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95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水槽和支架,试验水槽设置于支架上,底部水槽位于试验水槽底部,梯形盐碱土填充槽对称分布于试验水槽的两侧,储水槽位于梯形盐碱土填充槽的上方,倒梯形水槽位于两侧的梯形盐碱土填充槽和储水槽之间,倒梯形水槽两侧的斜槽板为可抽出式活动板,储水槽与梯形盐碱土填充槽之间槽板、各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之间槽板、梯形盐碱土填充槽与底部水槽之间槽板以及各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与倒梯形水槽之间斜槽板上分别开有透水孔,各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外壁槽板上设有取样孔,底部水槽设有出水管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模拟还原盐碱水的形成环境,能够对盐碱土污染物衰减机制及水质调控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

An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simulat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econdary saline-alkali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的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次生盐碱水水质调控研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荒弃盐碱水资源的渔业利用,是拓宽宜渔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当地居民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然而,低洼次生盐碱水环境中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过高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这是限制盐碱水资源渔业开发利用的极大瓶颈。水槽模拟实验相对于传统的土柱实验,具有二维流向,可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观察污染物转化过程,对于还原自然状态下的污染物转化过程更具优势。污染物迁移、转化、归趋动力学研究中多采用一系列的水槽实验,尽可能的模拟自然体系,来监测污染物质在水动力作用下的转化过程。同时,模拟体系中实验材料多采自研究地自然存在的沉积物或土壤,提供了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微生物集群和环境物质条件。然而,现有水槽模拟实验多用于模拟湖泊、河流等水域条件,自然水体和盐碱渗出水在理化条件、水质特点、微生物群落方面有巨大差异,导致无法进一步探讨渗出水的水质改良利用措施,这对于盐碱水土资源的渔业利用造成了巨大阻碍。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模拟包括灌溉、降雨、蒸发、地下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敞口的试验水槽(1)和支架(2),所述试验水槽(1)设置于支架(2)上,所述试验水槽(1)包括储水槽(1‑1)、若干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倒梯形水槽(1‑3)和底部水槽(1‑4),所述底部水槽(1‑4)位于试验水槽(1)的底部,所述若干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位于底部水槽(1‑4)的上方且对称分布于试验水槽(1)的两侧,所述储水槽(1‑1)位于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的上方,所述倒梯形水槽(1‑3)位于两侧的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和储水槽(1‑1)之间,所述倒梯形水槽(1‑3)两侧的斜槽板(3)为可抽出式活动板,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敞口的试验水槽(1)和支架(2),所述试验水槽(1)设置于支架(2)上,所述试验水槽(1)包括储水槽(1-1)、若干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倒梯形水槽(1-3)和底部水槽(1-4),所述底部水槽(1-4)位于试验水槽(1)的底部,所述若干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位于底部水槽(1-4)的上方且对称分布于试验水槽(1)的两侧,所述储水槽(1-1)位于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的上方,所述倒梯形水槽(1-3)位于两侧的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和储水槽(1-1)之间,所述倒梯形水槽(1-3)两侧的斜槽板(3)为可抽出式活动板,所述储水槽(1-1)与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之间槽板、各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之间槽板、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与底部水槽(1-4)之间槽板以及各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与倒梯形水槽(1-3)之间斜槽板(3)上分别开有透水孔(4),对应各层梯形盐碱土填充槽(1-2)的外壁槽板上分别设有可密封的取样孔(5),所述底部水槽(1-4)设有出水管阀(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次生盐碱水产生过程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底部安装有滚轮(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真庄亚润来琦芳刘一萌隋延鸣么宗利周凯高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