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39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导线、连接在所述导线两端的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夹片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凹陷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面上凹陷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第一夹片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夹片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使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收容部分导线的收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导线整理收纳,防止导线缠绕打结。

Data line to prevent 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
,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中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中陈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者上下文,此处的描述的内容,不因为是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随着电子设备的进步发展,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等,也随着家用电器的智能化,设备之间数据可互通连接也日渐普遍,最常见的是设备之间通过USB数据线/充电线连接,对设备进行数据互通或充电,这使每个人的家里数据线越来越多。数据线一般包括导线,导线在反复使用过程中或者收纳成团时,容易打结,难以整理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能够对导线整理收纳,防止导线缠绕打结。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导线、连接在所述导线两端的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夹片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凹陷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面上凹陷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第一夹片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夹片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使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收容部分导线的收容腔。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片和/或所述第二夹片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接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头的插槽,或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接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头的插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的边缘处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二面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接槽相对应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与所述第二插接槽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接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头的插接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片上位于第一插接槽的侧边上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夹片上位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侧边上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件作用的第二磁吸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磁吸件。进一步的,相邻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有第一连接件,相邻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上设有若干对挡块,挡块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的距离与一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收容腔为条形腔体,每一所述条形腔体阵列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导线呈L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收纳导线时,将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分开,然后将导线设在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然后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收容腔从而将导线固定在夹持件上,能够对导线整理收纳,防止导线缠绕打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导线整体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夹持件的A-A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导线整体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导线10、连接在所述导线10两端的第一接头20以及第二接头30。所述数据线还包括夹持件40,所述夹持件40包括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片41包括第一面411,所述第二夹片42包括第二面421,所述第一面411上凹陷有若干第一凹槽412,所述第二面421上凹陷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凹槽412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422,所述第一凹槽412和所述第二凹槽422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第一夹片41设有第一连接件413,所述第二夹片42设有第二连接件423,当所述第一连接件413与所述第二连接423件配合使所述第一面411与所述第二面421贴合时,所述第一凹槽412与所述第二凹槽422形成收容部分导线的收容腔。在收纳时或者用户觉得导线过长需要减短使用时,将导线呈蛇形地分别收容在第一凹槽412或第二凹槽422中,然后通过第一连接件413与第二连接件423配合,第一凹槽412与第二凹槽422形成收容腔从而将导线10固定在夹持件40上,如此就可以避免导线10凌乱而缠绕打结,当需要放出导线10时,将第一夹片41和第二夹片42分开后取出导线10即可。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夹持件40还包括连接部43,所述第一夹片41与所述第二夹片42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43一体连接,当第一面411和第二面421分开时,所述第一夹片41与所述第二夹片42为一体,避免丢失。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夹片41和/或所述第二夹片42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接头20和/或所述第二接头30的插槽50,或者,如图5,所述连接部43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接头20和/或所述第二接头30的插槽50,通过插槽50可以用于收容保护所述第一接头20和/或所述第二接头30。如图5所示,为了收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导线、连接在所述导线两端的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夹片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凹陷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面上凹陷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第一夹片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夹片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使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收容部分导线的收容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导线、连接在所述导线两端的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二夹片包括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凹陷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面上凹陷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凹槽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第一夹片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夹片设有第二连接件,当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使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贴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收容部分导线的收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和/或所述第二夹片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接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头的插槽,或者,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接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头的插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缠线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的边缘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宇腾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