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及观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以及一种采用该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进行实施的方法,属于水文地质学研究
技术介绍
自然界的松散介质内,因孔隙的存在,为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在降雨及侧向地表水体的补给下,孔隙介质内充填着地下水,形成饱水带。饱水带以上的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地下水,又称为潜水。潜水面是指在供水后,孔隙介质内部形成稳定的、无压的水位面。潜水面以下的含水部位即为潜水含水层。潜水含水层内部的任意两点,因存在水势的差异,潜水处于流动状态,且始终沿着水力梯度最大的方向运动。潜水稳定运动时,潜水面的形状值得关注。潜水面形状决定了研究区的潜水埋深、潜水含水层厚度等。这为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查明提供重要的信息。潜水广泛分布地带,存在着无数个相同水势的点。如何确定这些点的位置,确定潜水等水头线是个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潜水面到下部隔水底板的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可称为潜水含水层厚度,地表至潜水面的垂距称为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含水层的厚度和潜水埋藏深度随潜水面形状变化而变化。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的影响,潜水面出现变化,不同区域 ...
【技术保护点】
1.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质体模拟箱(1)、潜水等水头线观测系统及注排水系统;地质体模拟箱(1)在其箱体内设置有竖向放置的两件隔板(2),隔板(2)沿着地质体模拟箱(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使得地质体模拟箱(1)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三个箱体,隔板(2)上均布有多个小孔,使得三个箱体相互连通;位于地质体模拟箱(1)两端位置的箱体分别为地表水体进水模拟箱(101)、地表水体排水模拟箱(103),位于地质体模拟箱(1)中间位置的箱体为孔隙介质模拟箱(102);潜水等水头线观测系统包括测压器(4),测压器(4)设于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测压器(4)的测量端穿透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质体模拟箱(1)、潜水等水头线观测系统及注排水系统;地质体模拟箱(1)在其箱体内设置有竖向放置的两件隔板(2),隔板(2)沿着地质体模拟箱(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使得地质体模拟箱(1)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三个箱体,隔板(2)上均布有多个小孔,使得三个箱体相互连通;位于地质体模拟箱(1)两端位置的箱体分别为地表水体进水模拟箱(101)、地表水体排水模拟箱(103),位于地质体模拟箱(1)中间位置的箱体为孔隙介质模拟箱(102);潜水等水头线观测系统包括测压器(4),测压器(4)设于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测压器(4)的测量端穿透孔隙介质模拟箱(102)的侧壁板与孔隙介质模拟箱(102)接通,测压器(4)沿着孔隙介质模拟箱(10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组,每一组测压器(4)的测量端沿着潜水面(3)的等水头线(31)间隔布置;注排水系统包括储水箱(7)、供水箱(6)、排水箱(9)及水泵(10),水泵(10)的进水口连通储水箱(7),水泵(10)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道(71)连通供水箱(6)的进水口,供水箱(6)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72)连通地表水体进水模拟箱(101);排水箱(9)底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73)连通地表水体排水模拟箱(103)的底部;供水箱(6)配设有用于驱动其竖向升降的第一升降系统(81);排水箱(9)配设有用于驱动其竖向升降的第二升降系统(8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其特征在于:供水箱(6)在其箱体内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一分隔板(61),供水箱(6)四周侧壁板的顶面均高于第一分隔板(61)的顶面,第一分隔板(61)将供水箱(6)一分为二,一侧为第一进水箱(62)、另一侧为第一溢流箱(63),第一进水箱(62)的底部设置两个连接口,一个连接口用于连接第一管道(71)、另一个连接口用于连接第二管道(72);第一溢流箱(63)的底部设置溢流排水口;排水箱(9)在其箱体内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第二分隔板(91),排水箱(9)四周侧壁板的顶面均高于第二分隔板(91)的顶面,第二分隔板(91)将排水箱(9)一分为二,一侧为第二进水箱(92)、另一侧为第二溢流箱(93),第二进水箱(9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三管道(73)的连接口;第二溢流箱(93)的底部设置溢流排水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其特征在于:第一溢流箱(63)的溢流排水口设于其底板上,并通过第四管道(74)连接至储水箱(7);第一进水箱(62)底部的两个连接口均设于其底板上;第二溢流箱(93)的溢流排水口设于其底板上,并通过第五管道(75)连接至储水箱(7);用于连接第三管道(73)的连接口设于第二进水箱(92)的底板上;第一管道(71)和第二管道(72)上均设置有阀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系统(8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第一滑块与供水箱(6)固定相连接,第一滑轨固定设置在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一滑轨平行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驱动第一螺纹杆旋转来使得第一滑块沿着第一滑轨作升降运动;第二升降系统(82)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第二滑块与排水箱(9)固定相连接,第二滑轨固定设置在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地质体模拟箱(1)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与第二滑轨平行设置的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驱动第二螺纹杆旋转来使得第二滑块沿着第二滑轨作升降运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等水头线观测仪,其特征在于:地质体模拟箱(1)的底板上还连接有排水管道(76),排水管道(76)的出水端连接至储水箱(7),排水管道(76)上设置有排水阀(77);地质体模拟箱(1)及隔板(2)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作,地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先煊,郭健,夏强,肖先炳,蔡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