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29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丝刀。螺丝刀包括刀头、手柄和转动连接件,刀头和手柄通过转动连接件相连接,十字轴包括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前铰体和后铰体的一端分别对应与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前铰体和后铰体的另一端分别与刀头和手柄相连接;通过转动连接件,可以使刀头和手柄弯折一定的角度,并且旋转手柄,能够将手柄产生的扭力传递给刀头,使刀头绕着自身轴线转动,实现对紧固件的旋拧,从而在对上方有遮挡的紧固件进行旋拧时,可以通过手柄与刀头的弯折,将刀头伸入到紧固件的上方,弯折的手柄避开上方的遮挡物伸出,从而方便、快捷地对上方有遮挡的紧固件进行紧固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丝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动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螺丝刀。
技术介绍
现有的螺丝刀的刀头与手柄固定连接,只能作用于上方无遮挡的紧固件;而随着机械结构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紧固件是隐藏在机械结构的深处,紧固件的上方被其他零部件所遮挡,在对这些紧固件进行紧固和旋紧时,需要先将该紧固件上方的其他零件拆卸下来,极大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且影响施工效率;因此需要一种紧固工具,具有一定的柔性,可弯折一定的角度,使紧固工具的刀头能够伸入到紧固件所在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丝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螺丝刀的手柄和刀头无法弯折,无法方便、快捷地对上方有遮挡的紧固件进行紧固和拆卸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丝刀,包括刀头、手柄和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前铰体、后铰体和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包括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前铰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后铰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刀头与所述前铰体远离所述十字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手柄和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前铰体、后铰体和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包括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前铰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后铰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刀头与所述前铰体远离所述十字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后铰体远离所述十字轴的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丝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头、手柄和转动连接件;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前铰体、后铰体和十字轴,所述十字轴包括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前铰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后铰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且能够绕着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所述刀头与所述前铰体远离所述十字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后铰体远离所述十字轴的一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还包括两个顶棒,两个所述顶棒分别位于所述十字轴的两侧,且分别对应所述前铰体和所述后铰体设置;所述前铰体和所述后铰体朝向所述十字轴的一端端面上均开设有盲孔,所述顶棒的一端位于对应的所述盲孔内,所述顶棒的另一端与所述十字轴的中间连接部相抵靠;所述前铰体和所述后铰体上的所述盲孔内还分别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盲孔的底壁和所述顶棒位于对应的所述盲孔内的一端端面相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棒朝向所述十字轴的一端的端面的边缘均呈圆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前铰体和所述后铰体上的所述盲孔的内壁面上均设置有限位凸台,两个所述顶棒位于对应所述盲孔内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凸台相抵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连接杆,所述中间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后铰体相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杆与所述手柄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杰周万勇冀洪崇
申请(专利权)人:派罗廊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