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援一以太网络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的监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69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20:28
一种同时支援以太网络供电(Power over Ethernet,PoE)及直流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器来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供电端设备(Power Source Equipment,PSE)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以及一监测电路,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切换由该直流供电电路或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输出一系统电力给该受电端设备,该监测电路包含有多个多个场效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及多个多个双极性接面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的至少其中之一。

Monitoring Circuit for a Receiver Equipment Supporting an Ethernet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支援一以太网络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的监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是指一种同时支援以太网络供电及直流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监测电路来切换以太网络供电及直流供电的受电端设备。
技术介绍
以太网络供电(PoweroverEthernet,PoE)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络布线基础架构下,在传输数据信号至终端设备(如网际协议电话(VoiceoverIPphone,VoIPphone)、无线网络存取点、网络摄像机等)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IEEE802.3af标准是以太网络供电系统的新标准,是在IEEE802.3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线直接供电的相关标准,是现有以太网络标准的扩展,也是第一个关于电源分配的国际标准。根据IEEE802.3af标准,一个完整的以太网络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端设备(PowerSourcingEquipment,PSE)和受电端设备(PoweredDevice,PD)两部分。供电端设备用来供电给受电端设备,受电端设备可由网络连接端(如RJ45)获取电力。申请人注意到目前网际协议电话的电力来源大多受限于供电端设备供给的功率15.4W,即以太网络供电标准IEEE802.3af所规范供电端设备每一层级所能提供的最大功率。因此,使用者可能会因为以太网络供电设备的功率限制而不能连接更多的扩充设备在电话端时,此时网际协议电话会需要通过另一电源端(即直流供电)来提供更高的功率,以连结更多的扩充设备。然而,目前网际协议电话在使用两种电源(网络连接端及直流电源连接端)的情况下,会遭遇到系统不知是何种电源存在,以及系统是如何择其一作为供电来源,造成无法切换来源电源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是用两颗二极管做为两种电源的隔离,抑或使用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的方式做两种电源的切换。详细来说,使用两个二极管做为电源开关,其优点是价格便宜还可以防止电源回灌(即逆向偏压)造成源头受损,但缺点是二极管自身有着顺向电压的电压损耗,当电流越大时,顺向电压也跟着越高,这会让后端的电压随着电流的高低而有所变化,并且会让效率低落。另一方面,若使用微控制器做为电源开关,其优点是可以准确切换所需要的来源电源,但缺点需要增加微控制器周边线路与价格,且在人力方面需要有人负责编写修改软件做应用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同时支援以太网络供电及直流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器来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供电端设备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以及一监测电路,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切换由该直流供电电路或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输出一系统电力给该受电端设备,该监测电路包含有多个多个场效晶体管及多个多个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至少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另公开一种同时支援以太网络供电及直流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器来提供该受电端设备的所需电力;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PoweroverEthernet,PoE),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设备(PowerSourceEquipment,PSE)提供该受电端设备的所需电力;以及一监测电路,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其包含有一比较器及一负载开关,其中该比较器用来根据该直流供电电路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一开关信号,以及该负载开关用来根据该开关信号,决定是否输出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的电力。本专利技术另公开一种监测电路,用于一受电端设备,用来切换一直流供电或一以太网络供电,该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及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该监测电路包含有:一输出端,用来输出该直流供电电路或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力;一第一场效晶体管,其中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一漏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以及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一源极连接该输出端;一第二场效晶体管,其中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一栅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一源极为接地,以及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一栅极;以及一第三场效晶体管,其中该第三场效晶体管的一栅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三场效晶体管的一漏极连接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以及该第三场效晶体管的一源极连接该输出端。本专利技术另揭一种监测电路,用于一受电端设备,用来切换一直流供电或一以太网络供电,该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及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该监测电路包含有:一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其中该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射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以及该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集极连接该受电装置监测电路的一输出端;一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其中该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基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射极为接地,以及该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集极连接该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基极;以及一第三双极性接面晶体管,其中该第三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基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三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射极连接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以及该第三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集极连接该输出端。本专利技术另揭一种监测电路,用于一受电端设备,用来切换一直流供电或一以太网络供电,该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及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该监测电路包含有:一比较器,用来根据该直流供电电路及/或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一开关信号;以及一负载开关,用来根据该开关信号,决定是否输出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的电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一受电端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一受电端设备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一受电端设备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直流供电电路20以太网络供电电路30监测电路40处理器50线性稳压电路60负载开关COMP比较器Q1~Q3晶体管G1~G3栅极D1~D3漏极S1~S3源极B1~B3基极C1~C3集极E1~E3射极R1~R3电阻Vout输出端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一受电端设备的示意图。受电端设备可为网际协议电话、无线网络存取点、网络摄像机等装置,其包含有直流供电电路10、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监测电路30、处理器40及线性稳压电路(LowDropout,LDO)50。直流供电电路10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器(如变压器)来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系统电力、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用来通过一供电端设备(PowerSourceEquipment,PSE)提供受电端设备所需系统电力。监测电路30连接直流供电电路10及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用来切换由直流供电电路10或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作为受电端设备的来源电源。处理器40用来判断现阶段为何种供电,如直流供电电路10或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是否有输出电压。进一步来说,直流供电电路10包含有直流电源连接端(DCJack),其有一检测引脚可设计成插入电源供应器(DCadapter)时,形成短路或是高电压,借此知会处理器40有直流供电电路10输出电压(在此实施例中,直流供电电路10在连接电源供应器时会输出5V直流电压)。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包含有网络连接端(RJ45),用来连接供电端设备。另外,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可连接线性稳压电路50,用来当以太网络供电电路20提供的电压高于处理器40的检测引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支援以太网络供电及直流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器来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供电端设备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以及一监测电路,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切换由该直流供电电路或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输出一系统电力给该受电端设备,该监测电路包含有多个场效晶体管及多个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至少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2 TW 1071049471.一种同时支援以太网络供电及直流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器来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供电端设备提供该受电端设备所需电力;以及一监测电路,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切换由该直流供电电路或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输出一系统电力给该受电端设备,该监测电路包含有多个场效晶体管及多个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至少其中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端设备,其中该监测电路中的多个场效晶体管包含有第一场效晶体管、第二场效晶体管及第三场效晶体管,其中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一漏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一栅极连接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一漏极,该第一场效晶体管的一源极连接该监测电路的一输出端,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一栅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二场效晶体管的一源极为接地,以及该第三场效晶体管的一栅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一漏极连接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以及一源极连接该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端设备,其中该监测电路中的多个双极性接面晶体管包含有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及第三双极性接面晶体管,其中该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射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基极连接该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集极,该第一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集极连接该监测电路的一输出端,该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基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该第二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射极为接地,以及该第三双极性接面晶体管的一基极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一射极连接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以及一集极连接该输出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端设备,还包含有一处理器,用来判断现阶段为直流供电电路或以太网络电路来提供电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电端设备,其中该直流供电电路及/或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包含有一检测引脚,用来当该检测引脚短路或变成高电压时,产生中断信号至该处理器,以供该处理器判断该直流供电电路及/或该以太网络电路是否有提供电力。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电端设备,还包含有一线性稳压电路,连接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降低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输出的电压,以提供该处理器适当的一操作电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端设备,其中该直流供电电路包含有直流电源连接端,以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包含有网络连接端。8.一种同时支援以太网络供电及直流供电的一受电端设备,包含有一直流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器来提供该受电端设备的所需电力;一以太网络供电电路,用来通过一电源供应设备提供该受电端设备的所需电力;以及一监测电路,连接该直流供电电路及该以太网络供电电路,其包含有一比较器及一负载开关,其中该比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全陈一铭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