140、导向线,200、测试箱体,210、测试腔,220、第一侧壁,230、第二侧壁,240、第三侧壁,250、第四侧壁,310、温控板,321、出气口,322、进气口,330、水浴槽,340、加热板,400、称重组件,410、称重元件,420、托盘,500、升降组件,1000、容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输送线,且所述环形输送线的纵向宽度可调;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环形输送线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环形输送线能够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及承托件,所述承托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承托端和连接端,所述承托端设有用于承托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的承托口,所述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环形输送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输送线,且所述环形输送线的纵向宽度可调;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环形输送线传动连接,用于使所述环形输送线能够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循环运动;及承托件,所述承托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承托端和连接端,所述承托端设有用于承托装有待测样品的容器的承托口,所述连接端用于与所述环形输送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环形输送线的轨迹方向设置的导向线,所述导向线与所述承托件导向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输送线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圆弧段与所述第二圆弧段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段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段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圆弧段及所述第二圆弧段的直径均可调,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圆弧段和所述第二圆弧段中的至少一个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重仪的样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圆弧段传动配合的第一驱动轮、与所述第二圆弧段传动配合的第二驱动轮、及与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或所述第二驱动轮传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怀宁刘利频潘静静陈胜陈燕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西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