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夹、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23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7:4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夹、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该线夹包括夹持主体、连接主体及分隔主体,夹持主体用于夹持连接线,连接主体与夹持主体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分隔主体与连接主体弯折连接,以间隔连接线与第一连接部,以防止连接线与第一连接部发生干涉,进而影响线夹与其他结构的连接。

A Kind of Wire Clamp, Circuit Board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夹、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线夹、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中通过连接线进行电连接的应用非常广泛,该连接线一般通过线夹进行固定,再将线夹与其他结构连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线夹与其他结构连接的部位与连接线发生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夹,所述线夹包括夹持主体、连接主体及分隔主体,所述夹持主体用于夹持连接线,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夹持主体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分隔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弯折连接,以间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连接线及线夹,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线夹包括夹持主体、连接主体及分隔主体,所述夹持主体夹持连接线,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夹持主体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分隔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弯折连接,以间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连接线及线夹,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线夹包括夹持主体、连接主体及分隔主体,所述夹持主体夹持连接线,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夹持主体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分隔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弯折连接,以间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壳体,设有第二连接部,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线夹及所述壳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夹包括夹持主体、连接主体及分隔主体,夹持主体用于夹持连接线,连接主体与夹持主体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分隔主体与连接主体弯折连接,以间隔连接线与第一连接部,以防止连接线与第一连接部发生干涉,进而影响线夹与其他结构的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线夹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线夹夹持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III-III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IV-IV向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路板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电子设备局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壳体与电路板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请共同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线夹10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线夹10夹持连接线1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线夹10包括夹持主体11、连接主体12及分隔主体13。参阅图3,图3是图1中III-III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夹持主体11用于夹持连接线110,具体的,夹持主体11形成一夹线槽111,该夹线槽111用于容纳连接线110,以使得夹持主体11通过该夹线槽111夹持连接线110,进而实现对连接线110的固定。可选的,夹持主体11包括底壁11a及两个侧壁11b,两个侧壁11b在底壁11a的同一侧与底壁11a弯折连接,以使得两个侧壁11b与底壁11a共同形成上述的夹线槽111。可选的,两个侧壁11b与底壁11a为一体结构,可通过折弯成型的方式制备而成。可选的,每一侧壁11b包括侧壁本体1111及第一弯折部1112,两个侧壁本体1111与底壁11a弯折连接以形成上述的夹线槽111,第一弯折部1112在侧壁本体1111远离夹线槽111的一侧与侧壁本体1111远离底壁11a的一端弯折连接,以通过第一弯折部1112与侧壁本体1111形成第一光滑过渡面112,从而防止连接线110在装入夹线槽111的过程中,对连接线110造成刮伤等损坏的风险。可选的,夹线槽111在远离底壁11b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以使得连接线110在装入夹线槽111后,防止连接线110从夹线槽111内脱离,提高夹持主体11对连接线110固定的可靠性。进一步参阅图1,连接主体12与夹持主体11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12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主体12与夹持主体11的底壁11a连接。可以理解的,该第一连接部121用于与其他结构连接,从而将本实施例中的线夹10连接于其他结构。可选的,连接主体12呈板状设置,第一连接部121为贯穿连接主体12的连接孔,该连接孔可以选用螺纹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1也可以为其他连接结构,比如连接柱等,在此不做限定。分隔主体13与连接主体12弯折连接,以间隔连接线110及第一连接部121,从而防止连接线110对第一连接部121造成干涉,比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1为连接孔,在第一连接部121与其他结构,比如螺栓连接时,其他结构需要穿过连接孔,此时,若连接线110与连接孔发生干涉,比如连接线110位于连接孔上,则会出现连接线110堵住至少部分连接孔的情况,进而在其他结构穿入的过程中,连接线110与其他结构也会发生阻挡其他结构穿入的干涉,进而导致出现其他结构不能穿过连接孔的情况,或者即使其他结构可以穿过连接孔,但在穿入过程中,其他结构也会由于连接线110的阻挡而导致连接线110受损。具体的,当连接线110容纳于夹持主体11的夹线槽111后,夹线槽111将连接线110引导至分隔主体13远离第一连接部121的一侧,从而使得分隔主体13间隔连接线110与第一连接部121。可选的,分隔主体13包括分隔壁131,分隔壁131与连接主体12弯折连接,上述的夹线槽111的引导方向,也即如图1所示的A向相对于分隔壁131呈倾斜设置,以将连接线110从分隔壁131的靠近第一连接部121的一侧引导至分隔壁131远离第一连接部12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在通过线夹10固定连接线11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受限于连接线110以及线夹10的安装位置,在通过分隔主体13间隔连接线110及第一连接部121之后,连接线110可能会如图2中所示的呈弯曲状,因此,本实施例中,夹线槽111的引导方向相对于分隔壁131呈倾斜设置,能够降低连接线110的弯曲程度,防止连接线110过度弯曲而出现断裂等风险。参阅图4,图4是图1中IV-IV向的剖视示意图,可选的,分隔壁131包括分隔壁主体1311及第二弯折部1312,分隔壁主体1311与连接主体12弯折连接,第二弯折部1312在分隔壁主体1311靠近第一连接部121的一侧与分隔壁主体1311远离连接主体12的一端弯折连接,以通过第二弯折部1312与分隔壁主体1311形成第二光滑过渡面1313,从而防止连接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夹持主体、连接主体及分隔主体,所述夹持主体用于夹持连接线,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夹持主体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分隔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弯折连接,以间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夹持主体、连接主体及分隔主体,所述夹持主体用于夹持连接线,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夹持主体连接且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分隔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弯折连接,以间隔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主体形成一夹线槽,所述夹线槽用于容纳所述连接线并将所述连接线引导至所述分隔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主体包括底壁及两个侧壁,所述底壁与所述连接主体连接,所述两个侧壁在所述底壁的同一侧与所述底壁弯折连接,以形成所述夹线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壁包括侧壁本体及第一弯折部,两个所述侧壁本体与所述底壁弯折连接以形成所述夹线槽,所述第一弯折部在所述侧壁本体远离所述夹线槽的一侧与所述侧壁本体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弯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槽在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主体包括分隔壁,所述分隔壁与所述连接主体弯折连接,所述夹线槽的引导方向相对于所述分隔壁呈倾斜设置,以将所述连接线从所述分隔壁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引导至所述分隔壁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包括分隔壁主体及第二弯折部,所述分隔壁主体与所述连接主体弯折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在所述分隔壁主体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康胡志勤范桃桃吴桂坤范奇文杨璟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