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42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包括线性驱动电路和MCU控制电路,线性驱动电路设置有GATE脚和CS脚,MCU控制电路2设置有调光输出端口和相位检测端口,还包括二极管、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八电阻、第十电阻、MOS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线性LED驱动,要实现调光,只能使用专用的调光芯片,普通的线性驱动芯片或一些支持可控硅调光的线性驱动方案,或其它自身没有调光接口的方案,芯片没有调光引脚,对上述线性驱动方案,就无法接入PWM信号或模拟电压信号进行智能调光的问题。

A Linear Driven LED Phase Modulatio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置。
技术介绍
当前的线性LED驱动,要实现调光,只能使用专用的调光芯片,普通的线性驱动芯片或一些支持可控硅调光的线性驱动方案,或其它自身没有调光接口的方案,芯片没有调光引脚。对上述线性驱动方案,就无法接入PWM信号或模拟电压信号进行智能调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解决现有的线性LED驱动,要实现调光,只能使用专用的调光芯片,普通的线性驱动芯片或一些支持可控硅调光的线性驱动方案,或其它自身没有调光接口的方案,芯片没有调光引脚,对上述线性驱动方案,就无法接入PWM信号或模拟电压信号进行智能调光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包括线性驱动电路1和MCU控制电路2,线性驱动电路1设置有GATE脚和CS脚,MCU控制电路2设置有调光输出端口和相位检测端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1、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G1、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MOS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G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线性驱动电路1的GATE脚相接,第四电阻RG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MOS管Q1的栅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线性驱动电路1的CS脚、MOS管Q1的源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MOS管Q1的漏极连接至LED-线路,第二二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MCU控制电路2的相位检测端口相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MCU控制电路2的调光输出端口;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VDD线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针对现有的线性LED驱动无法接入PWM信号或模拟电压信号进行智能调光及没有调光接口的的问题,通过MCU控制电路实现了使用外部信号对普通线性方案的智能调光功能,并对于原兼容可控硅的调光器的LED也保留了兼容功能,原功能不变。本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不需要线性方案一定要支持调光功能,只要是一般的线性方案,也可以实现智能调光,同时可加入其它的可控硅调光电路中,不会影响其原有的性能。同时还具备成本低,性能可靠的特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包括线性驱动电路1和MCU控制电路2,线性驱动电路1设置有GATE脚和CS脚,MCU控制电路2设置有调光输出端口和相位检测端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1、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G1、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MOS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G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线性驱动电路1的GATE脚相接,第四电阻RG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MOS管Q1的栅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线性驱动电路1的CS脚、MOS管Q1的源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MOS管Q1的漏极连接至LED-线路,第二二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MCU控制电路2的相位检测端口相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MCU控制电路2的调光输出端口;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VDD线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因为本技术是在现有的线性驱动电路和MCU控制电路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因此针对这两个部分的电路不做详细的描述。产品组成及技术特征:电路由线性驱动电路、二极管D1、第四电阻RG1、MOS管Q1、第三电阻R3组成标准的线性恒流电路;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十电阻R10、第二三极管Q2组成相位检测电路;MCU控制电路、第八电阻R8、第五电阻R5、第三三极管Q3组成调光相位控制电路。本技术利用线性驱动的基本工作原理,实时控制LED每个交流电周期点亮的时间,实现调光的控制。电路工作过程: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实时监测恒流MOS的CS引脚上市电的相位,只要在CS电阻上有电流信号,MCU控制电路即进行计时,当计时时间到调光的预设值,即关闭恒流MOS管,通过设定这个时间的长短不同,实现调光的操作。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包括线性驱动电路(1)和MCU控制电路(2),线性驱动电路(1)设置有GATE脚和CS脚,其特征在于:MCU控制电路(2)设置有调光输出端口和相位检测端口,本调光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G1)、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MOS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G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线性驱动电路(1)的GATE脚相接,第四电阻(RG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MOS管(Q1)的栅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线性驱动电路(1)的CS脚、MOS管(Q1)的源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接;MOS管(Q1)的漏极连接至LED‑线路,第二二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MCU控制电路(2)的相位检测端口相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相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MCU控制电路(2)的调光输出端口;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接VDD线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驱动LED相位调光电路,包括线性驱动电路(1)和MCU控制电路(2),线性驱动电路(1)设置有GATE脚和CS脚,其特征在于:MCU控制电路(2)设置有调光输出端口和相位检测端口,本调光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G1)、第五电阻(R5)、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MOS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G1)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线性驱动电路(1)的GATE脚相接,第四电阻(RG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MOS管(Q1)的栅极、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接;第二电阻(R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文吴忠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亿思腾达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